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總結(jié)了在我院急性心梗患者(AMI)應用改良便攜式疼痛評分尺的臨床體會。主要內(nèi)容包括對患者進行疼痛評估及分級,認為通過改良便攜式疼痛評分尺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臨床護士對急性心?;颊叩奶弁搭A警意識和評估準確性,還保證了疼痛評估的及時性,減少了護理動線,減輕了護士工作負擔,提升了患者的滿意度。
關鍵詞:改良便攜式疼痛評分尺;急性心梗;評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疼痛癥狀,其疼痛程度與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梗死范圍愈大疼痛就愈劇烈,病情就愈嚴重?因此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進行及時?準確的疼痛評估,并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緩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減小對患者情緒?心肌耗氧?預后的影響?本文旨在介紹改良便攜式疼痛評分表的內(nèi)容及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護理中的應用?
1 疼痛的概念
疼痛是人體受到各種損害性刺激時的感覺反應, 常常表現(xiàn)為通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較低部位的防御和逃避性的反射活動, 可使人產(chǎn)生不愉快, 同時伴有情緒反應?一些醫(yī)療機構(gòu)正將疼痛作為第五生命體征來觀察?疼痛的基本特性是主觀性,病人的主訴是疼痛評估的金標準?當病人具有交流能力(包括言語和非言語交流能力)時,醫(yī)務人員應將病人的主觀感受和主訴作為最重要的疼痛評估資料,使用自我報告型疼痛評估工具?對于喪失交流能力(包括言語和非言語交流能力)的病人應使用行為疼痛評估工具?
2 常用疼痛評估工具
2.1 自我報告型工具
2.1.1 視覺評估量表(VAS)為一條長10cm的線,患者在線上標記出最能代表其疼痛強度的點,該點即為疼痛強度評分值?是最能準確有效評估患者疼痛強度的工具?
2.1.2 數(shù)字評定量表(NRS)是指患者用0-10來描述自己的疼痛強度,數(shù)值越大表示越痛?
2.1.3面部表情疼痛評估(FPS) 使用從快樂到悲傷及哭泣的6個面容,讓患者選擇一張最能表達其疼痛程度的臉譜?
2.2 行為疼痛評估工具
2.2.1 行為疼痛量表(BPS) 從表情?上肢運動以及發(fā)聲這3個維度進行評估?總分≤3分時表明患者目前沒有疼痛?除此以外,分數(shù)越高,疼痛程度越強,該量表適用于非插管而又不能主訴疼痛的患者?
2.2.2 重癥監(jiān)護疼痛觀察工具(CPOT)從表情?身體運動?姿勢?呼吸機依從性4個方面來評估患者疼痛?4個維度總分為0時表示無痛,8分表示最痛,分值越大,痛感越強?
2.2.3 高級癡呆疼痛評估(PAINAD) 從行為維度(表情?姿勢?發(fā)聲)和生理維度(呼吸)2個維度來評估疼痛?總分0-8分,分值越大,表明患者痛感越強?
3 改良疼痛評分尺
我院從2014年在麻醉科的帶領下成立疼痛護理小組,鑒于急性心梗患者大部分具有交流能力(包括言語和非言語交流能力)的,同時該類患者病情變化的急危重情況,及時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對于知曉病變程度?準確干預處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疼痛護理小組最初制作了標有1-10的簡易便攜式疼痛自評尺?隨著對疼痛評估的不斷深入研究和理解,近期制作出改良便攜式疼痛評分尺,如下:
該疼痛評分尺在數(shù)字評定量表(NRS)的基礎上結(jié)合面部表情疼痛評估(FPS),使評估更直觀,同時增加的對0-10分每分的具體解釋,加強了疼痛評估的準確性?另外,該評分尺增加了疼痛分級,方便護理人員及時了解患者的疼痛分級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縮短了疼痛出現(xiàn)后的護理反應時間,加強了疼痛處理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4 改良便攜式疼痛評分尺的臨床應用
4.1 疼痛護理管理 對所有新入院病人進行疼痛初次評估和篩查,評估在病人入院4小時內(nèi)完成。記錄在《住院病人首次護理評估單》疼痛評估欄內(nèi)。無疼痛主訴者,不做進一步疼痛評估記錄:病情變化出現(xiàn)疼痛時,待疼痛評分結(jié)果記錄在護理記錄單中。鎮(zhèn)痛處理記錄要求:口服/直腸給藥后1小時再次評估;非消化道途徑給予藥物后15min再次評估;未經(jīng)藥物治療1小時后再次評估當患者正常入睡時,不需要進行疼痛評估使用傎痛泵由鎮(zhèn)痛小組負責評估;責任護士應利用多種形式對病人及家屬進行疼痛相關知識宣教,提高處理疼痛的意識和知識。護士長定期和組織護士學習疼痛管理的相關知識,提高對疼痛管理的能力。將疼痛管理納入臨床護理質(zhì)量及文件書寫質(zhì)量考核中,定期進行檢查、分析和落實改進。按照改良便攜式疼痛評分尺評估的疼痛分級處理方法如下圖:
4.2改良便攜式疼痛評分尺的應用體會
4.1及時快速幫助護士識別潛在風險患者改良疼痛評分尺的應用提高了護士疼痛評估的及時性和準確性,護士即開始疼痛評分,并反復動態(tài)地進行評估,以了解疼痛的進展過程,及時報告醫(yī)生進行評價,調(diào)整治療?疼痛分值達到不同級別,即啟動相應級別的醫(yī)療干預措施?大大減少了臨床中患者不良意外事件的發(fā)生?
4.2有效指導低年資護士的臨床工作 對于專業(yè)知識缺乏和經(jīng)驗不足的年輕護士,隨身攜帶的準確的數(shù)據(jù)量表能幫助他們及時發(fā)現(xiàn)危重患者,提高疼痛觀察頻次;疼痛分級方法和處理措施能及時提醒和指導他們:當為輕度疼痛時,護士會主動加強巡視,按需呼叫醫(yī)生;當為中度疼痛時,會觸發(fā)護士提高監(jiān)護頻率,主動呼叫上級醫(yī)生;當為重度疼痛時,護士根據(jù)病情做好相應的搶救準備。
5 小結(jié)
醫(yī)療研究工作是在不斷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的。改良便攜式疼痛評分尺在武漢亞洲心臟病醫(yī)院急性心梗患者中的實踐,從患者入院之初開始每日普評,出現(xiàn)疼痛變化時及時動態(tài)評估,其應用不僅提高了臨床護士對急性心?;颊叩奶弁搭A警意識和評估準確性,還保證了疼痛評估的及時性,減少了護理動線,減輕了護士工作負擔,提升了患者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曹磊. 急性心肌梗死恢復期的中西醫(yī)結(jié)合護理體會[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3,24( 4) : 961-962.
[2]陳佳佳,童鶯歌,黎曉艷,成燕,陳易.中文版行為疼痛評估工具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7,31(32):4043-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