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筑
4月10日,第二屆《臺北米其林指南》的星級餐廳頒獎典禮登場,奪星餐廳的代表人或主廚站在臺上領獎,他們臉上洋溢喜悅,但內心卻有著恐懼。
因為奪星后,挑戰(zhàn)才要開始?;仡櫭灼淞秩腭v中國臺灣一年,星級餐廳真的經營得好嗎?
在頒獎典禮前夕,采訪2018年的九家星級餐廳,分別是頤宮、請客樓、金蓬萊、大三元、吉兆割烹壽司、教父牛排、Longtail、侯布雄餐廳、Mume,涵蓋中式、西式與無國界料理。
我們卻發(fā)現,要守住星星,比想象中還難。
以這九家業(yè)者來看,除了兩家擁有集團資源的飯店餐廳,去年營收和獲利皆成長;其他的獨立店面,去年營收平均雖成長一成,但獲利僅持平或是衰退的餐廳卻有四家,占了半數以上,甚至有的營收反而衰退一成。
他們有著共同的心聲:這是苦撐的一年。明明餐廳被米其林加持,應該是生意保證,為什么反而更難賺?
這是一場關于名與利的試煉……
首先,米其林的確為餐廳帶來前所未見的名聲。
國際客增多了。臺菜餐廳金蓬萊,過往八成以上都是本地客,去年奪星后陸續(xù)接到各地電話?!翱腿藦闹抢?、南非、倫敦打電話來訂位,國際能見度明顯提升。”金蓬萊經理陳莉莉說。
中國臺灣餐飲業(yè)者,也開始能在國際場合平起平坐。去年摘下一星的教父牛排創(chuàng)辦人鄧有癸,感受尤深,時常到海外參訪牛排館的他,去年到歐洲考察,同席朋友幫忙引薦業(yè)者,“對方一聽到米其林,主動來打招呼,位階提高很多……以前誰認得你?現在可以跟國際級的比較一下了!”
然而,名氣很大,卻也開始挑戰(zhàn)餐廳的營運。
去年,所有星級餐廳的營運成本都增加,尤以食材和人力成本最多,各自約有兩成的漲幅。以一般餐廳的成本結構來看,食材成本約占營收的30%,人力成本約占30%~40%,扣除租金、雜支等,凈利率約是一成五。亦即若是人力和食材成本各增兩成,其余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讓凈利減少逾八成。
對餐飲業(yè)來說,由于一例一休、原物料上漲等大環(huán)境因素,近年營運成本早就一年比一年高。但是,餐廳的奪星,卻是加速漲幅的速度,為什么?
許多餐廳在奪星前,就是排隊名店,幾乎天天客滿,但米其林后,人潮短時間暴增,不僅得處理訂位狀況,現場的出餐和服務速度也須調整,這意味著,餐廳得投入更多成本,才能兼顧原有質量。
去年唯一的三星餐廳頤宮,獲獎首周就接到數千通的訂位電話,是過去的好幾十倍,為控管現場,人力成本增加3成。
“那是混亂,大家知道你是星級餐廳,先訂位訂個保證,但會不會來,不一定?!毕瞾淼遣惋嬓姓笨偵蚺鄠ケ硎?,請客樓增加一倍的電話客服人員,在第一線安撫訂位客人的情緒,不斷確認訂位,安排候補。餐廳服務生也增加兩成,依照訂位狀況,做出適合的排班調整。
客人變多,也不見得是對的客人,因“追星”而涌入的新客,就讓Mume餐廳去年營收倒退。
今年3月剛獲得亞洲50最佳餐廳第七名、名次贏過RAW的它,去年奪星后,營收反衰退一成,原因是:新客人無法理解消費模式,導致客單價下降。
Mume主廚林泉解釋,去年新增許多家庭和年長客,但多數并不習慣餐加酒的消費形態(tài),只點了餐、卻沒點酒,這讓服務生得付出更多溝通成本,營運也受影響。
消費者開始放大檢視餐廳,包含菜色、服務、設備、環(huán)境都得要升級。
今年71歲的大三元董事長邱靜惠,站在第一線服務客人好幾十年,深刻感受米其林帶來的高標準檢視。她說,米其林帶來年輕客,但消費者也會直接評論:“你這樣叫作星級餐廳喔?”從菜色、服務到裝潢,通通都點評,有些人遇見問題甚至不跟餐廳反映,而是到網絡留言。
頤宮
這讓星級餐廳不得不動起來。有的升級菜單內容,也有餐廳去年起提供桌邊說菜服務,還有餐廳砸錢做裝潢、整修廁所,都是為了符合客人眼中的標準。
“你如果保持原樣,對消費者來說,就是退步,因為他的眼光不同了。”吉兆割烹壽司老板娘張百嘉坦言:“奪星,讓餐廳走向一條質量無法回頭的路?!?/p>
