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
【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通過對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目標的分析,提出有效的進行生命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生命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040-02
一、引言
新時期,教育體制改革提出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保證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而新課改的提出以及素質教育的發(fā)展,促使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任課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其中珍愛生命是核心素養(yǎng)的一條重點,內容涵蓋:理解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具有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養(yǎng)成健康文明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等。因此在新時期,如何對學生實施生命教育,是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意義
目前高中教學階段對于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很低,出現邊緣化趨勢,這時的學生不重視生命知識、意識和行為的養(yǎng)成,對于身心發(fā)展和人生規(guī)劃有較大的不良影響。對于高中生物來說,本身就包含豐富的生命教育知識,具有很大的學科優(yōu)勢,是實施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徑。另外,考慮到學校單獨開設生命教育課程,同時安排專業(yè)教師進行生命教育的難度較大,成本也較高,校本課程缺乏,帶來的一系列教材準備、教案設計、課程實施等的操作十分復雜,因此將生命教育融入生物教學十分重要。通過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可有效借助生物教學知識,潛移默化的進行生命教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知識、意識和行為,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三、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目標
生命教育目標的制定對于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十分關鍵,而目標制定的理論依據包括高中生物新課標、新課改、高中生身心發(fā)展特點以及調查結果等,具體的目標如下:
1.生命知識目標。
要求高中生能夠從生命的產生、生命的初始,到生命的發(fā)展過程,再到生命的死亡這整個過程的相關知識有一個最基本的認知,了解生命個體發(fā)展和生存環(huán)境之間的聯(lián)系,探究生命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了解生育過程、生理知識、性知識教育等,重點讓學生掌握避孕的方法,使學生了解死亡的含義等。
2.生命意識目標。
培養(yǎng)高中生熱愛生命的意識,使高中生學會敬畏生命和珍愛生命;保證學生形成正確的性觀念和感情觀念,培養(yǎng)對于家庭和婚姻的責任意識;對于當前人類面臨的生態(tài)危機有所了解和認識,給予關注;正確認識生態(tài)倫理,從自己做起,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好對環(huán)境的保護工作,避免破壞或污染環(huán)境行為的出現;塑造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科學看待死亡,理性看待新生命;塑造感恩的心理,能夠回饋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豐富自己、充實自己,科學進行人生的規(guī)劃。
3.生命行為目標。
培養(yǎng)良好的生日習慣和行為習慣;掌握最基礎的預防和應對自然災害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比如火災逃生、地震逃生等;提高心理抗壓能力,有效應對挫折和困境,打造堅強的心理;對于異性之間的交往道德以及規(guī)范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并能遵守高中生應遵守的道德和規(guī)范與異性相處,保持正常的交往;正確認識親情、友情和愛情,正確對待家庭之間、朋友之間、同學之間出現的情感問題;樹立正確的家庭倫理知識,正確面對家庭生活。
四、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方法
1.講述法。
講述法是生物教師直接使用貼切生動的語言,向高中生進行生命教育相關知識的講解,包括生命教育的含義、內容、目標、具體含義等。通過直接的講述,讓學生理解何為生命教育,掌握生命教育的基礎內容,對生命教育有個基礎的認知,并能對生命的存在價值有所感悟。需要注意的是,該方法的使用可以直接在生物課堂中安排課時專門進行生命教育,也可以在講解生物知識的過程中,穿插進行生命教育知識的講解。相比其他方法,該方法的優(yōu)點是:方便操作,簡單易懂,學生很容易接受且理解,因此屬于日常教學過程中普遍使用的方式。但該方法也有缺陷,比如內容直接敘述比較枯燥,學生大多不感興趣;學生對于相關內容的理解并不深刻,難以帶來心靈上的觸動,難以引發(fā)情感共鳴。
2.情境創(chuàng)設法。
情境創(chuàng)設法是教師進行學科教學時普遍應用的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有趣或有益的情境,第一時間吸引學生關注和興趣,從而集中學生注意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在生命教育相關內容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通過合理的引導,使學生盡快融入教學情境,繼而學習和感悟生命教育的相關內容,培養(yǎng)高中生生命知識、意識和行為。比如在學習如何正確與異性相處時,可以收集網絡上的資料,創(chuàng)設部分情境,探究不同背景和形勢下如何與異性交流和交往。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快速使學生受到感染。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還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借助提供的情境,思考自己遇到這種情況應當如何做。這樣可以擴寬學生的思維,還能使學生擺正心理。該方式是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高效教學方式。
3.親身體驗法。
這種方法是教師借助社會實踐活動或生物課程中的實驗操作,親自體驗有關于生命教育的相關內容,這種方式對于生命教育的教學更加有效,而且學生的認識也更加深刻。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更能引發(fā)學生的情感,激發(fā)情感的共鳴,引導學生樹立珍惜和敬畏生命的意識,并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養(yǎng)成珍愛生命的行為。
4.交流談論法。
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借助小組合作的模式,將學生進行分組,針對某個生命教育的話題或主題,進行自由的討論和分析。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探討,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能使學生擴寬思維,豐富思考角度,通過同學的思維沖擊,擴展思維方向,進一步擴寬生命教育的廣度和深度。
五、結語
生命教育是目前來說國家比較關注的教育內容,特別是在現在受網絡沖擊嚴重,很多青少年的價值觀念、人生觀念、性觀念等出現扭曲和偏移,盲目追求一些嘩眾取寵、毫無實際意義的事物,這對于青少年的未來發(fā)展十分不利,也不利于國家未來的發(fā)展。因此學生的生命教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對于各個學校來說,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十分必要,因此教師要關注生命教育的滲透一一、目標以及滲透方法等,有效開展生命教育教學,提高學生的生命知識、意識和行為。
參考文獻
[1]尹成報,江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實踐研究[J].中學生物學,2018,34(2):65-66.
[2]劉海龍.生命教育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滲透[J].讀寫算,2014,(4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