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彪娪啊渡胶庸嗜恕肥怯芍袊诹鷮а葙Z樟柯執(zhí)導的充滿人文情懷和現(xiàn)實主義的家庭劇情片。講述了從1999年到2025年,以沈濤為主線講述她周遭的故事。
關鍵詞:賈樟柯;第六代導演;電影;山河故人;時代
《山河故人》的敘事結構是按照順序結構進行的,1999年、2014年和2025年。這三個時間點分別敘述了那個時代里主人公沈濤、晉生和梁子等人的故事。通過電影畫幅改變來表現(xiàn)時間的變化,在1999年是4:3的畫幅,2014年以后就是16:9的畫幅。這兩次畫幅變換并沒有帶給觀眾很大的不適應,反而給觀眾一種很舒適的感覺。因為那時候的電影本就是4:3的畫幅,還原畫幅更能貼近真實,并富有很強年代感。
一、畫面造型語言的特色
《山河故人》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畫面造型語言,和很多賈樟柯導演的電影一樣,影片的主要語言是山西地方的方言,方言的運用突出影片的魅力,創(chuàng)造導演的藝術風格。同時,方言也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方言的最本質(zhì)的作用就是豐富人物的性格。試想一下,在影片中,如果每一個人都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而不是山西汾陽的方言,那么影片當中的人物還會有這么強的塑造力嗎?這個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當然畫面語言還包括了影片的用光、構圖和色彩這三大方面。在用光方面,影片開頭處過新年放煙花的晚上,整個畫面充滿著灰蒙蒙的冷光,這種光的運用與往常新年的氣氛并不相同。在1999年的這個時間點以前的畫面,色調(diào)也是冷色調(diào),而這種冷并不是懸疑片那一種恐怖的冷,而是一種明亮的冷,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預示著新世紀、新開始。在構圖方面,沈濤、晉生和梁子三人是三角關系,在去黃河邊上放煙花的時候,一個全景將三人的三角關系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一個三角形構圖——晉生和沈濤是三角形里面的兩個底角,而梁子就是突出來的那一個角,預示著梁子是他們?nèi)顷P系中多出來的一員。一個是“高端人士”煤老板,另一個是底層工人梁子,最后沈濤和世俗的人們一樣選擇了前者,這就是現(xiàn)實。在色彩方面,影片開頭沈濤看到的舞獅子的紅,那是代表喜慶的紅色,邁向新世紀的喜悅。以及晉生車子的顏色都是紅色的,他在影片中說:“咱也要走近新時代了嘛!”,新時代、新開始是一個喜慶的節(jié)日。此外,在河邊放煙花的時候,全片是一種灰蒙蒙的感覺,只有沈濤紅色的外套特別亮眼,這也是代表了一種希望。從頭到尾,沈濤紅色的外套經(jīng)常出現(xiàn),即使是最后和老公離婚,兒子遠在他鄉(xiāng),她一個人帶著一只狗也可以活得很自在。
二、聲畫關系與情感主線
《山河故人》另一個過人之處是鏡頭的運用和聲畫關系。鏡頭中人物對話大多運用了固定長鏡頭。梁子與沈濤分離、梁子得病后向好友韓三明借錢等等。這一系列的人物對話的長鏡頭保持了人物時間和空間的連續(xù)性和完整性,給觀眾一種真實可信的效果,同時也更好地讓觀眾看到人物在對話時的神情,刻畫當時人物的心理。梁子與沈濤分別,這一個長鏡頭很好地表達出梁子在賭氣,他把鑰匙拋掉,也表現(xiàn)了他與沈濤再也不見的決心。當韓三明提起兩個故友時,他若有所思的頭總會抬起來給對方一些回應,但是很快又低下頭陷入沉思,韓三明比不過張晉生,他也不再關心張晉生。對于沈濤他也不好意思去見她去求她,畢竟當年自己是那么決絕。這一些長鏡頭,導演給我們傳達出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變化,與那點滴細節(jié)背后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一首90年代葉倩文唱的《珍重》串聯(lián)起整部影片,這一首歌在影片中共出現(xiàn)了四次。第一次是客人試碟,這一次出現(xiàn)僅僅引出了下文。第二次出現(xiàn)是張晉生要求沈濤不再搭理梁子時,沈濤獨自一人走在街上思考,畫面切到熱鬧的大街,沈濤站在城樓上的背影和這一首歌呈現(xiàn)出聲畫合一,這一首《珍重》在這里是送給梁子和沈濤的,她知道無論選擇哪方,對方都會離自己遠去。第三次出現(xiàn)是沈濤和到樂在火車站的場景,這一個火車站是姥爺去世的火車站,沈濤和到樂在火車站閉著眼睛時響起了《珍重》,這是他們對姥爺?shù)囊环N悼念和祝福。最后一次,是沈濤和到樂在火車上聽的歌,這是最后一次母子相見了,到樂要出國了,可能再也見不到了?!墩渲亍愤@一首歌每一次出現(xiàn),都有它的含義,三十年過去,物是人非?!渡胶庸嗜恕啡荚趯戨x合的故事,沈濤他們一家以及沈濤和身邊朋友的離合。每一次離合是那么的痛苦,“可能痛過才知道是愛吧”這一聲珍重,這一首《珍重》包含了多少痛,只有他們才知道。
“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山河故人》有底層人士、有高收入階層更有海外華僑。這一些人的分離,無疑是以小見大,以點帶面。這一些展示在觀眾面前,除了引起觀眾的共鳴,還帶給觀眾無盡的思考。在離開山河出外打拼,你有你的故人在遠方嗎?他們會是怎樣呢?你們還會相見嗎?這一系列的問題擺在了觀眾面前。但影片落幕,只想告訴自己,“每一次告別,最好用力一點。多說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
作者簡介:吳偉祺(1994-),男,漢族,籍貫廣東省中山市,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藝術學院廣播電視專業(yè)2017級在讀碩士,主要從事電影電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