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豐陽
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塊莖用途廣泛,生姜辣味溫和,芳香濃郁,清新開胃,主要用作調味品,并可入藥。生姜除了可以生食外,還可以腌制、榨汁、切片。生姜是餐桌上的保健蔬菜,俗語說的好“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藥方”,可見生姜的保健作用非同一般。
一、生姜栽培環(huán)境條件
環(huán)境條件指影響生姜生長和質量的灌溉水源、空氣、土壤等自然條件。生姜種植要求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松軟、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強、中性或弱酸性的沙壤土。鄧州市一般選擇在4月下旬播種,5月中旬即可出苗,10月下旬在初霜期來到前進行收獲,整個生長期在150d左右。
二、育苗
生姜育苗步驟通常分為選種、曬姜、困姜、催芽,四個步驟完成后一個月即可栽植。
1.選種。在曬姜之前,挑選姜塊肥大、豐滿,皮色光澤鮮亮、不干縮、無病害、無蟲蛀的健康姜塊做種。
2.曬姜。春分前后,在平均氣溫達到10℃左右時,從姜窖中選取姜種,用清水洗凈,然后平鋪在草氈或者鋪有麥草的地上晾曬1-2d,切記白天晾曬,晚上收回室內,以防夜晚低溫凍壞。
3.困姜。把經(jīng)過晾曬后的生姜塊堆放在室內3-4d,姜塊上覆蓋草氈,促進姜芽萌動。
4.催芽。通常采用塑料陽畦催芽法。具體操作是:在庭院內通風向陽處建好催芽池,每500kg姜種需要催芽床4-5m2。先在催芽床上鋪上濕沙10-15cm厚,然后把選好的姜種分層擺在催芽床上,整齊排列,堆放高度在30cm左右,再用40%多菌靈膠懸劑600倍液澆透床畦,側面用沙封好,上面鋪上一層麥草,厚度適中,麥草上再鋪5-6cm的沙層,最后蓋上塑料薄膜,晚上再加蓋草氈保溫。期間注意溫度變化,如果晴天溫度較高,要及時通風降溫。催芽25d左右,在幼芽色鮮光亮、頂部鈍圓、長度達到0.5-1cm時,按姜芽大小分批播種。
三、整地與施肥
生姜全生育期對氮(n)磷(P2O5)鉀(K2O)的吸收比例為11:1:1,施肥時應根據(jù)其需肥規(guī)律、土壤總養(yǎng)分和肥料效應,通過土壤測試,確定具體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按照有機和無機、基肥與追肥相結合的原則,平衡施肥。無機肥要達到無公害化衛(wèi)生要求。有條件的地方最好實行3年一個輪作周期,以防病蟲害。通常于前茬作物收獲后對地塊進行淺中耕,冬季經(jīng)風雪風化、來年土壤解凍后,細耙一遍,結合耙地每畝撒施腐熟的農家肥5000-8000kg,45%的氮磷鉀三元素復合肥50kg,耙細整平。播種前開溝起壟,溝距50cm,溝寬25cm,深10-15cm,溝不要太長,以20m為宜,方便澆水。
四、播種
播種選擇天氣晴好時進行,注意掌握好以下4個環(huán)節(jié):
1.切姜種。把已催好芽的大姜塊切成70-80g的小塊,挑選具有壯芽的豐滿健康姜塊做種。每個姜塊上保留一個肥胖的幼芽,將其余的小芽除掉。
2.澆底水。生姜出苗較慢,播種后要一次澆透底水。
3.擺放姜種。底水下滲后即可擺放姜種,通常采用平排法。將姜塊平放在開好的溝內,使幼芽方向一致,東西向溝,姜芽朝南,南北向溝,姜芽朝西。放好姜塊后,用手輕按,使姜芽與土表相平。
4.覆土。姜塊擺放完畢,及時用潮濕的細土覆蓋在姜芽和種塊上,耬平溝面,保持覆土4-5cm厚。
5.種植密度。依據(jù)土壤肥力、水肥條件和品種,確定播種密度。一般土壤肥沃、水肥充足、生姜株型高大,行株距適當加大,反之則縮小行株距。生姜的種植密度一般分為3個類型:高水肥地塊行距50cm,株距20cm,每畝平均7000株上下;中等肥力地塊,行距50cm,株距17cm,每畝8000-8500株;肥力較差地塊,行距48-50cm,株距15-18cm,每畝8500-9000株。
五、田間管理措施
1.避光遮陰。生姜適宜在陰涼的地方生長,應避免高溫和強光。夏季高溫時注意遮陰,可用新鮮的玉米秸稈或樹枝作遮陰材料,形成花陰;也可以采用與其它蔬菜或農作物間作套種,達到遮陰效果。
2.澆水。在生姜出苗達到70%的時候,如果墑情較差可以澆第一次水。澆水不宜太早和太晚,太早易使土壤板結不利出苗,太晚姜芽易干枯。澆水后,待土壤條件允許時進行中耕,促進姜苗生長旺盛。
3.中耕除草。在出苗后結合澆水對生姜淺中耕1次,松土保墑,注意不要傷到姜根部。生姜田除草可以用氟樂靈,每畝用量75g,在播種后2d噴霧,防效較好。
4.追肥。由于生姜發(fā)芽期幼芽主要依靠種姜的養(yǎng)分生長,此時不需要追肥;在幼苗期雖然需肥量不多,但是由于苗期較長,為達到壯苗效果,在幼苗30cm高時進行第一次追肥。每畝追施硫酸銨15kg,立秋前后進行第二次追肥。有機肥可施豆餅80kg,或優(yōu)質農家肥3000-5000kg,配合施用45%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5-20kg。將肥料施入溝中,土肥混合,然后覆土封溝。9月上旬當姜苗具備6-8個分枝的時候,還需要補充施肥。每畝可補施硫酸銨或復合肥20-25kg。
5.病蟲害防治。生姜最常見的病害是姜瘟病,也叫姜腐爛病,是影響生姜生產的毀滅性土傳病害。一般在7月上旬發(fā)病,8-9月進入發(fā)病盛期,10月以后病情漸輕。在防治上常采用綜合防治、實行輪作換茬、選用無病姜種等措施。在發(fā)病初期選用50%代森銨200倍液,或40%乙磷鋁300倍液灌根。
危害生姜的蟲害主要是玉米螟,在玉米螟產卵期,噴施90%敵百蟲800-1000倍液進行防治。
六、收獲
生姜的收獲可分為收嫩姜、收鮮姜和收姜種。
1.收嫩姜。即在生姜根莖生長旺盛期,趁姜塊鮮嫩時提前于白露節(jié)令收獲,主要用作加工原料。
2.收鮮姜。一般在10月下旬初霜到來之前,地上莖尚未枯萎前收獲。收獲前3d先澆一遍水,濕潤土壤,便于刨收。
3.收姜種。種姜經(jīng)過栽培其重量不但不減而且略有增加,干重一般增加8%左右。種姜可以與鮮姜一起收獲。收獲方法:在晴朗天氣,用窄形鏟刀在姜株一側將表土輕輕撥開,在種姜和新姜連接處折斷,取出種姜,并及時封好,注意動作要輕,不要振動姜苗,以防傷根。多年種植地塊最好不要扒出老姜,以防姜瘟病發(fā)生。
(作者單位:474150鄧州市農業(y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