來客數暴增、顧客要求變高,員工背負極大心理壓力,內部管理紛紛出現問題,也增加人力成本與管理成本。有的餐廳爆出離職潮,去年離職率增加10%?!翱此麄兝鄢蛇@樣,我們教育訓練也不敢做,有空就讓他們休息……他們要走,你用錢也留不住,因為現在年輕人寧愿不拿這個錢。”一名業(yè)者說。
為了激勵員工,請客樓在去年祭出獎金制度,每個月依據獲利狀況分紅,連實習生都有,主管更是自掏腰包買小禮物,依照表現,鼓勵第一線員工。
還有餐廳老板花時間和員工談心?!案杏X員工快要撐不住的時候,當天晚上就要去聊,有時就聊到半夜?!奔赘钆雺鬯局鲝N許文杰為了留人,開始調整管理風格?!艾F在員工說要休長假,我很少多說什么,因為那是舒壓方式?!?/p>
名與利的拉扯,讓星級餐廳陷入兩難。
接著,內部辯論開始了,請客樓就曾召開高層會議,討論是否要將200道菜縮減,提升營運效率,主廚跳出來護航,才守住既有招牌。
目前星級餐廳采取兩種路徑來維持營運,第一:全面拉高營運規(guī)格,提升客單價,沖高營收。第二:寧可退一步,降低來客數量,甚至拒絕開分店。
比如,頤宮就不斷翻新菜單,近兩年平均客單價從1800元(新臺幣,下同)提升到3500元,將近一倍之多。
云朗觀光集團總經理盛治仁強調,頤宮創(chuàng)立九年來,每月舉辦廚藝競賽、更換菜單,這是既有傳統(tǒng)。過去一年,頤宮開始不采用冷凍食品,全部食材都是新鮮送達,當天現做,食材成本增加30%之多。
但如此投資,是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如果我是消費者,的確會覺得貴到不合理,但實情是,很多料理是賠本在做?!笔⒅稳逝e例,頤宮的一籠蝦餃,三顆要價480元,這是每天用20只澳大利亞龍蝦熬高湯,再打成蝦漿,該定價只夠付食材成本。“要進步,就不得不這樣做……我們是用國際水平在做料理?!?/p>
他說,大多歐美的三星餐廳,平均客單價是300歐元(約合新臺幣一萬元),也大多是Fine Dining(精致餐飲)的套餐模式,“全世界的三星餐廳,我們可能是座位數最大、菜單最復雜的?!彼赋?,頤宮不愿放棄原有的創(chuàng)新,也得同時兼顧質量,這對擁有150個座位、上百道料理的中餐廳來說,難度比其他餐廳更高,權衡之下,頤宮走上了高規(guī)格之路。
有餐廳大升級,也有人選擇先踩煞車。
過去,金蓬萊每個餐期可做兩輪生意,現在,第二輪只會翻桌一半,包廂也從兩輪改為一輪?!拔覀儧Q定把速度和數量都放慢、縮小,調整體質?!标惱蚶蛘f。
更有業(yè)者婉拒餐廳投資邀約,目前不打算開設分店。“因為開餐廳和經營餐廳,這是兩件事?!盠ongtail主廚林明健認為,守住星星,是眼前最重要的工作。
回顧一整年,有業(yè)者說:“我很難去說,得星究竟是好或壞……”
在其他國家和地區(qū),近年不乏有米其林餐廳營運不如預期,面臨倒閉命運。比如在中國香港,不少房東眼看餐廳獲獎,惡意調高房租,米其林在當地被戲稱是“死亡之吻”。此外,也有餐廳因主廚壓力過大,選擇歸還星星。
在中國臺灣,開設點水樓的南僑集團會長陳飛龍、名廚江振誠,都曾分別發(fā)表出婉拒米其林評鑒、歸還二星的言論,原因是,不愿用外在評鑒,影響餐廳的營運。
這難道是米其林餐廳的宿命嗎?利與弊,真的難兩全?
侯布雄餐廳總經理許智皓認為:“或許(餐廳)短期獲利沒有大幅提升,但在宣傳效益和整體產業(yè)提升,這是無法衡量的,最終也會影響到餐廳?!?/p>
身為少數本地的日本料理星級主廚許文杰,去年就到其他國家和地區(qū)擔任客座主廚,分享料理經驗;林明健在中國臺灣,也運用米其林名號,邀請新加坡米其林一星餐廳主廚來臺交流。這些行動,都是能提升餐廳品牌的利器,未來可望反饋到餐廳本身。
米其林的出現,也開始影響后端供應鏈?!笆巢墓虝貏e關注食安、養(yǎng)殖流程、也更留意供貨穩(wěn)定度,這就形成整體產業(yè)的正循環(huán)。”沈培偉說。
名與利,看似很難兩全,但當餐飲環(huán)境愈趨競爭,這也是能重新檢視和盤點自己的機會。去年的星級餐廳,就在這過程不斷調整營運腳步,雖有陣痛,卻也找到餐廳最合適的定位和發(fā)展策略,與米其林共處,是中國臺灣餐飲升級的新功課,得懂得在利與弊當中,摸索最佳的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