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雪梅
(武威職業(yè)學院,甘肅 武威 733000)
近年來冠心病臨床發(fā)病率較高,患者通過科學、合理的鍛煉能夠改善其身心狀態(tài),對其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1]。鑒于此,本研究應用回饋教學提高患者鍛煉依從性,臨床應用效果顯著,現(xiàn)介紹如下。
選擇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療的冠心病患者84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實驗組(42人)與參照組(42人)。其中,男性冠心病患者49例,女性35例;最小年齡52歲,最大年齡83歲,中位年齡(69.16±10.27)歲;冠心病病程時間最短2年,最長19年,中位病程時間(8.67±3.11)年;心功能2級37例,心功能3級47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冠心病病程時間、心功能分級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冠心病診斷標準;(2)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確診;(3)在知曉本研究內(nèi)容及風險的基礎上,自愿簽署相關協(xié)議。排除標準:(1)認知能力、語言能力障礙;(2)病歷資料不全;(3)合并其他惡性疾病[2]。
參照組在患者治療的同時予以常規(guī)健康教育,針對患者院內(nèi)、院外實施全面教育。實驗組行回饋教學,包括:(1)組建回饋教學護理小組,由責任護士和高年資護理人員組成,小組成員全面整合患者各項資料,包括基礎資料、治療方式、藥物情況、血壓控制水平等,并結合患者文化教育背景、認知能力、家庭支持情況等予以綜合判斷,建立患者健康檔案[3]。根據(jù)患者不同情況制訂相應的健康教育及鍛煉方案,并按照冠心病患者不同鍛煉階段予以詳細劃分。(2)護理人員組織全部患者實施集體教育,每星期1~2次,主要介紹冠心病相關知識,著重加強運動鍛煉方式、頻率及注意事項等的教學。教學結束后,對患者掌握情況予以全面檢驗,根據(jù)其教學回饋情況制訂下次教學內(nèi)容及方式[4]。同時,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一對一單獨教學,每星期1~2次,針對患者實際情況給予個體化教育,指導患者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明確鍛煉方式及強度,鼓勵患者家屬參與教學,每次教學后對其掌握情況進行分析。了解患者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加強教學,直至患者及其家屬完全掌握。
應用院制心理狀態(tài)評分表進行調(diào)查,包括緊張、焦慮、憤怒、抑郁、混亂、自尊喪失、疲勞乏力7個維度,每項10分,分數(shù)與患者相應情緒呈正態(tài)分布。對患者鍛煉方式、鍛煉時間、鍛煉頻率、鍛煉知識等依從性進行判斷。
將本研究84例冠心病患者相關數(shù)據(jù)錄入SPSS 19.0軟件,實驗組與參照組護理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數(shù)據(jù)行t檢驗,采用(±s)表示;兩組患者冠心病護理后鍛煉依從性行χ2檢驗,采用百分率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由表1可見,兩組患者憤怒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緊張、焦慮、抑郁、混亂、自尊喪失、疲勞乏力維度評分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由表2可見,實驗組護理后鍛煉方式、鍛煉時間、鍛煉頻率、鍛煉知識依從性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s,分)
組別實驗組參照組t P緊張2.93±1.21 4.88±2.20 5.033 2<0.05焦慮2.03±0.84 3.22±1.26 5.092 7<0.05憤怒3.31±1.52 3.35±1.48 0.122 1>0.05抑郁1.84±0.88 3.08±1.07 5.800 6<0.05混亂3.59±1.09 4.27±1.38 2.505 9<0.05自尊喪失3.05±1.24 4.16±1.94 3.124 3<0.05疲勞乏力2.72±0.94 3.85±1.27 4.634 8<0.05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鍛煉依從性比較[n(%)]
冠心病病程較長,患者生命質量及身體健康不僅受到臨床治療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其生活環(huán)境及習慣的干擾。部分患者對健康運動、康復鍛煉等依從性較差,導致患者出院后無法正確開展鍛煉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5]。對此,本研究針對冠心病患者實施回饋教學,該方式能夠有效提升患者康復效果及身心健康水平。傳統(tǒng)健康教育方式在提高患者鍛煉依從性方面有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常規(guī)教育方式較為片面,對患者知識掌握情況及依從性相關回饋較少,因此患者認知水平提升受到影響[6];另一方面,冠心病患者以中老年群體為主,其理解能力較低,無法適應以往常規(guī)教育方式,導致患者學習效果不佳,長此以往,還會導致患者學習興趣下降、自尊心受到影響。而本研究所應用的回饋教學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對冠心病治療及護理方面的教學難度,保證了患者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對冠心病患者實施回饋教學效果顯著,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