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詞匯是英語學習的根基,離開詞匯,聽說讀寫都沒法完成,沒有詞匯,什么也沒法傳達。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探討英語詞匯教學的方法和策略,是教師們不容回避的問題。文章結(jié)合教學案例,從情境的創(chuàng)設、操作活動的融入、自主學習等幾個方面,進行簡單論述,以期共享。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情境;活動;自主學習
【作者簡介】吳飛, 江蘇省寶應縣廣洋湖鎮(zhèn)中心初級中學。
詞匯是語言學習的基礎,詞匯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師生們棘手的部分。詞匯量的多少,直接決定學生的學習力,影響和制約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
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法,與新課改格格不入、與新課標完全相悖。新課改下,如何進行詞匯教學,幫助學生對詞匯學習產(chǎn)生興趣、提高記憶效率,從而激發(fā)學習的樂趣,是本文要探討的主要論題。筆者認為,詞匯教學不妨從下面方面著手:
一、注重自主先學習慣的培養(yǎng),提高詞匯學習的自主性
新課標的引領下,教學方式、學習模式發(fā)生了根本的轉(zhuǎn)變。詞匯教學,也應順應新課改的要求、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改變教單詞、講單詞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主先學,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先學的習慣,并指導學生借助于工具書、網(wǎng)絡資源等,有效學習,提高詞匯學習的自主性。課堂上教師只需要對學生的先學進行檢查、督促,鼓勵學生展示,以及自主運用,為聽說讀寫掃除障礙,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學生自主先學的習慣的培養(yǎng),重心應該是學習方法的引導,學生掌握了先學的方法,才能有的放矢地提高詞匯預習的有效性,也提升自主先學的主動性,學會學習,才反作用于樂學。
教師應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主要是雙解詞典,以及網(wǎng)絡資源等,對詞匯的搭配、用法、經(jīng)典句子、衍生詞等進行全方位學習,這樣,看似加大了學生的學習任務,增加了學習負擔,然而利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拓展詞匯量。
如7上unit8 Welcome to the unit中的tie,引導學生從這個詞匯的一詞多義著手,讓學生了解tie除了名詞“領帶”之外,還有動詞“栓”、“系”等意思,當是動詞時,動詞的各種形式的變化形式是什么ties、tying、tied等,對于tying的變化形式,聯(lián)想到die和lie的現(xiàn)在分詞的變化形式dying、lying等……這樣的詞匯先學,不僅學會了“領帶”的意思,還掌握了“一串”的知識,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也利于學習方法的習得,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課堂上給學生展示自主先學的成果,更加強化學生的自主先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詞匯教學的直觀性
情境教學,在新課改深入的今天,備受教師們的青睞。情境教學法的運用,也是英語學科特點決定的,也是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詞匯的心理需求所決定的。情景教學用于詞匯教學中,提高詞匯教學的直觀性、增強詞匯教學的趣味性。
如通過實物的展示、圖片以及簡筆畫的運用等,讓詞匯教學生動、直觀,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Natural disaster單元中的詞匯flood、rainstorm、earthquake等的教學時,教師借助視頻或者圖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呈現(xiàn)出一幅圖片,圖片中一片汪洋,周圍的房屋倒塌等,flood這個單詞,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呈現(xiàn)大雨滂沱、雨中行人艱難而行,rainstorm這個單詞,不用翻譯和解釋,詞義清晰可見;呈現(xiàn)地震的圖片,地震造成的危害讓學生觸目驚心……情境的創(chuàng)設,深深吸引學生的眼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詞匯的學習效果。
三、融入操作性活動,提高詞匯實踐的熱情
傳統(tǒng)的單詞教學,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沉默、課堂沉悶。而詞匯教學中,如果融入實踐性的活動,滿足學生喜歡動的需求,學生會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對詞匯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
如教學Fashion show的reading時,對于模特的服裝的顏色、材質(zhì)等的出現(xiàn)的新單詞silk、cotton、leather、purple、grey等單詞的教學,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語境: I like go shopping. I bought a scarf yesterday. 然后,呈現(xiàn)出買的絲巾,讓學生“摸一摸”What is it made of感覺一下絲巾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學生會感到好奇,也想知道是什么材質(zhì)的,于是,爭先恐后地想摸、猜,從而引出單詞wool、cotton等,Yes,it is made of silk,同樣的方法,再拿出一個圍巾,引出新單詞cotton,然后,讓學生看,并回答What colour is it? 而引出新單詞grey、purple等。如此的詞匯教學,改變了學生被動聽、簡單記的模式,而是提供了學生“做”的機會,促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語言實踐中,實現(xiàn)了“做中學”、“學中做”。
融入操作性的實踐活動,運用肢體語言于詞匯的學習中,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肢體語言的運用,讓英語詞匯的學習更生動和直觀,提高詞匯的記憶力。如教學smiling、sad、excited等的教學時,教師的逼真的表情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專注力,提升詞匯的學習效果。
詞匯教學的方法和途徑遠遠不止這些,多媒體的有效運用,提高詞匯教學的趣味性、構(gòu)詞法的滲透,提高詞匯教學的有效性,利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而降低詞匯學習的難度、設置特定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文化差異,提高詞匯的領悟力。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詞匯教學應迎合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創(chuàng)新詞匯教學、激活詞匯教學的課堂,注重綜合運用和全面發(fā)展,詞匯教學將充滿生機、綻放輝煌,英語教學不斷上升到新層次。
參考文獻:
[1]朱殷梅,賀才年.淺談初中英語詞匯教學[J].考試周刊,2018(86).
[2]李碧娟.初中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的實施路徑[J].中外交流, 20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