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集專業(yè)知識和文化精神于一體的綜合性科目,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各個教學步驟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關(guān)鍵詞:素養(yǎng),閱讀;積累知識;寫作;個性
語文課程的復雜性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性和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長久性這兩方面上,而這兩方面正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養(yǎng)成的必備條件,豐富多彩的教學內(nèi)容可以通過多方面、多角度對學生進行全面有效刺激,幫助他們獲得自身整體素養(yǎng)的提高與加強。因此,教師要深入了解每一教學步驟的實效性,并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能夠保證其充分發(fā)揮實際作用,帶給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
一、通過歸納總結(jié)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素養(yǎng)
初中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正處于形象思維過渡到邏輯思維的關(guān)鍵時期。教師在提升其思維素養(yǎng)的實際教學活動中應注意,既要區(qū)別于小學階段的豐富形象思維訓練,又要注意邏輯思維鍛煉的適度性,避免因為過度的邏輯思維訓練給學生平添許多不必要的學習困擾。
學生在初中語文課上對課文中的重點字詞進行有序歸納,或者通過文章各段意總結(jié)出中心思想。例如:在朱自清《背影》這一課上,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在文中尋找父親穿過鐵道買橘子時的一些動作詞語來深刻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他們通過動詞這個第一指向性特征可以順利找出“穿”“跳”“爬”“蹣跚”“探身”“攀著”“縮”“微傾”這些父親買橘子時的動作,這一過程有效拓展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形成了通過共同性質(zhì)提煉知識要點的有序思考模式;然后可以讓學生找出其中最感動他們的詞語,學生會循著作者的情感變化順利找到“攀著”“縮”“微傾”這三個觸動讀者內(nèi)心的動詞,這就是其感性形象思維與理想邏輯思維進行合理融合的有效過程。學生由此自主完成邏輯思維素養(yǎng)的提升,同時將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進行了充分結(jié)合,有效達成了初中階段思維素養(yǎng)的提升目標。
二、通過閱讀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F(xiàn)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師的真正本領(lǐng),主要不在于講授知識,而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并鞏固知識。例如:學孟郊《游子吟》一詩時,我要求學生改寫,學生迅速寫到:母親撥亮了那盞昏暗的油燈,溫暖頓時灑滿了簡陋的屋子。燈光下,母親又顫顫地瞄準了針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粗赣H滿頭的銀發(fā)和飽經(jīng)風霜的臉,淚水禁不住淌滿了我年輕的面頰。母親哽咽著,用有點哆嗦的手輕輕拍著我的肩:“兒呀,要記住回家的路……”還有學生寫:我知道,我是一根土生土長的小草,一根春天里的小草。母親陽光般的注視,將把我的一生覆蓋。無論漂泊多遠,黑暗中的那盞油燈,永遠是我生活中惟一的方向,惟一的牽掛。今生今世,我,明白了……這堂課學生興趣濃厚,氣氛活躍,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了對語文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就覺得語文不再枯燥乏味了。在深度研學中,生本之間、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形成了有效的互動、深層次的交流,學生對于文本語言的探究獲得了精神層面的感悟,使學生產(chǎn)生了表達自己觀點的欲望。只有對文本進行字斟句酌的品味研讀、反復的思考論證,語文課堂教學才能泛出濃濃的綠意。
三、通過寫作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教師通過初中語文課程中的寫作訓練可以很好地提升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讓他們能夠快速抓住信息主題,并能夠使用文字將重要信息進行合理闡述。
學生在進行“感悟自然”這一主題的寫作練習時,可以結(jié)合有關(guān)自然環(huán)境變化的新聞報道來詳細闡述自己的內(nèi)心感悟和觀點,比如,“北極冰面逐年減少”這類自然環(huán)境正在發(fā)生巨大變化的新聞都是文章中可以使用的有效論據(jù)。學生對時事新聞進行分析的寫作手法不僅可以增加文章的亮點,還能提升文章論點的準確性和可信度,同時也是學生加強自身信息素養(yǎng)的一個有效過程。
四、通過課外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獨立素養(yǎng)
教師應該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念,突破狹小的課堂空間,把學生的視野引向萬花筒般的大千世界?;诖?,我們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如舉行演講賽、辯論賽、朗誦比賽、故事會、作文競賽,辦手抄報比賽,收集廣告詞比賽,開展文學社活動,舉辦各種講座等,為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搭建平臺。還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參與各種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生活中提高語文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個性。
學生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收獲到的絕不僅僅只有詞匯和文章的記憶這么簡單,語文課都能夠為學生各方面素質(zhì)的加強提供足夠積極的推動力,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初中語文課能夠真正成為其核心素養(yǎng)有效提升的最佳途徑。
參考文獻:
[1]李光明.文學教育對學生素質(zhì)培養(yǎng)的影響[J].文學教育(下),2008(7).
[2]韓銘.語文本色回歸,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J].科普童話,2017(3).
[3]張小燕.挖掘語文文本特質(zhì)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J].成才之路,2012(6).
作者簡介:董光輝,男,36,黃岡骨干教師,中學一級教師,湖北省麻城市鹽田河中心學校。
編輯 梁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