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美俊, 余焱, 王琦, 尚躍, 丁登峰
深圳市人民醫(yī)院、暨南大學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麻醉科(廣東深圳 518020)
困難氣道是造成氣管插管失敗的主要原因,據(jù)報道,30%的麻醉死亡病例與困難氣道有關[1]。Glidescope視頻喉鏡(Glidescope video laryngoscope,GVL)是一種帶60°成角鏡片的間接視頻喉鏡,與普通Macintosh喉鏡相比,它可以減少氣管插管失敗的次數(shù),改善聲門暴露程度,并減少咽喉部組織損傷,已被廣泛用于困難氣道的氣管插管[2],但使用GVL插管時,有時因角度問題,可能出現(xiàn)聲門暴露清晰但氣管導管難以置入聲門的情況,導致插管失敗[3]。因此,如何優(yōu)化GVL的使用是研究困難氣道的一個方向[4],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GVL的臨床應用和設備的改進方面,但與其他插管方式聯(lián)合的研究少見。本研究擬觀察明視插管軟鏡(video intubation scope,VIS)聯(lián)合GVL用于困難氣道患者氣管插管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間預期困難氣道的擇期手術患者60例,ASAⅠ~Ⅱ級,符合一個或多個預期困難氣道的標準[5]:(1)Mallampti分級Ⅲ~Ⅳ級;(2)張口度<3 cm;(3)甲頦間距<6 cm;(4)頭頸活動受限;(5)上門齒明顯前突;(6)頸短粗。排除口咽部有腫物、高血壓、孕婦、年齡<18歲或>65歲的患者,隨機分為GVL組(G組)和VIS聯(lián)合GVL組(V組),每組30例。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知情同意。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身高、體重、體質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ASA分級、Mallampti分級、張口度、甲頦間距、頭頸活動受限、上門齒明顯前突和頸短粗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指標G組(n=30)V組(n=30)2/t/Z值P值性別(例)0.7390.390 男2320 女710年齡(歲)48.0±11.651.5±11.2-1.175 0.245身高(cm)165.2±8.1165.0±7.00.1020.919體重(kg)69.5±7.567.2±6.41.2630.212BMI(kg/m2)25.5±2.424.7±2.11.3490.183ASA分級(例)0.5770.448 Ⅰ級2725 Ⅱ級35Mallampti分級(例)-0.5420.588 Ⅰ級54 Ⅱ級98 Ⅲ級1112 Ⅳ級56張口度(cm)3.3±0.53.4±0.4-0.721 0.474甲頦間距(cm)6.0±0.76.1±0.5-0.8590.394頭頸活動受限[例(%)]1(3.3)0(0.0)1.0170.313上門齒明顯前突[例(%)]2(6.7)3(10.0)0.2180.640頸短粗[例(%)] 6(20.0)8(26.7)0.3730.542
1.2 方法 患者入室后接多功能監(jiān)護儀,連續(xù)監(jiān)測ECG、血壓(BP)、心率(HR)和血氧飽和度(SpO2)。誘導前5 min面罩吸氧(氧流量5 L/min),靜脈依次注射芬太尼3 μg/kg、順式阿曲庫銨0.2 mg/kg、丙泊酚2 mg/kg麻醉誘導,患者意識消失后面罩輔助通氣,3 min后進行氣管插管,男性和女性患者氣管導管內徑分別為7.5 mm和7.0 mm。插管前,使用石蠟油對氣管導管下段進行潤滑。插管時,患者去枕平臥,G組使用GVL顯露會厭和聲門,插入氣管導管。V組將氣管導管套于下段潤滑的VIS外,使用GVL顯露會厭和聲門,在GVL視野上確認VIS進入聲門附近,然后利用VIS的視野尋找聲門并將VIS置入氣管,最后將氣管導管沿VIS送入氣管,所有操作均由相同的兩名麻醉醫(yī)生合作完成。G組一次插管不成功者改用V組插管方法,V組插管失敗者,改用喉罩輔助通氣,所有患者插管期間備好環(huán)甲膜穿刺套件和氣管切開器械。插管期間SpO2低于90%視為低氧血癥,停止插管操作,面罩加壓輔助通氣。
1.3 觀察指標 (1)記錄麻醉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5 min(T2)的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HR;(2)記錄喉鏡顯露Cormack-Lehane(C-L)分級情況[6](Ⅰ級可見聲門的大部分,Ⅱ級僅見聲門的后聯(lián)合,Ⅲ級僅見會厭,看不見聲門,Ⅳ級看不見聲門和會厭)、插管時間(開始插管至插管成功)和一次插管成功率;(3)記錄按壓喉外部、咽喉部出血、低氧血癥的發(fā)生率。
2.1 插管期間MAP和HR比較 兩組T1時點MAP和HR高于T0和T2時點(P<0.05),T0~T2時點兩組MAP和HR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插管期間操作情況比較 V組一次插管成功高于G組,按壓喉外部的發(fā)生率低于G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C-L分級、插管時間、咽喉部出血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插管期間均未出現(xiàn)低氧血癥。見表3。
