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怡芳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實現(xiàn)教與學的高效統(tǒng)一,達成更加優(yōu)質的教學效果,是當前的一個研究熱點。本文對教與學高效統(tǒng)一的外現(xiàn)形式進行了分析,旨在使學生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完成知識的學習。
關鍵詞:教學效果 課堂氛圍 外現(xiàn)形式
“嚴肅、認真、踏實、努力”,這8個字肯定是研究學問的正確態(tài)度。但對于心智尚處年少的中學生而言,僅僅從理性上要求,恐怕學生們很難長期堅持,消極心態(tài)與日增長。于是乎,就有了對老師的更高要求,對教法的講究,對興趣的啟發(fā)。但是,現(xiàn)實中,教與學的尷尬似乎不見消減,厭教與厭學似成正比增長。這究竟是為什么?教與學究竟怎樣結合才能達到理想的狀態(tài),使教與學這一對對立統(tǒng)一體達到最高的統(tǒng)一,使對立減少到最低呢?
一、面向實際,實事求是
在教育上,面向實際即是面向全體學生-社會、家庭、學校共同作用下的受教群體。我想,面向實際首先不應回避或彩飾學生在學習能力和習慣方面所體現(xiàn)出來的差別性,否則“面向全體學生”就無從談起;其次,面向實際即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學業(yè)成績、長遠發(fā)展和健康心態(tài)。我想,在這三者關系中,后兩者對于教育這一產(chǎn)業(yè)面對的對象的特殊性而言,其重要性遠遠大于前者。否則便有舍本逐末之嫌。大膽地說,若真要“舍卒保帥”,在學校教育中首先應舍掉的“卒”應是“成績”。我們保的應是學生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和自尊;應是孩子對于探索世界天然的興趣和熱情。我們要做的是:保住一顆種子,此處這顆種子可能沒有發(fā)芽,但這決不是教師的失敗,而是一種良心、一種耐心、一種智慧、一種從容。因為這顆種子雖然沒有給我們帶來花團錦簇的“榮耀”,但是我們有責任讓它保住旺盛的生命力,在合適的時機和條件下,它會破土而出,給世界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和收獲。
二、以生為本,愉快學習
在一定的情況下,壓力帶來的精神緊繃,精力高度集中會使工作有所突破.但是長期壓力帶來的必然是精神脆弱,注意力分散,效率降低和興趣的減退。無論何種教學方法,只要離開了學生主體,必然施之無效,成為惘然。那么,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究竟該怎樣操控,才能長時間抓住學生們的興趣和注意力,讓這一過程在輕松和愉悅中順利地畫上成功的句號呢?這是個值得所有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我想:成功教學的顯示圖上,一定有輕松的氛圍,領會的笑容,愉悅的心情,旺盛的思維,閃現(xiàn)的靈感和對再次學習的期盼。達到這樣的教學狀態(tài)是每位教師的最高期盼。那么我們怎樣做才能順水推舟而不會背道而馳呢?
第一、了解學生一節(jié)課到底盼什么?
作為教師,了解我們學生的愿望就象商家必須了解社會需求一樣自然。那么我們的學生到底想要什么?我想,學生們上課的愿望應該有以下幾種:(1)盼望學會知識。(2)盼望輕松愉快。(3)盼望表現(xiàn)自我。(4)盼望調換“口味”。(5)盼望見到老師(有明星氣質的教師)。在當前色彩繽紛,充斥著各種興趣娛樂的社會背景下,教師們須得能夠時而放下自身的愛好取舍,離開沉靜的空間,花些時間將眼光投向繁復紛雜的現(xiàn)實,去了解學生們的愛好與興趣趨向,從中予以加工,變成師生雙方都喜接受的形式或模式,最終使教學變得更加有效,使學習記憶更加長久。
第二、了解教師一堂課需扮的角色是什么?
綜上所述,現(xiàn)在的教師在有扎實的基本功基礎上,最好是多種角色的扮演者,因為我們無法回避現(xiàn)實。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面向實際,面向全體學生.我們應該研究當前學生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的改變,以便因勢利導,深入人心。一堂課下來,我們要想辦法給學生留個盼頭.以愚所見,這個盼頭是否已經(jīng)留下,其外在表現(xiàn)經(jīng)常是:師生互動下共享的輕松和愉快。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下牢固了記憶,增長了興趣;教師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下靈活了技藝,增進了熱情。那么我們須得能夠知曉究竟一堂課里,我們在作為知識傳授者的同時,我們還需扮演什么角色呢?
1.組織者。圍繞教學目標,我們可以組織富有激情的學習活動。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應是優(yōu)秀的組織者。簡練的指揮,到位的手勢,激勵的眼神,幽默的語言,靈活的應變,是作為一位優(yōu)秀組織者不可缺少的素質。
2.參與者。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生不應該是唯一的受眾。無論何時,思維都是多樣的。經(jīng)常得,我們從學生豐富的思維中獲取了靈感,我們從愉快的師生互動中輕而易舉地同學生得出共同的結論。所以教師一定要做參與者,讓一堂課在饒有興味中進行并結束,然后老師同學生共同盼望著下一堂課的開始。
3.表演者。作為英語教師,我由衷的體會到表演的必要性。一個表情可以恰如其分的描繪一個鮮活的語境,一個手勢可以形象生動的烘托出一詞的內涵,一個語調可以清楚明白地表達一種心情,語言的應用功能體現(xiàn)無余。
4.評判者。課堂上教師的評價無疑是至關重要的,而且我們的評價在學生心理上起到的作用有時是難以估量的。在課堂上,學生的每一次回答或表演都是一種試探和摸索,都飽含著對表揚和肯定的渴望,一個好的評價者能讓人心悅誠服。
5.演講者。任何喋喋不休的說教都難以取得實效,在時間有限的課堂上,在容易陷入疲勞的課堂上,教師語言的簡練生動,激情洋溢是讓課堂輕松愉快起來的法寶。一位教師的語言最好做到像一位技藝高超的畫家,筆筆恰倒好處;象一位眼力超絕的雕刻家,刀刀刻向要害以最精的刻痕,最少的時間,雕出最棒的作品[1]。
三、讀文讀魂,教人教心
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顆心靈喚醒另一顆心靈!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注定了固守執(zhí)著的無效和短期性[2]。在當前講究各種教學方法的風潮下,我想,我們教師應秉承愛生如子,與學生共同成長的良好心態(tài),“學而不厭,誨人不倦”[3]。親身去了解社會,選擇適合自己并讓學生愉快接受的方式貫穿課堂學習過程。教無定法,也道是:無法既是大法;無方既是大方。讓我們的心靈去接近學生們多彩的心靈,在碰撞中開出最絢麗的花朵。
參考文獻
[1]馬建民,肖冬云.開展形式多樣的數(shù)學活動課實現(xiàn)教與學的和諧統(tǒng)一[J].理科考試研究,2016,23(8):17-18.
[2]呂召潔.剖析課堂無效現(xiàn)象,重塑教與學和諧高效[J].中學數(shù)學教學參考旬刊,2016(11X):17-19.
[3]郭秋榮,張榕青,周有祥.轉變“教與學”方式實現(xiàn)自主互動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6(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