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平 楊盼
摘 要:生本理念強調要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賦給學生,以便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這對于化學這一自然學科的實驗教學十分有益。主要探析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一些策略,希望可對改善化學實驗教學狀況起到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生本理念;化學實驗;改進與創(chuàng)新
化學實驗既講究科學性,又提倡對知識靈活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開拓學生的知識面,旨在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生本理念下,教師需改變傳統(tǒng)的方式,搭配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與策略,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他們的主動性,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與綜合實力,從而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
一、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分析
近幾年來,在課改如火如潮地推進中,不少教師對生本理念有一定的了解與學習,但在活動與實踐中還不能切實地將生本理念與化學實驗課程有效融合起來,在創(chuàng)新力度上顯得用力不足。一堂化學課只有45分鐘,教師要在規(guī)定的周期內完成理論知識教學及實驗教學兩大部分內容,需要教師在進行課程計劃與內容分配時需克服一系列的內外影響因素,以免忽略在化學實驗中學生的參與性與能動性。
化學實驗操作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專業(yè)設備、器材及藥品等來予以提供支撐,而很多初中學校存在硬件設置不足的現象,在實驗過程中大多只是由教師進行演示和講解,學生未能實際參與到動手體驗當中;再加上由于課業(yè)壓力的過重,實驗教學往往多是結合考點內容來講解,其他內容多半是一筆帶過,導致設計的實驗有時又過于單一,學生既無法保持足夠的興趣,更別提深入學習與理解知識內容了,這都使得化學實驗形式大于內容。
二、生本理論下初中化學實驗的改進策略
1.立足實際情況,合理利用資源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做一位奉獻者,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為他們提前創(chuàng)設適合實驗的教學環(huán)境,結合書本的內容與編排順序,考慮到學生的可接受能力等,來選定適合學生當前實驗主題,為學生準備好本節(jié)實驗所需的器皿,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中去。教學的改進是在合理的前提下進行的,改進工作的開展一定要切合實際情況,不得出現為了改進而去改進。日常生活中有著不少的材料可用以實驗教學的確實,如:木棍能代替玻璃棒、眼藥水瓶可代替膠頭滴管等,這樣既能使學生能看到化學與生活的結合,同時也能凸顯出教學的重點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簡化教學難點。
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指引導作用,觀察學生哪一個操作不到位,及時幫助他們糾正;如若學生可獨立完成一套實驗,并還在其中進行了創(chuàng)新,應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例如:在進行“溶液酸堿性檢驗”時,教師可先告訴學生酸溶液的本質概念,引導學生去對比發(fā)現,與學生一起探究酸堿溶液的區(qū)別;另外,引導學生與生活建立聯(lián)系,挑取日常食物與飲品,進行酸堿測試,使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有學問,拓展了他們的思維,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2.明確教學目標,培養(yǎng)動手能力
如教師在上“氧氣的制取和性質”這節(jié)實驗課時,需先將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明確的找出。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初步認識實驗室制取氣體設計原理和方法,并清楚了解到氧氣的性質。教學的重難點是使學生學會檢查實驗裝置的氣密性、學會使用酒精燈加熱的方法制取氧氣,明白其中的原理。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先把完整的一套氧氣制取步驟演示出來,并告訴學生在操作中需注意的事項;后讓學生親自進行實驗,制取氧氣,教師在旁邊指導。另外,學生在自我實踐的同時,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驗的進度,抓住時機向學生提問題,引導他們進行探究學習。
3.注重實驗安全,培養(yǎng)節(jié)約意識
化學實驗課中存在有多種不穩(wěn)定的因素,易發(fā)生危險。再加上選擇的替代物品也有可能存在局限性,如果使用操作不當,可能導致安全問題。所以教師要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下,開展實驗教學。首先需張貼器皿使用規(guī)范,如在做實驗時,不能用手接觸試劑,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試劑的氣味(尤其是氣體),更不能冒險品嘗試劑的味道。實驗室里嚴禁進食、飲水和濫用火種,絕對禁止將實驗器皿當作餐具使用等要求。其次,老師可進行一些實驗改良,進行適當小調整,使其更符合學生操作,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督查作用,多向學生強調安全知識與注意事項,并貼心關注學生實驗過程,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的實驗環(huán)境。最后,教師在開展化學實驗課的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意識,一般應取用最小量試劑,但如果實驗已經明確了試劑的用量,則應當按照用量要求進行操作。
4.課外拓展學習,促成學以致用
為了化學實驗課更加符合新時代的特征,更能吸引學生參與,教師需進行不斷的改革,促使化學實驗課更具魅力。學??山M織學生到附近工廠參觀,觀看污水處理過程等,還可開展學小知識比賽,豐富學生的學習活動。另外,還可實行家教聯(lián)合,布置家庭小化學實驗作業(yè),例如:先讓學生在家自己觀察蠟燭的燃燒過程,這是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很好的一個預習,還有鐵生銹的過程等。通過一個個課外小活動安排,讓學生親自體驗,主動觀察,能更好地拓展他們的思維。
總而言之,生本理念是以學生需求為根本方向的一種教學思路。基于生本理念下,教師對每次實驗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都要進行詳細考慮,結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與實驗操作的可行性與安全性等來進行判別與改進,以此來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
參考文獻:
[1]姜紅流.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化學實驗改進與創(chuàng)新[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4(12).
[2]王冬梅.基于任務的初中化學“生本”實驗教學目標設計[J].文理導航(中旬),2015(3):49.
[3]王博月.如何將翻轉課堂應用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7(6).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