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馨話語老師:
您好。
最近,我寫出來的文章總感覺有點問題。我想把人物寫得豐滿一點兒,但是不知道該從哪里著手寫,總顯得很“蒼白”。
難道寫人物的時候,不應該用大量的語言描寫來展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嗎?
您的學生:安然
安然同學,你好。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其實很多同學在寫作文時,都會犯同樣的毛病——刻畫人物,總是用“嘴”,這樣就導致了作文中的人物形象片面化,不夠豐滿。你想想:一個人心里高興,往往就喜上眉梢;內心得意,就眉飛色舞;心里擔憂,往往滿臉愁容;內心痛苦,就雙眉緊皺……這就是神態(tài)描寫。神態(tài)描寫可是能讓人物形象“豐滿”起來的絕招兒之一。下面,我會具體說一下使用神態(tài)描寫時的注意事項。
要注意人物神態(tài)的細微變化
要寫好人物的神態(tài),就要仔細觀察人物神態(tài)的細微變化。
比如“笑”,“微笑”是反映發(fā)自內心的喜悅;“壞笑”是表示心懷鬼胎,不懷好意;“爽朗地大笑”既表現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現笑得痛快??梢娭挥杏^察清楚各種神態(tài)的特點,才能在描寫神態(tài)中反映不同的意義。
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在同一場合的神態(tài)往往是不一樣的。
年齡相近,性別相同的人,由于思想性格不同,對待同一件事,他們的神態(tài)也常常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個人,碰到不同的情況時,他的神態(tài)也會不一樣。
我們平時要重視對人物神態(tài)的細致觀察,同時還可以從課文中學習一些描寫人物神態(tài)的詞語和方法。
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描寫人物的神態(tài),還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離開刻畫人物、表現主題的需要,只為寫神態(tài)而寫神態(tài)。
救助車夫是《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所回憶的第3件事,在文中作者寫到“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變得那么嚴肅?!薄白詈笊钌畹貒@了一口氣?!蓖ㄟ^這些神態(tài)描寫,我們看到了魯迅先生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與幫助、對黑暗社會的憎恨之情。
要同行動和語言描寫相結合
神態(tài)描寫要結合在人物行為或語言敘述中,加強文章的表現力。
神態(tài)描寫可以采用概括描寫的方法,寫出人物神態(tài)與眾不同的地方,這樣讀者看了以后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通過比較,寫出人物的神情、態(tài)度中與眾不同的地方,這樣可以充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
描寫神態(tài),還可以采用逐步深入描寫的方法,寫出人物神態(tài)、表情的發(fā)展變化。采用這種描寫方法,既要注意前后聯(lián)系,又要前后有變化。這樣,文章才能前后連貫。但是這種變化要自然、恰當,不能使讀者看了有不協(xié)調的感覺;有時要對變化的原因作必要的說明。
示例:
大路旁有個小草棚,人們都擠在下邊避雨。大伙說著笑著,談論著這場雨。雨正下得緊,從大路上跑來一個姑娘,十八九歲,高高的身材,衣服被淋濕了,貼在身上,不時滴著水珠。一雙很俊的眼睛,露出純潔堅定的表情。她沒有擰衣服上的雨水,也沒有跺腳上的泥,只用手輕輕掠了一下額前的幾縷淋濕了的頭發(fā)。她在草棚最邊上找了一塊剛能避雨的地方,不聲不響地站在那里。
短文先寫人們擠在草棚下避雨的表情、動作,人們談著、笑著。接著寫姑娘避雨時的不同神情,她既不擰衣服上的雨水,又不跺腳上的泥,還站在草棚的最邊上。這些對比突出姑娘是位年輕的有心計的人,為下文作鋪墊。
想要把人物寫“活”,光靠神態(tài)描寫是不夠的,多種描寫相結合,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