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
(貴州省織金縣人民醫(yī)院 貴州 552100)
緩慢心律失常及心臟驟停是心內科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疾病,主要導致患者的重要器官(如腦)嚴重缺血、缺氧,輕者出現頭昏、乏力、失眠、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等,重者可反復暈厥、昏迷,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著嚴重的威脅,甚至還會導致患者的死亡[1]。若呼喚患者無回應,壓迫眶上、眶下無反應,即可確定病人已處于昏迷狀態(tài)。再注意觀察病人胸腹部有無起伏呼吸運動,若患者出現了心前區(qū)聽不到心跳方面的問題,則可判定患者出現了緩慢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驟停方面的問題,需要醫(yī)護人員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做好疾病的治療工作[2]。而要想幫助患者改善身體健康,將臨時心臟起搏器運用到患者疾病問題的改善過程中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為此我院將選取的6例緩慢心律失常及心臟驟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疾病治療方面的研究,現研究成果表明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起止時間以2018年7月~2019年7月為準,將我院收治的數名緩慢心律失?;颊咦鳛檠芯繉ο?,并選取其中的6例患者進行臨床研究。而在所有的患者之中擁有男女病患人數分別為4例和2例,患者的年齡為61~88歲,均值為(74.32+1.25)歲。所收治的患者之中有4例患者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例患者為Ⅲ°房室傳導阻滯。
1.2 治療方法 為促進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的改善,將患者從病痛中解救出來,醫(yī)護人員需要使用由德國百多力生產的型號為REOCOR IS的臨時心臟起搏器對患者進行搶救工作,同時還需要將6F鞘管和6F普通電極導管運用其中,并且還需要裝備X線閉路透視系統(tǒng)及心電監(jiān)護設備。之后選取患者的右股靜脈通過seldinger法穿刺技術送入鞘管,在X線間斷透視下將電極導管頂端送達右心室心尖部。緊急情況下,也可以經右頸內靜脈床旁盲穿。為確保起搏器能夠正常運行,需要將心臟起搏器的電極導管尾部正負極與臨時起搏器正負極做好嚴格的連接工作。進而為保證對患者進行心臟起搏期間的效果,將起搏器(VVI)的起搏頻率設定為60次/分鐘以上的頻率,同時對患者的心電圖做好嚴格的監(jiān)測工作,為對起搏閾值和感知度擁有更為深入的了解,醫(yī)護人員還需要做好常規(guī)的測試工作,調整起搏參數到合適范圍,以保證起搏器能夠正常使用。最后將起搏電極導管固定到患者的皮膚上,并且在起搏治療期間每天或隔日就對患者的穿刺部位使用碘伏進行嚴格的消毒并換敷料,以確保起搏治療工作的正常進行,最終幫助患者恢復身體健康。
1.3 觀察指標 分析和研究所有患者使用臨時心臟起搏器進行疾病治療的效果。
?
在所有的6例患者之中進行起搏電極的安裝并進行起搏治療,其中有5例患者起搏治療效果顯著,占據總量的83.33%,并成功撤除臨時心臟起搏器,詳圖如表1所示。
我院作為基層醫(yī)院,深受醫(yī)療條件的限制,因此在對緩慢心律失常及心臟驟停患者進行疾病的治療期間多采取藥物治療措施為主。但是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不同的患者在疾病嚴重程度上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因此存在著療效不確切、風險大等方面的問題,致使患者心律失常問題變得愈加嚴重,出現了患者病情持續(xù)嚴重方面的問題,若不對患者使用更加優(yōu)質的治療手段幫助患者控制疾病,就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甚至還會導致患者的死亡。
臨床上隨著國家對于基層醫(yī)院的投入資金量的持續(xù)增長,將更加優(yōu)質的疾病治療手段運用到緩慢心律失常及心臟驟停患者,疾病問題的改善過程中越來越受到醫(yī)護人員的重視。比如將臨時心臟起搏器運用急性心肌梗死并緩慢心律失常,其中幫助患者控制病情,并且由于這一治療措施在臨床上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挽救成千上萬患者生命,現已成為醫(yī)院搶救必不可少的醫(yī)療技術之一。在臨床上逐漸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比如傳導系統(tǒng)退行性變Ⅲ°房室傳導阻滯,這一疾病類型的患者進行治療期間,由于這一疾病需要患者永久佩戴心臟起搏器,但是我基層醫(yī)院受到醫(yī)療條件的限制無法進行這一手術,需要將其轉至上級醫(yī)院或請上級醫(yī)院專家到我院現場指導。臨時心臟起搏器所使用的電極為普通類型的電極導管,無需通過X線檢測就能夠在患者的皮膚表面顯示出來,具有快速、簡便、安全和起搏穩(wěn)定的優(yōu)點,因此能夠為患者疾病治療工作質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幫助,有利于促進患者的身體健康。
結合研究,我基層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在對所有的6例患者進行起搏電極的安裝并進行起搏治療期間顯示,其中有5例患者起搏治療效果顯著,占據總量的83.33%,并在最后的治療過程中成功撤除了臨時心臟起搏器,為患者身體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更多的幫助。以此表明,對我基層醫(yī)院收治的緩慢心律失常及心臟驟?;颊呤褂门R時心臟起搏器進行疾病問題的改善,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有利于患者正常生活的開展,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