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宣穴"/>
文/傅勤慧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俗話常說“十指連心”,意為十個手指的感覺靈敏,都通向心,用來比喻彼此之間的關系極為密切。從解剖學來看,十指的指尖分布了豐富的毛細血管及感覺神經末梢。因此,刺激指尖即是直接刺激神經末梢,將感覺傳至大腦皮層;另一方面,心室收縮,動脈血自左心房輸出經體循環(huán)到達指端,物質交換后又經靜脈流回右心房,周而復始,連接著十指與心。
在中醫(yī)學中,十根手指的指尖分布著十個穴位——十宣穴。十宣穴隸屬經外奇穴,位于手指十指尖端,距指甲游離緣0.1寸。若用中醫(yī)經絡理論解讀“十指連心”,表面上似乎與之相關的只有手少陰心經及手厥陰心包經,但《靈樞·邪客》有云:“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十指連系各經脈,經脈外屬于經水,內屬于五臟六腑,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心臟。
此外,中醫(yī)理論中的“心”并非特指心臟,廣義而言應包含腦,“心藏神”“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表明意識思維活動受“心”主宰,因而十指連“心”也連“腦”。
臨床上十宣穴可以用來治療昏迷、高熱、暈厥、中暑、癲癇等疾病。
“宣”意為散布、疏導,指十宣穴具有宣散風熱之效。十宣穴位于四肢末端,是手三陰、三陽經氣交會之處,暈厥多因陰陽氣血逆亂所致,故針刺十宣穴放血,可泄諸經邪熱,清除臟腑郁積之邪熱,醒神開竅,調和臟腑,交通陰陽。
此外,臨床還可配合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線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簡易取法:正坐低頭,手按頸項部骨突最高點處下緣)、百會穴(位于頭部前發(fā)際正中直上5寸,簡易取法:折耳,兩耳尖向上連線的中點)點刺出血,疏調頭部經絡氣血,增強療效。
肢體氣血瘀滯,無法輸布于筋肉時,失于濡養(yǎng),就會出現感覺麻木、肌肉痙攣等癥狀。十宣穴下含有豐富毛細血管網,放血療法可使四肢末端瘀滯的血液排出體外,促進氣血生長,改善局部供血,使筋脈得以濡養(yǎng),疏經活絡,改善手指麻木拘攣的癥狀。
十宣穴處放血雖簡便易行,但不建議普通人在家進行操作。病人需到專業(yè)醫(yī)師處就診判斷是否為放血適應癥,且專業(yè)醫(yī)師消毒規(guī)范,操作手法輕、淺、快,無痛苦。虛證、婦女產后及有自發(fā)出血傾向或損傷后出血不止的病人,不宜使用。
刺激十宣穴最簡便的方式是用拇指的指甲(或筷子、牙簽鈍端)用力反復重掐100次或5分鐘左右,以有酸痛感為宜。每天堅持,可疏通氣血,調暢情志,能治療氣郁引起的失眠、心胸憋悶、高血壓病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