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蓮蓮
2018年在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的聯(lián)合掛牌督辦和指揮下,山西省公安機關(guān)成功打掉這一盤踞在山西聞喜地區(qū)十多年的“盜墓涉黑”犯罪集團,破獲與該團伙相關(guān)的各類刑事案件三百五十一起,追回涉案文物三千零七十三件,在全國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侯氏“盜墓黑幫”案成為山西“掃黑第一案”。
2018年2月,山西省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侯金發(fā)、侯金海、侯金亮等九名被告人以犯組織、領(lǐng)導(dǎo)、參加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盜掘古墓葬罪等十六項罪名依法進行了公開宣判。他們共同或分別實施犯罪七十四起,違法行為十四起。其中一人被判處死緩,侯金發(fā)、侯金海等四人被判處無期徒刑。3月,景益民、李福學(xué)等四人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
2016年6月,山西聞喜縣公安局偵破一起盜掘古墓葬案,經(jīng)過分析研判、摸排調(diào)查后,警方在一高速路口進行緊急布控,成功抓捕主要犯罪嫌疑人侯金發(fā)。隨著侯金發(fā)的落網(wǎng),一個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的“盜墓涉黑”犯罪集團也漸漸浮出水面。
經(jīng)過調(diào)查警方發(fā)現(xiàn),侯金發(fā)竟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就被列為了重大文物追逃犯。當時山西省在晉南地區(qū)組織開展了一場打擊文物犯罪的“南征”專項斗爭,涉黑文物犯罪集團成員紛紛落網(wǎng),侯金發(fā)卻成了一條漏網(wǎng)之魚。躲過風頭之后,他與其兄弟、公安部A級逃犯、曾涉嫌倒賣河南三門峽市虢國墓珍貴文物的侯金海一起“招兵買馬”,重新干起盜販文物的買賣,進而發(fā)展成為以侯氏四兄弟為首“盜墓涉黑”犯罪集團。
侯氏兄弟豢養(yǎng)許多“盜墓高手”,除了自己“尋墓點穴”,他們還緊盯市場,一旦市場上出了“新貨”,就千方百計打聽到出貨地點,然后暴力“搶占地盤”,安排“盜墓高手”去盜挖。比如,侯氏“盜墓黑幫”搶奪了中條山下酒務(wù)頭村的疑似商代墓群后,就將此地霸占,如“做工程一樣”吃干榨凈。誰來打坑、誰來平洞、誰去清流貨,都是有嚴密分工的“流水線作業(yè)”。
從原來的洛陽大鏟、小鏟盜挖,發(fā)展成現(xiàn)在的火藥炸墓,他們在盜墓手法方面不斷“升級”。“高手”依靠一根探桿帶出來的土樣和手感,就知道底下有沒有墓、墓的具體位置。將墓葬找出后,在墓體一側(cè)探桿扎出的小洞中倒?jié)M火藥,爆炸之后,土向周邊涌去,中間出現(xiàn)直徑約半米的洞?!扒遑洝比藛T下去,圍著墓葬四邊繞一周,清出“貨物”,而墓中間的土不動,防止坍塌?!案呤帧蹦軌蜃龅綄⒛寡ǖ膲w炸開但不傷墓體。清出貨后,他們一般會在接近洞口的地方做個隔擋,上部用土將盜洞回填,這些分布在村莊、田地下面的墓葬被盜后不易被發(fā)現(xiàn)。
侯氏“盜墓黑幫”靠盜墓逐漸坐大,還壟斷了當?shù)氐馁€場、毒品等市場,敲詐勒索、無惡不作。當?shù)厝罕姟罢労钌儭?。老大侯金亮在當?shù)匾跃W(wǎng)絡(luò)賭博為手段進行暴力斂財,致使多人傾家蕩產(chǎn)乃至死亡,涉案資金達兩億兩千多萬。老二侯金發(fā),強行霸占聞喜縣年家溝生茂鐵礦,非法開采近一年,非法獲利一千二百多萬,其間還強迫鐵礦原法人以低廉價格出售,隨后高價轉(zhuǎn)賣他人,暴力斂財七百多萬。老三侯金海,暴力壟斷部分行業(yè),強迫他人借貸。老四侯金江在三位兄長照應(yīng)下,后期代替老大侯金亮來打理賭博生意,并經(jīng)營小額貸款公司。
該“盜墓涉黑”團伙涉案犯罪嫌疑人近五百人,作案時間跨度長達二十多年,盜掘墓葬涉及山西、陜西、山東、安徽多地,為什么卻一直沒有得到打擊和處理?這當然離不開他們背后的“保護傘”。時任聞喜縣公安局副局長的景益民,是老大侯金亮的“哥們兒”,倆人打小就一起做生意,還合伙開發(fā)房地產(chǎn)。他安排該局文物犯罪偵查大隊民警值班巡邏時,有意繞開盜墓地點,為實施盜掘大開“方便之門”。
不僅如此,景益民還 “監(jiān)守自盜”,親自組織盜墓。他網(wǎng)羅了在逃人員、“盜墓專家”李福學(xué)團伙,先后多次盜挖東周時期的上郭古城和邱家莊墓群,將所盜文物販賣。在他的帶領(lǐng)和授意下,聞喜縣公安局原副局長金勇等多名民警及協(xié)警,也直接或間接參與盜掘古墓,淪為盜墓分子的“保護傘”。
該案中警方追繳回來的文物仿若一個“小型博物館”??脊艑W(xué)家李伯謙看過被盜文物后痛心疾首:“有的一個墓的價值就等同于一個國保區(qū)啊!”
不久前,在國家博物館題為《眾志成城 守護文明——全國打擊防范文物犯罪成果展》的展覽中,山西聞喜“6·03”系列盜掘古墓葬案追繳文物展出面積最大,成組的青銅镈、青銅爵、青銅劍等文物,不僅器型保存完好,考古和研究價值也頗高。
盡管打擊和防范文物犯罪工作取得了輝煌戰(zhàn)果,但從近年來全國各地發(fā)生的重大文物犯罪案件來看,文物犯罪手段不斷升級,呈現(xiàn)集團化、暴力化、智能化趨勢,作案愈加隱蔽,監(jiān)管更加棘手,文物安全工作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
【原載《中國電視報》】
湖南常德 王 煒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