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夢迪
[摘 要] 大學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在這一階段之前學生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較為單一,在此之后學生則會脫離學生這個身份完全進入復雜多變的社會,其心理會接受一系列的沖突和挑戰(zhàn)。因此,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是高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輔導員—班主任協(xié)同管理機制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采取的管理模式,文章以青海大學為例,主要探討輔導員與班主任協(xié)同育人管理機制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發(fā)揮的作用。
[關鍵詞] 協(xié)同育人 管理機制 大學生 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645.1 文獻標志碼:A
一、協(xié)同育人機制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的應用
當前大學校園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建立班主任負責制,班主任應有針對性地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其次是輔導員制,輔導員主要針對學生進行特殊教育,范圍大一些;最后,在學校層面上設立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辦公室,同時給全校師生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從理論上給予指導[1]。
輔導員和班主任作為師資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從事教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助力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由于兩者有著一致的教育對象,其工作職責和范圍有小部分重疊,但更多的是差異,而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同是如此。
第一,輔導員工作的整體范圍是院系,在該機制中,輔導員作用的發(fā)揮有兩種方式。一是需按照院系黨委的統(tǒng)一部署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2],而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不可分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在更宏大層面完善了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可以從根本上減少危機事件的發(fā)生。二是通過與院系學生直接交流的方式,以年級或個人為單位,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并給予關注和疏導,為學生提供處理難題的經驗,成為學生心理狀況的關注者及心理問題的援助者[3]。
第二,班主任的管理對象是有著相同專業(yè)的同一班級,班主任是學生的良師,更是學生的益友,其對所管理的專業(yè)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可為學生提供關于專業(yè)的指導和幫助。相較于輔導員,班主任在心理健康管理中主要解決學生在專業(yè)和就業(yè)上面臨的難題疑惑而產生的心理問題,側重對學生進行專業(yè)教學和科研指導,扮演的是本科階段學習和未來發(fā)展方向指引者的角色,彌補了輔導員在專業(yè)指導方面的空白,兩者相互配合、深度合作正是基于他們不同的工作職責。
第三,在輔導員—班主任協(xié)同管理機制運行中,兩者并非獨立工作。一來需要建立完善的協(xié)調溝通機制,保證學生信息的共享,這有利于班主任和輔導員同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從而在相互分工配合的基礎上更好地開展思想教育工作。二來班主任和輔導員需要定期召開聯(lián)席會議,在會議上處理學生的相關問題,并對問題進行總結,提高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效率。三來班主任和輔導員應經常面對面地交流溝通,以全面了解學生學習、生活及思想各方面的情況。
二、青海大學協(xié)同育人管理機制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具體探索
青海大學是省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學,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該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其對輔導員—班主任協(xié)調管理機制進行了深入探索。
第一,在輔導員—班主任協(xié)調管理機制下,輔導員和班主任在大學生涯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工作側重點。一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點應放在適應新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建立適當?shù)娜穗H關系、重新認識和評價自我等內容上,幫助他們盡快完成從中學到大學的轉變,同時開展心理測評工作,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三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幫助他們了解心理科學基礎知識、掌握心理調適技能,以及處理好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人格發(fā)展等方面的困惑為重點;對于畢業(yè)生,要配合就業(yè)指導工作,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職業(yè)特點,客觀分析自我職業(yè)傾向,做好就業(yè)心理準備。
第二,建立了一支以專職教師為骨干、專兼結合、專業(yè)互補、相對穩(wěn)定及素質較高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隊伍,形成了以輔導員、班主任為主體,以學生心理協(xié)會和學生骨干為基礎的三級健康教育工作網絡,并采取了切實措施,使三級工作網絡不斷完善,保持著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
第三,加強了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尤其是輔導員、班主任的培訓工作。不斷完善班主任考核機制和輔導員考核機制,定期對其進行綜合考核,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生活、心理健康等各項工作的高效開展。
第四,在協(xié)同育人管理機制下建立了完善的協(xié)調溝通機制,依托網絡平臺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甚至個別學生的實際問題;設置了聯(lián)席會議工作制度,通過會議上的面對面交流對心理健康等工作進行討論和總結,提高了機制的運行能力。
三、協(xié)同育人管理機制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素質的影響。協(xié)同育人管理機制并不突出班主任或是輔導員的單獨作用,其強調兩者的深入合作作。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因此,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輔導員需要了解掌握大學生思想政治的狀況和變化,及時了解并幫助解決學生在思想、學習和生活上存在的困難,并針對學生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進行教育和引導,化解矛盾沖突,參與處理突發(fā)事件,維護學校和社會穩(wěn)定。班主任對于所在班級的專業(yè)知識有著更多的了解和認識,其應及時解決學生在專業(yè)學習上面臨的困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和就業(yè)觀,使學生盡可能地從學習、就業(yè)等壓力中釋放出來。在協(xié)同育人管理機制的高效運行下,輔導員和班主任在學生思想管理工作上的互相補充、互相配合,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而實現(xiàn)人生價值。
總體而言,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重視,基于此,各高校也在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中進行了多種模式的探索,從院系層面延伸到學校層面。輔導員—班主任協(xié)同育人管理機制由于更貼合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模式,一直為大部分高校所采取。高校通過建立輔導員與班主任之間的協(xié)調溝通機制,定期召開聯(lián)席會議,根據學生情況展開面對面的交流,旨在解決學生心理上的問題,最終實現(xiàn)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亭,李波,孫奎洲.班主任工作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高教學刊,2018(24):173- 175.
[2]黃洪梅.高校輔導員與班主任協(xié)同育人機制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9):113- 114.
[3]關瑩.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輔導員的作用分析[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8):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