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雪霞
摘 要: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第五冊第七單元有三篇課文:《軍神》《掌聲》《金子》。這三篇課文都充滿一定哲理,通過人物的一件事或一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定的道理。三篇文章共同的特點旨在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世界觀,感悟堅忍不拔的意志,正確地看待自己,善于轉變自己的思路。
關鍵詞:正面描寫;側面描寫;人物形象
寫人記事的文章離不開對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以及環(huán)境等方面的描寫,這就是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為了讓學生能掌握這種寫作方法,我對這三篇課文教學時采用以下幾個步驟:
一、抓好預習,梳理課文
現(xiàn)在提倡的“聊課”,改變了教師“一言堂”。對于中年級的孩子來說,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和他們“聊課”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這就要抓好預習。學生預習好了就掌握了課堂學習的主動權,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對本單元的三篇課文,除了完成以前的預習要求,我又提出讓孩子們把直接寫主要人物的句子畫下來。經(jīng)過預習掃清了基礎知識的障礙,提高了課堂吸收率。我只花了一節(jié)課的時間,就完成了對這三篇課文基礎知識的檢查:第一步提煉關鍵詞;第二步檢查長句子朗讀;第三步理清課文脈絡。
二、精讀《軍神》,學習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軍神》旨在表現(xiàn)劉伯承是一個有超凡能力的杰出軍人,運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來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教學時,在多種形式朗讀的基礎上,穿插交流課前預習時畫出的語句:
師:文中直接描寫劉伯承的語言、行動、神態(tài)的句子有哪些?這些描寫說明了什么?
生1:“我的眼睛被土匪打傷了,請您給治治。”話雖然簡短,但說明劉伯承很鎮(zhèn)定。
師補充介紹劉伯承眼睛受傷的戰(zhàn)斗經(jīng)過。
生2:“眼睛離腦子太近,我擔心使用麻醉藥會損傷腦神經(jīng)?!薄澳堋!闭f明劉伯承為了不損傷腦神經(jīng),要忍受巨大的痛苦。
生3:“年輕人一聲不吭,雙手緊緊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單,汗如雨下?!边@些動作描寫說明劉伯承在手術中的疼痛特別劇烈,一般人是不能承受的,但他卻一聲不吭。
生4:神態(tài):臉色蒼白 勉強一笑。
語言:“我一直在數(shù)你的刀數(shù)。”“72刀?!?/p>
手術后的描寫進一步表現(xiàn)劉伯承的意志超過了一般的軍人。
師:以上直接描寫主要人物劉伯承的外貌、心理、行動和語言的,就是正面描寫,又稱“直接描寫”。通過這些描寫反映出人物的精神品質——無愧于“軍神”的稱號。
師:課文除了寫劉伯承的言行,還描寫了沃克醫(yī)生的哪些言行?這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生交流。
師:沃克醫(yī)生一開始就知道劉伯承沒有說實話,手術之后,就知道他不是一般的軍人。這時候,親切詢問,肯定能知道真名。當沃克醫(yī)生知道傷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討袁將領劉伯承,內心就更加敬佩了。
作者通過對沃克醫(yī)生的言行的描繪來襯托出軍神劉伯承的堅忍不拔的鋼鐵意志,以使其更加鮮明突出,這就是側面描寫。
三、自學交流《掌聲》《金子》,重溫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1.《掌聲》中小英的神態(tài)、語言、行動的描寫是正面描寫;對同學們的兩次掌聲的描寫是側面描寫。
生1:小英不再憂郁,開始和同學們一起交談、游戲,甚至還走進了學校的舞蹈房……
通過對小英神態(tài)、動作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那次演講時同學們的掌聲讓她有了信心。
生2:同學們的兩次掌聲,意義不同,第一次是鼓勵小英;第二次是贊美小英,讓小英有了自尊。
2.《金子》中的彼得·弗雷特的神態(tài)、語言、行動的描寫是正面描寫;別的淘金者的描寫是側面描寫。
生1:彼得·弗雷特不甘心落空,一個人默默地挖掘著,埋頭苦干了幾個月,他失望了。說明他是一個勤勞的人,但他發(fā)財致富的夢想沒有實現(xiàn)。
生2:“但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來種花,人們一定會買些花來裝扮自己的客廳。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用不了幾年我就會成功的……”這些語言的描寫,說明彼得·弗雷特通過種花實現(xiàn)了夢想。
師:別的淘金者沒有找到金子,掃興離去。而彼得·弗雷特堅持了下來。一個人實現(xiàn)夢想,不僅要勤奮,還要善于抓住機遇。
四、鞏固寫法,熟練運用
在學習這一單元的課文之后,《習作7》童話故事《找“餓”》,孩子們通過分析例文中的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不僅理解了例文中的教育意義,而且能通過主要人物熊貓娃娃的言行體會到他的思想變化。本次習作要求就是讓學生用自己喜愛的玩具自編童話故事,注意兩點:一是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或給人一點啟發(fā);二是要有想象力,能虛構出一個故事,比較合乎情理即可。我要求孩子們在編故事的時候注意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摘錄學生習作如:《找“刺激”》……小兔覺得生活平平淡淡的,沒意思,就對小貓和米老鼠說:“我們去冒險,找刺激吧!剛走不遠,就被一座大山擋住了去路,小貓把帶鉤子的繩子扔了上去,它們順著繩子爬上了山頂。幾個小時過去了,它們看到了垂直的崖壁,小兔打開降落傘跳了下去……
學生不僅學會對主要人物的多方面進行刻畫,而且還能通過對次要人物或環(huán)境的描寫來反襯主要人物,對孩子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起到了一石二鳥的作用。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