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喆 陳建義
(開封市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 開封 450000)
尿道狹窄和尿道結石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尿道狹窄在男性群體中多發(fā),一般因為騎跨傷導致骨盆骨折、尿道反復感染等引起[1~2],在對患者進行診治時,要詳細觀察有無狹窄,狹窄的具體情況等。臨床上通常將尿道狹窄分為先天性尿道狹窄,炎癥性尿道狹窄、外傷性尿道狹窄[3],同時患者容易合并出現(xiàn)尿道結石的情況。尿道結石也是泌尿外科中十分常見的疾病,患者主要常伴有排尿困難、尿痛、尿不盡、血尿、膿尿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本次研究中,選擇本院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者作為觀察對象,將觀察對象分為兩個小組后,采取不同方法來治療,探究經(jīng)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的臨床效果,具體如下。
隨機抽取本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者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X線片、CT、彩超等確診為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排除:(1)合并有嚴重臟器病變的患者;(2)智力有問題或不能接受調查的患者;(3)中途轉院或停止治療的患者。患者用信封法進行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觀察組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23~30歲,平均年齡(27.5±3.1)歲;對照組中男18例,女22例,年齡22~31歲,平均年齡(28.1±2.9)歲。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臨床基礎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手術方法進行治療:患者首先進行腰硬聯(lián)合麻醉,對患者進行體外沖擊波碎石,頻率≤12W,術后繼續(xù)觀察患者的結石排出情況,若未清除完全,在14d后再次進行該項操作。
觀察組的患者給予經(jīng)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囑咐患者在術前進行排尿,首先對患者進行麻醉處理,麻醉方式選擇腰硬聯(lián)合麻醉,通過輸尿管鏡向患者置入置尿管導管,然后將狄激光套入,功率在70W左右。根據(jù)觀察到的患者尿道狹窄位置,在狹窄道前端作切口,切口深度注意控制,然后將凸起的疤痕汽化消除,并切除殘留腺體,并使用狄激光對將結石擊碎,沖洗患者體內碎石,確保無殘留后縫合切口。
(1)治療效果:上述的治療結束后,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治療效果用3個指標表示:有效、顯效、無效,對統(tǒng)計結果進行分析得出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進行觀察,具體項目包括切口長度、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指標,取各項指標的平均值,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分析;(3)疼痛情況: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情況依據(jù)VAS疼痛評分表評分,取兩組患者的平均值進行對比分析;(4)治療完成后對患者進行為期1個月的跟蹤隨訪,按時記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通過統(tǒng)計分析得出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
數(shù)據(jù)結果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將疼痛評分、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等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數(shù)據(jù)進行t檢驗。以P<0.05代表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中,治療有效、顯效的病例數(shù)為10、29,治療總有效率為97.5%(39/40);對照組中,治療顯效、有效的病例數(shù)分別為15、13,治療總有效率為70.0%(28/40)。兩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間治療有效率比較[n(%)]
組別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觀察組(n=40)29(72.5)10(25.0)1(2.5)39(97.5)對照組(n=40)15(37.5)13(32.5)12(30.0)28(70.0)?
注:*與觀察組相比,χ2=11.114;P<0.05。
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與術中出血量均高于觀察組,各項指標進行比較的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間的手術情況比較
組別手術時間(min)切口長度(mm)術中出血量(ml)觀察組(n=40)46.5±2.812.4±1.3187.3±12.7對照組(n=40)74.2±2.441.7±2.2364.8±13.4t47.93472.51760.806P<0.05<0.05<0.05
在治療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疼痛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經(jīng)過治療之后,兩組患者的疼痛情況均有所減輕,但觀察組疼痛降低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情況比較
組別例數(shù)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n=406.4±1.32.3±0.6對照組n=406.5±1.24.2±0.9t-0.35711.109P->0.05<0.05
觀察組中有2例患者出現(xiàn)了疼痛、發(fā)炎等并發(fā)癥,對照組中出現(xiàn)上述并發(fā)癥的有9例,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近年來,尿路狹窄和尿道結石的發(fā)生率逐年提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危害。針對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的患者,傳統(tǒng)治療方法為實施開放性手術,但該方法無法徹底將結石粉碎,難以排出體外并損傷尿道,影響患者的預后與生活質量。鏡鈥激光術具備止血效果,不但可以在術中改善患者出血癥狀,還可以保持視野清晰,提高精準度。本研究結果亦證實,實施鏡鈥激光術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明顯高于采取傳統(tǒng)手術治療的對照組(70.0%),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并且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46.5±2.8 min)、切口長度(12.4±1.3 mm)、術中出血量(187.3±12.7 ml)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的疼痛度降低程度更為顯著,觀察組患者僅有2例患者出現(xiàn)了疼痛等不良反應,對照組出現(xiàn)上述不良反應的有9例,經(jīng)輸尿管鏡鈥激光術治療的效果更好,安全性也更高。
綜上所述,尿道狹窄合并尿道結石患者采用經(jīng)輸尿管鏡鈥激光術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與治療有效率,且因手術時間更短,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避免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有效緩解了患者的病痛,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