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華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教學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深入推進,校園足球在各級各類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及體育課程中取得了階段性的顯著成績,在優(yōu)化學校教育教學體系、促進學生個體全面健康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實際上,在我國推進足球進校園及體育學科建設過程中,各相關主體做出了積極而重要的貢獻,我們看到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無論是從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探索的層面上而言,相應的階段性成績在不斷涌現,這對于校園足球在各級各類學校中的良好落實具有重要意義,而在一系列既有研究成果中,我們要重點關注和探討的是《校園足球》一書。該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并于2015年1月在全國范圍內發(fā)行,書籍一經出版就迅速成為全國各級各類學校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重要參考性教材,為規(guī)范和持續(xù)推進我國基礎教育教學階段的校園足球教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極大地豐富了學校體育學科的教學內容,切實促進了學生身體素質的增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教材所具有的科學性和普適性可見一斑,這是本文要重點挖掘和梳理的內容。
從該書的相關資料可以看到,這本教材的編寫和出版具有鮮明而獨特的時代背景,我們可以簡要從以下三點進行剖析:首先是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教學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推進,整體教育教學從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向現代化教學機制轉變,其過程中指導具體教學實踐的基本理念逐漸發(fā)生了有益的調整,學生個體的所謂“核心素養(yǎng)”與綜合發(fā)展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在這樣的具體時代語境下,注重學生身體素質、強化校園體育學科建設、推進校園足球運動成為自然而然的發(fā)展邏輯,相對應的教材《校園足球》一書應運而生。其次是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特別是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大量信息化電子產品層出不窮,這給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身體素質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間被大量擠占,基礎教育教學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普遍呈現下降趨勢,學生群體中的肥胖等問題凸顯,體育成績普遍不及格,這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校園足球運動成為系列優(yōu)化改革措施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旨在通過足球進校園活動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該書是足球進校園的重要內容。最后,一定意義上而言,足球進校園和該書的出版發(fā)行與我國社會整體的所謂“足球情結”有關。眾所周知,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個競技體育強國,體育作為展示綜合國力、彰顯民族精神的重要窗口受到了高度重視,但相對薄弱的國內足球水平一再受到媒體的關注和大眾的“冷嘲熱諷”,在這樣的時代語境下,通過強化校園足球運動優(yōu)化整體國內足球氛圍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校園足球項目的積極推進,引導每一個學校都能夠建立相應的校園足球隊,這是從長遠視角布局我們足球項目發(fā)展的戰(zhàn)略安排。通過以上系統(tǒng)分析可以看到,無論是從推進教育教學新課程改革還是從發(fā)展國內體育事業(yè)的角度來講,該書的出版發(fā)行都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也是教育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通力合作、組織編寫該書的現實依據。
結合當下我國基礎教育教學階段的校園足球教學實踐,該書在內容編排和整體設計上重點體現了以下原則:一是突出了教學內容層面上的基礎性和全面性,重點設計了基礎性運動技能和足球常識等內容,同時突出了校園足球教學上的全面性,這一定意義上是由當前的具體時代背景所決定的,有利于足球項目在校園中的切實推進;二是強調了不同年齡段或年級具體教學的差異性,每一個階段的具體教學都具有相對獨立的教學內容和能力標準,如在小學、初中甚至高中階段雖然主要都是練習用腳內側踢球,但不同階段的練習方式和觸球部位是不盡相同的,小學階段的足球教學更加突出學生的參與興趣,趣味性是重點考量的因素,高中階段更加強調觸球部位的發(fā)力,在擊球過程中要訓練學生的動作規(guī)范性和精準度。
從整體上而言,持續(xù)優(yōu)化校園足球教學是當前時代語境下全力推進基礎教育教學新課程改革體系中的重要內容,相關主體對這一特定命題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和探索工作,這對于校園足球課程的高效展開具有重要意義,而《校園足球》一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