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泉
“一個電話、一條微信,就可以實現(xiàn)與家長的聯(lián)系,老師還需要上門家訪嗎?”在長沙縣百熙實驗學校初中部,記者開門見山問校長余勝國。
余勝國的回答也直截了當。他說,目前,傳統(tǒng)家訪幾乎被微信、QQ、家校軟件等“隔空對話”式電子家訪所替代。微信、QQ、電話家訪雖然更方便快捷,但由于缺乏雙向情感交流,教師無法近距離捕捉家長與學生的真實情緒,容易浮于表面。虛擬空間沒有溫度的家校溝通,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基于此,我們探索新時代家訪模式,辦有溫度的教育?!庇鄤賴硎?。
暮色四合,長沙縣星沙大街小巷人影憧憧。在這些忙碌的身影中,有許多面帶微笑的人,他們中不少是長沙縣百熙實驗學校初中部的老師。
褪去一天三尺講臺的辛勞,老師們不是忙于在微信上布置家庭作業(yè),也不是通過電話向家長“告狀”,而是走家串戶,去到學生家中,在燈火闌珊處和家長、孩子們促膝談心。而這,成了星沙一道最美的風景。
“百熙實驗學校初中部2016年才創(chuàng)辦,按說千頭萬緒,百業(yè)待興。請問校長,為何把家訪放在學校工作如此重要的位置?”記者不禁好奇。
“這是我們不得不去抓的一件大事?!庇鄤賴馄鹗种?,向記者一一道出其中的緣由。
百熙實驗學校初中部建在星沙的龍?zhí)涟仓脜^(qū),學生來源多元化,層次也多樣化。學校除了有本縣學生,還有不少來自縣外的學生,其中有職工家庭子女,也有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由于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成長經(jīng)歷,加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也不同,部分孩子出現(xiàn)自制力差,放學時間無人管教,沉迷于手機、游戲、小說等問題?!艾F(xiàn)實很嚴峻,不走家入戶,教師難以獲悉學生及其家庭的全貌,無法增強家校合力,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都將受到很大的制約?!?/p>
另外一個現(xiàn)實是,學校超過80%的老師是從應屆大學畢業(yè)生中招聘而來。這群年輕的老師有激情,有理想,但缺乏真實教育生活的淬煉。“家訪是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百試不爽的‘傳家寶,年輕教師要成長,必須經(jīng)過這一關的歷練?!庇鄤賴鴱娬{。
“上門家訪還與百熙實驗學校的辦學理念高度吻合?!庇鄤賴硎荆瑢W校的辦學愿景是“辦一所老百姓心中的好學?!?,宗旨是“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辦有溫度的教育”,而上門家訪,能夠促進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形成合力,契合立德樹人的本質。
同時,記者了解到,全員家訪也是長沙縣教育局正在大力倡導的??h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陳衛(wèi)球告訴記者,他當過6年老師,6年都當班主任,切身體會到家訪是教師立德樹人的關鍵點,價值無可估量,對學校工作同樣有綱舉目張之功效?!扒安痪?,我參加首屆學生畢業(yè)26年的聚會,我和學生們講起當年家訪時的細節(jié),學生家里的布局、父母的職業(yè)和樣子,如數(shù)家珍。學生們非常感慨,認為家訪就像一顆種子,至今還種植在他們的心田,影響著他們的人生?!?/p>
倡導家訪和辦有溫度的教育,陳衛(wèi)球有一個“觸發(fā)點”,那是任長沙縣教育局局長不久的一個周末,他帶著自己的孩子到了金井鎮(zhèn)最遠的橫山小學,走訪了3個貧困家庭。他發(fā)現(xiàn),所謂“差生”,背后都是有原因的,走近他們,關愛他們,就能影響他們,改變他們?!耙虼?,我提出了一個名詞:無理由家訪,倡導全縣教師對學生進行普訪。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才能實現(xiàn)一個心靈喚醒另一個心靈?!彼柡钋榈卣f。
多重背景下,百熙實驗學校初中部開始了教師全員上門家訪常態(tài)化、制度化的探索實踐。
“上門家訪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先要搞好頂層設計?!备毙iL宋清泉向記者介紹,為了使這項工作落到實處,學校成立了家訪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余勝國任組長。同時量化了指標:一學期內班主任至少家訪班級學生40%以上,一學年內必須普訪班級學生 85%以上;起始年級在新生入學后班主任要全面家訪,第一學期達班級人數(shù)的50%以上;任課教師應結合學科教學配合班主任選擇部分學生家訪,每學期至少家訪8人次以上。專門制定了幾條家訪“紅線”:不能增加家長的負擔,不能接受家長的禮品,不能接受家長的宴請,不能讓家長車接車送,不能做“告狀式”的家訪等。
學校德育主任李行貴也向記者介紹起家訪的“流程”:“每次家訪,我們要求教師確定家訪的目的,要解決的問題,對家訪的學生要有充分的了解;家訪前要電話預約,告知家長家訪時間,家訪過程中,學生、家長都應該在場,一切要從實際出發(fā),切忌片面孤立地看問題,個別問題的交流要求學生回避。家訪后,教師應及時如實做好記載,以寫教育故事或教育案例的形式向德育處上交至少一篇家訪手記。學校把這些作為重要依據(jù),納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中,家訪未達到規(guī)定要求,優(yōu)秀班主任評比一票否決?!?/p>
百熙實驗學校初中部的家訪是真正的全員家訪,校級領導、部門主任、年級組長、班主任以及任課教師“一個也不能少”。更值得一提的是,連后勤老師都走上了家訪之路。他們在對全校學生進行就餐問卷調查的基礎上,走進學生家中,反饋學校食堂后勤工作的情況,征求家長的意見和建議,為食堂菜譜安排提供參考依據(jù)。
走進百熙實驗學校初中部,正前方的石碑上刻著顧明遠先生的四句箴言: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教書育人在細微處,學生成長在活動中。
是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家訪的出發(fā)點,也是辦有溫度的教育的落腳點。我們說的新時代家訪,其實就是回歸教育本真,回歸愛的教育?!庇鄤賴f。
深秋的黃昏非常短暫,汪佩老師和宋清泉找到小露家時,天已經(jīng)悄悄黑了起來。小露偏科嚴重,尤其是數(shù)學,落下了一大截。她看到老師來了,有點羞澀,甚至有點緊張不安。汪佩看在眼里,知道孩子心底的不踏實,便輕輕拍了拍小露的背。與家長交流,才知她平時做數(shù)學作業(yè)總用手機找答案,拿著手機不肯放手。汪佩因勢利導:“小露,今天老師想做一個見證人,你把手機交給媽媽,放假了再用好嗎?”然后拉著小露的手一起寫“協(xié)議”,小露感覺到了老師的良苦用心,主動把手機交給了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