支殿敏子 唐德紅
【摘 要】中國歷史悠久,陶瓷則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產物,陶瓷代表我國熔工藝、文化水平、精神信仰等方面的超高水準,因此將其融入到產品設計中去,與多種材料,例如:木材、金屬、塑料等,相互呼應,無論是從裝飾角度、使用角度上來說都具備極大美感,能夠更好體現(xiàn)產品文化,同時也彰顯著設計者的個性,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陶瓷與多種材料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希望從理論角度對陶瓷與多種其他材料在產品設計的具體應用上進行討論,希望對該工藝給人所帶來的獨特視覺、所體現(xiàn)的審美情趣進行探討,深化陶瓷在產品設計中的巨大作用。
【關鍵詞】陶瓷;多種材料;產品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TS9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9-0149-01
一、陶瓷與產品設計的淵源
(一)陶瓷文化的內涵。陶瓷文化是中國古典藝術發(fā)展的結晶,其能夠深入產品設計中,形成獨特的藝術美感。在產品設計中,也讓制作者在制作過程中遠離功利思想,通過制作傳達自身理想、制作時的情緒、心理活動、潛在意識、審美水平,通過與多種材料相結合,例如:裝飾產品、家具產品、使用裝置等,也更能夠展現(xiàn)購買者的意識流動,展現(xiàn)某種視覺上的隱喻、象征,實現(xiàn)使用價值與藝術價值。
(二)陶瓷的起源。根據考古挖掘,出土了原始人時期的陶罐,自夏商又有各類陶器作為陪葬品,但是真正意義上的陶瓷則起源于漢朝。在大量陶瓷種類中尤以白瓷為最,其有著“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的美譽,后來在宋朝,景德鎮(zhèn)的陶瓷漸漸繁榮起來,景德鎮(zhèn)的大名漸漸聞名遐邇,至明清時期,尤其是康雍乾三代,景德鎮(zhèn)瓷器上的紋飾巧奪天工,配上瓷器的光滑色彩和均勻斑斕的色釉,更具有藝術欣賞水平,近代、當代陶瓷紋飾借鑒前人的章法和審美,運用古老的民俗藝術,陶瓷紋飾融入其他視覺藝術,運用了藝術語言的形式,結合現(xiàn)代科技對繪畫藝術的研究,形成獨特的魅力。
(三)產品設計與陶瓷的融合。產品設計中融入陶瓷設計元素,在設計之初就能夠將產品的類型、產品的使用層次、產品的藝術美感進行設計,設計師能夠通過選擇不同類型的材料與陶瓷相結合展現(xiàn)自主個性,彰顯獨立張揚的精神品味。并通過陶瓷加強對空間軟環(huán)境和硬環(huán)境的二次創(chuàng)造,也在設計的本質上提升了空間整體氛圍。因此,陶瓷與產品設計的融合是整體設計效果的點睛之筆。讓產品不僅包含設計感,也呈現(xiàn)了人性化元素的融入。體現(xiàn)了設計者希望達到的產品層次、內涵文化。因此在設計融合的角度上還需要讓陶瓷與其他材料之間呈現(xiàn)協(xié)調感,因此需要考慮陶瓷材料的釉色、形狀、性能、體積、材料與其他材料是否符合,以達到完美與和諧。
二、陶瓷在產品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一)色彩的運用。色彩作為視覺元素中最主要的部分,也會對產品的氛圍、設計層次產生影響,延伸到人的心理和情緒。因此在產品設計中應該根據色彩搭配呈現(xiàn)設計感。例如:白色代表純潔、紫色代表典雅、藍色代表寧靜、灰色代表冷淡、黑色代表肅穆等。陶瓷作品有不同的釉色,或者陶瓷本身具備不同顏色的紋飾等,都可以與其他材料的顏色相互呼應,例如:在制作觀賞茶幾時,木材顏色大多呈現(xiàn)棕褐色,則可以采用黑瓷、白瓷、青瓷材料作為裝飾,例如:使用青瓷材料,可以通過水墨丹青凝墨韻的形式展現(xiàn)產品山水之美,整體陶瓷的色澤清透瑩翠,紋飾的繪畫和燒造上極有韻味,更加具備意境。
(二)陶瓷材料的肌理運用。陶瓷的肌理特征是從作品表面?zhèn)鬟_的,產品設計中能夠通過新技術展現(xiàn)出不同的機理特征,從視覺上給人新的藝術美感。比如:蜂窩狀的陶瓷材料就能夠在視覺上給人沖擊的力量,因此可以在觀賞型事物上進行表面設計,與石材、木材相結合做成裝飾品。仿龍泉窯的陶瓷材料坯體表面的裂紋效果,品質精良、做工繁瑣、紋飾華美,在市場上很多防水臺、盥洗池等都是通過石材與該陶瓷材料相結合,這樣不僅能夠起到防水的效果還能夠形成藝術美感,很多陶瓷材料呈現(xiàn)仿生瓷的妙用,能夠惟妙惟肖。比如用瓷器做成的青銅酒樽、蔬菜瓜果、動物、小說人物等,簡直可以以假亂真。
(三)陶瓷材料的實際應用。陶瓷材料與多種材料在產品設計中的實際應用主要涉及到能否滿足人們多種多樣的需求,調節(jié)在人們在工作環(huán)境中的情緒和業(yè)余生活中的氣氛。因此還需要考慮滿足人們通過觸摸、觀賞而產生的心理感受和延伸出的藝術美感。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陶瓷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通過理論角度對當前陶瓷在產品設計中的文化內涵、歷史淵源進行探討,目的在于深化陶瓷的意義與作用。對陶瓷材料與多種材料結合后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主要包括視覺元素、肌理元素、實用角度,進行整理,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使未來陶瓷材料與其他材料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姜春雨.現(xiàn)代陶藝中肌理裝飾的表現(xiàn)與應用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