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春玲
童話作為一種小學生喜愛的文學形式,很多童話故事都充滿趣味,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經常能夠將自己代入其中去體會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童話故事對小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相較于單純地說教形式,將內涵蘊藏在童話故事中會更有意義。那么小學語文中的童話閱讀,我們應該講究哪些策略呢?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
一、品讀復述,感受童話的語言之美
童話所建構的幻想世界、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都與語言的巧妙運用密不可分。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認知水平,通過聽說、解讀、朗讀、復述等方式,帶領學生走進童話世界,讓學生在讀懂童話故事、明晰故事寓意的同時感受童話語言的韻律美,體會童話語言的藝術美,并在這些富含韻律和寓意哲理的語言藝術中,循序漸進地學習和增長語言知識,發(fā)展語言表達,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二、啟迪探索,領悟童話的哲理之美
童話故事簡短精煉卻蘊含著充滿人生哲理的深刻寓意,承載著育人的責任和力量。教師在進行童話教學時,需要以兒童的視角,帶領學生通過對故事情節(jié)的分析、對童話中人物言語對話與行為描述的分析等,把握童話的主旨和精義,挖掘和揭示童話的寓意,理解童話所表達的為人處世的道理,給學生以啟迪,幫助學生明白事理,讓學生在啟迪與探索中領悟童話的哲理之美,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
三、辨析引導,感受童話的想象之美
童話往往是基于現(xiàn)實生活又超越現(xiàn)實生活,用擬人、比喻和幻想等創(chuàng)造出一個奇異的、虛擬的故事環(huán)境,刻畫出具有鮮明性格的人物形象,構建出奇幻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是一個想象的世界。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童話故事時,可以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提問激趣、角色扮演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閱讀興趣,引發(fā)學生的大膽想象,感受童話的想象之美,并基于想象去思考現(xiàn)象、辨析真?zhèn)魏吞剿髡嫦?,在理解故事寓意的同時,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培養(yǎng)積極的、健康的情感。童話故事都充滿了想象性,我們可以將學生帶入角色的幻想之中,或者想象故事結束后,還可能會發(fā)生什么?還可以想象故事如果沒有這么發(fā)生,還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呢?這些都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去進行想象。在《白雪公主》中,我就讓每個小朋友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公主,王子,王后,小矮人等角色,通過角色的扮演,他們能夠更好地了解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語言。在故事表演結束后,我繼續(xù)追問:王后知道了白雪公主還活著,并且嫁給了鄰國王子,你覺得還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充分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
童話故事有其獨特的特點,教師需要認真分析,準確把握童話文體的特點,充分挖掘其文本內涵和所具有的教育價值,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和認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和積極、健康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