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內(nèi)臟一般是指畜禽類的內(nèi)臟,比如肝、腎、腸、心等。不管是熘肝尖、香辣肥腸,還是鹵煮火燒、炒肝,這些菜肴都是以內(nèi)臟為原料制作而成的。它們味道鮮美、口感獨特,并且具有一定的營養(yǎng)價值。
?心?
心是很重要的器官,在營養(yǎng)界地位也很高。心的維生素B1含量拔群,與肝、腎相當?,F(xiàn)代營養(yǎng)學分析證明,心含有大量的鐵、硒、鋅及煙酸等,對加強心肌營養(yǎng),增強心肌收縮力有較好作用。此外,心還富含輔酶Q10,可平衡能量,保護身體免受氧化應激。日??梢远噙x擇豬、牛、羊的心,而常吃的雞心及鴨心的脂肪含量約為豬、牛、羊心的2倍,能量也比豬、牛、羊心高,不推薦多食。
?肝?
與其他內(nèi)臟相比,肝臟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E、鐵、鋅的含量都有明顯優(yōu)勢,其中維生素A含量更是碾壓其他內(nèi)臟。單從維生素A含量來說,羊肝最高,牛肝次之,雞肝隨后,鵝肝及豬肝稍遜色,鴨肝較少。但維生素A攝入太多容易中毒,所以應限量吃。建議每月吃2~3次,每次25克左右。
?舌?
舌一向以美味著稱。其深厚的味道來源于大量的明膠。同時,舌富含熱量和脂肪酸,以及鉀、磷、鎂、鋅、鐵、膽堿和維生素B12等,對正處于疾病恢復期的人群尤為有益。舌中的葉酸可避免胎兒出生缺陷(如脊柱裂和先天性心臟病)發(fā)生。此外,舌還富含維生素B6,能減輕婦女懷孕階段的晨吐。
?胃?
豬、牛、羊的胃,俗稱肚,而常吃的毛肚,指的是牛的胃。雞、鴨、鵝的胃,俗稱胗,雞胗也就是雞的胃。與其他動物內(nèi)臟相比,胃的脂肪及膽固醇含量較低,硒、鋅、鈣及維生素B12含量較高。牛肚的脂肪含量及膽固醇含量最低,如果平時愛吃動物的胃,可以多選擇毛肚。但胃在各種微量營養(yǎng)素方面并無明顯優(yōu)勢,只是因為口感脆爽絲滑又勁道,贏得許多人的青睞。
?腎?
腎,即常說的腰子。與其他內(nèi)臟相比,腎的硒含量有絕對優(yōu)勢,另外維生素B2和鐵含量明顯高于心、肚、腦、腸,維生素B1含量明顯高于胃、腦、腸。從硒含量來看,豬腎最高,吃25克豬腎大概能提供每天硒推薦攝入量的一半。此外,腎也可當作補充蛋白質(zhì)的良好食材。
?腦?
俗語云:“吃腦補腦?!边@種說法并沒有科學依據(jù),因為腦的各種微量營養(yǎng)含量相較其他內(nèi)臟沒有顯著優(yōu)勢。腦與其他內(nèi)臟相比,缺點不少。腦容易殘留重金屬,攝入過多會降低腦功能。而且腦的脂肪含量和膽固醇含量高,尤其是膽固醇,是其他內(nèi)臟的10~20倍。高脂及高膽固醇會增加血脂異常風險,建議老年人不要吃腦。
?腸?
腸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及煙酸等,可補充心肌營養(yǎng)。與其他內(nèi)臟相比,腸在營養(yǎng)方面沒有明顯優(yōu)勢,且許多人愛吃的豬大腸脂肪含量非常高,不推薦經(jīng)常食用。建議用牛腸或羊腸代替豬腸,這兩種腸脂肪含量不高,味道也不錯。
鏈接:如何健康食用動物內(nèi)臟
1.必須熟透?,F(xiàn)在一些飯店流行帶血絲的肝臟,認為吃起來更嫩。這種吃法是很危險的,沒有熟透的內(nèi)臟很可能有毒素殘留,甚至引起中毒。烹調(diào)方式上,長時間高溫燜煮比爆炒安全。
2.徹底清洗。動物內(nèi)臟一定要反復、徹底清洗干凈,以防毒素殘留。
3.適當浸泡。長時間浸泡可以幫助去除毒素,對于一些可以切成片的內(nèi)臟,切片后再浸泡更好。
4.注意分量。動物內(nèi)臟的營養(yǎng)價值較高,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如升高膽固醇,因此食用要適量。對于正常人及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青少年來說,每周可食用1~2次,每次不超過2兩,差不多一個雞蛋大小那么多的量。對于中老年人,每周食用不超過1次,每次不超過2兩。
(本刊綜合)
責編/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