指標項目T0T1T2F值P值MAP(mmHg)G組86.3±6.2?98.5±6.985.7±6.3?36.7340.000V組85.4±8.4?100.6±6.184.8±7.4?44.1750.000t值0.488-1.2440.506P值0.6280.2180.615HR(次/min)G組72.7±7.2?91.9±6.972.8±7.3?71.2940.000V組73.5±9.4?93.1±9.571.4±6.4?58.6890.000t值-0.385-0.5920.786P值0.7020.5560.435
*與同組T1比較P<0.05
表3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例(%)
氣管插管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和通氣最有效的方法,而困難氣道的患者氣管插管難度增大,插管時間延長甚至插管失敗,導致患者缺氧,插管失敗后反復多次氣管插管又使口咽部組織和聲門水腫,增加面罩通氣難度,進一步加重缺氧,嚴重者可致患者死亡或永久性腦損傷[7]。因此,對需要氣管插管的困難氣道患者,如何提高插管成功率,減少組織損傷,是臨床麻醉醫(yī)生急需解決的難題。
一直以來,Macintosh喉鏡直視下氣管插管是氣管插管的主要方法,但Macintosh喉鏡鏡片較厚,角度小,且需直視下尋找聲門,對MallamptiⅢ~Ⅳ級、張口度小、頭頸活動受限等具有困難氣道危險因素的患者,Macintosh喉鏡直視下氣管插管操作難度大且失敗率高[8]。隨著科技的進步,可視化技術在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GVL就是一種新型的視頻喉鏡。與Macintosh喉鏡不同,GVL鏡片前端安裝攝像頭,不用直視下尋找聲門,同時其鏡片彎曲角度大,更易顯露喉部結構[9],初學者在面臨困難氣道時,使用GVL插管成功率更高[10]。本研究入選的患者具有至少一項困難氣道的危險因素,但所有患者使用GVL顯露聲門,C-L分級均在Ⅰ或Ⅱ級,提示GVL可充分顯露困難氣道患者的聲門,研究顯示,視頻喉鏡可使99%的患者聲門顯露達到Ⅰ~Ⅱ級[11]。雖然GVL可有效顯露聲門,提高氣管插管成功率,但其鏡片角度大,氣管插管時需管芯輔助,而GVL顯露聲門后,氣管導管不能像Macintosh喉鏡一樣直視下置入口咽,需盲探置入,因此可能出現(xiàn)軟腭穿孔、咽部軟組織和扁桃體損傷等管芯所致的并發(fā)癥[12-13]。此外,聲門顯露良好并不能保證氣道插管的成功,氣管導管的彎曲度與喉鏡鏡片角度之間不匹配,可能出現(xiàn)“看得見,插不進”的情況,雖然使用一定硬度的管芯彎曲成合適角度可幫助完成氣管插管,但管芯角度較大時,仍會出現(xiàn)導管推送受阻的情況[14]。
VIS是一種便攜式電子軟鏡,結構和使用方法與纖維支氣管鏡相似,其操作端連接獨立的液晶顯示器,操作者和助手可同時看到插管視野,與纖維支氣管鏡相比,VIS可縮短插管時間,提高插管成功率[15]。研究發(fā)現(xiàn),與Macintosh直接喉鏡相比,VIS用于頸椎制動患者可更好地顯露聲門,提高插管成功率,且對血流動力學影響小[16]。本研究氣管插管時,兩組MAP和HR在插管即刻明顯升高,但兩組間比較無明顯差別,提示VIS聯(lián)合GVL用于困難氣道的氣管插管,與GVL一樣,僅在插管時對MAP和HR產(chǎn)生影響,不會減輕插管期間的血流動力學波動。此外,本研究兩組插管時間也無明顯差別,這可能與研究對象的選擇和插管方式的不同有關。本研究插管前所有患者均吸氧去氮5 min,無通氣期安全時限明顯延長,短時間的缺氧并不會引起低氧血癥[17],因而插管時間的縮短并不具有實際臨床意義,臨床麻醉醫(yī)生更關注一次插管成功率,因為反復多次的插管可能增加插管難度,甚至出現(xiàn)面罩通氣困難,增加低氧血癥的發(fā)生風險。本研究顯示,G組有5例患者出現(xiàn)導管置入困難,改用VIS聯(lián)合GVL后順利完成氣管插管,所有患者均未出現(xiàn)低氧血癥。VIS聯(lián)合GVL的方法用于困難氣道患者氣管插管,VIS可以迅速找到并進入聲門,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插管成功,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GVL組,而且插管時GVL按壓喉外部的發(fā)生率高于VIS聯(lián)合GVL組,提示VIS聯(lián)合GVL可有效彌補單獨使用GVL時氣管導管難以置入聲門的缺點,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究其原因,是因為在插管過程中,VIS可起到引導探條的作用,研究顯示,使用GVL氣管插管,輔助引導探條比普通的管芯更能有效地引導氣管導管進入氣管[3]??梢暬夹g使VIS可以避開口咽部組織的遮擋,順利到達聲門,理論上減少盲探所致的損傷,但本研究結果顯示,VIS聯(lián)合GVL咽喉部出血發(fā)生率雖低于GVL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一方面可能與樣本量過少有關,另一方面,負責插管操作的麻醉醫(yī)生工作多年,也降低了GVL插管所致的咽喉部損傷,因此VIS聯(lián)合GVL是否能減少咽喉部的損傷,尚需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VIS聯(lián)合GVL用于困難氣道患者經(jīng)口氣管插管,可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不增加插管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