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玉
摘 要:3-6歲幼兒是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應注重語言教學,將幼兒的語言發(fā)展能力放在首位,創(chuàng)新語言教學理念和方法,精心設計教學活動,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學習和發(fā)展語言,為語言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本文就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游戲化活動設計的策略問題,談幾點思考,以期實現(xiàn)提高幼兒園語言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幼兒園 語言教學游戲化 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4-0202-01
《3-6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3-6歲使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幼兒園語言教學對幼兒的語言的發(fā)展以及身心健康意義重大。注重語言教學,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提升幼兒思維力,提高語言學習力,是目前幼兒園語言教學的中心任務。作為幼兒園教師,應理解和把握《指南》精神,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談語言教學新模式,為語言增添游戲環(huán)節(jié),滿足孩子們愛玩的天性,讓孩子們在“玩中學”。那么,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如何融入游戲,讓語言活動游戲化,貼近兒童的童真童趣,激發(fā)孩子們學習語言的興趣和主動性,解放孩子們的思維,讓幼兒積極互動,真正創(chuàng)新語言教學模式,既實現(xiàn)“寓教于樂”,也發(fā)展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提升幼兒園語言教學質量。
1 貼近幼兒,營造愉悅的交流氛圍
提高幼兒園語言教學質量,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作為幼兒教師,首先應了解目前幼兒的需要,根據(jù)幼兒的實際,進行行之有效的活動。
如,幼兒園小班的語言《春媽媽》的教學,如果教師采用教讀、背誦的方式,孩子們對語言的學習興趣不濃,并且,也難以理解這首兒歌。教學這首兒歌時,教師不妨選擇一個風和日麗的天氣,帶著孩子們走出幼兒園,走如大自然,感受陽光的溫暖,觀察路邊的小草和野花,觀察各種顏色的小花……然后,在有草有花的地方和孩子們圍坐在一起,以你們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等問題,引發(fā)孩子們暢所欲言的欲望,并開展比一比誰說得多、說得好的游戲,通過競賽性的游戲,激發(fā)孩子們說的興趣。并且,教師設計猜測性的游戲,如:如果下雨了,雨水跑哪兒去了?如果雨水澆了花兒以后,花兒會怎樣……這個猜測的游戲,滿足幼兒敢想的需要,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
游戲開展時,教師應關注幼兒參與的過程,少進行孰優(yōu)孰劣的評價,否則,打擊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游戲的開展事與愿違。
2 創(chuàng)生活環(huán)境,營造生活化語言氛圍
《指南》指出,幼兒園教學,應創(chuàng)設孩子們熟悉的生活情境,將生活和語言的學習和發(fā)展緊緊結合起來,想法把幼兒置身于生活化的環(huán)境中,為幼兒營建生活化語言氛圍。這需要教師在語言教學時,選擇孩子們熟悉、多彩的生活,融于到語言活動中,并對語言材料用游戲“精包裝”,突出語言材料的趣味性,促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釋放天性,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如教學《水果歌》時,教師應明確水果對于孩子們不陌生,蘋果、香蕉、桃子、西瓜等,都是孩子們的最愛,為此,這個兒歌的教學,改變機械背誦的方法,將這些水果的名稱以及顏色的認識和學習,以游戲促幼兒的積極參與。如教師先用多媒體呈現(xiàn)給孩子們各種各樣的水果,然后,關閉幻燈片,組織幼兒開展“大腦風暴游戲”:(1)讓每一個幼兒說出一種水果名稱,后面說的不能與前面說的重復,如幼兒甲:蘋果;乙:桃子;丙:西瓜;丁:葡萄……這個游戲的融入,培養(yǎng)幼兒的關注力。教師繼續(xù)組織幼兒開展游戲:什么水果紅紅色/綠綠/黃黃/……的?引導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和觀察的記憶而回答:蘋果蘋果紅紅的……教師再將上面有水果的卡片發(fā)個孩子們,繼續(xù)開展游戲:教師問“什么水果黃黃的?”拿有香蕉卡片的幼兒呈現(xiàn)給大家香蕉的卡片,并說出:香蕉香蕉黃黃的。
《水果歌》的教學,活動多樣化,并且都以游戲為載體,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也調動孩子們的參與度,提高語言教學效果。
3 設計創(chuàng)新活動,突出綜合化的活動內容
幼兒園教育,包括“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方面,《指南》指出幼兒園教育教學,應注重幼兒的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因此,語言教學,也應突出綜合化的教學內容,注重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將幼兒教育的實施增趣加味、添磚加瓦。
游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方式,語言教學游戲化的同時,教師在注重綜合能力發(fā)展,也同時應突出語言教學綜合化的內容,讓游戲不再是單一的語言游戲,而是與社會、科學、藝術、健康等融于一體的游戲,圍繞這個根本要求而精心設計游戲,從而落實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目標。
如《水果歌》的教學時,除了上文提到的可以開展的游戲之外,教師從綜合化的角度考慮,還可以設計下面的游戲活動:
(1)在教室里掛一些水果掛件,讓幼兒模仿《水果歌》創(chuàng)編新的“水果歌”;
(2)在語言區(qū)放置一些水果或者水果圖片,引導幼兒為水果編寫《水果歌》;
(3)在活動區(qū),開展“猜一猜”的游戲。
如此的多樣化、開放性的游戲活動的開展,讓幼兒體驗學習和游戲的快樂,也給幼兒全面的游戲化的課堂,為幼兒營建發(fā)展語言、提升能力的平臺。
語言活動的游戲化、綜合化,還可以通過設計“做”為主題的活動游戲,促幼兒“做中學”、“做”中發(fā)展。如《水果歌》的教學時,教師邊畫蘋果,邊讓幼兒猜猜老師想畫的水果是什么,猜對的幼兒,為蘋果涂上紅色……教學兒歌《媽媽辛苦了》時,讓兩個孩子進行角色表演游戲,一個扮演下班回家的媽媽,一個扮演等待媽媽回家的孩子,邊唱歌曲、邊念兒歌,變?yōu)閶寢尠岬首?、倒水、捶背等動作,角色的接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的智力,綜合能力得到發(fā)展。
幼兒園教育教學應以興趣的激發(fā)為前提,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為目標,因此,應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特點,設計游戲為主的活動,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進行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發(fā)展語言,從而打造高效的游戲化語言活動,推動語言教學走向高效。
參考文獻:
[1] 武敏榮.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化的現(xiàn)狀與對策[J].中外交流,2018(29).
[2] 劉兆婷.新視野下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化探究[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