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良
摘 要:小學數學是小學課程中比較重要的一科,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和理解能力,讓學生用數學的思維思考并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客觀存在的一些問題導致了學生產生了一些負面情緒,甚至是厭煩了學習數學課程。本文闡述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重點分析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希望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發(fā)展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對策
小學數學與其他課程相比,很多知識是抽象的,被認為是整個小學階段中比較難學的科目。精彩的數學課堂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還能挖掘學生的智力潛能。相反,如果數學教師沒有好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就會消磨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甚至出現消極抵觸心理,不利于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廣大的數學教師要轉變觀念,積極探索有效的數學教學方法,激發(fā)起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有效提高數學教學成果。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授課理念與授課方式陳舊。
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各科教學都必須以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為教學目標,而許多教師還在沿用一些傳統(tǒng)的、落后的教學模式,認為只有做大量的練習才能鞏固所學知識,在授課中還是以講臺上的“填鴨式”說教為主,學生坐在下面被灌輸知識。教師并沒有深刻的、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就不可能讓孩子做課堂的主人。課堂上,教師沒有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互動,深入了解孩子具體的學習情況;課下,教師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yè),占用了孩子大量休息和玩耍的時間。這樣的數學教學方式,不僅不能激發(fā)孩子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還容易讓孩子對數學學科產生恐懼心理,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2.教學模式單一,缺少現代教學手段。
對小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充分的調動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容易引導學生走入快樂的數學殿堂,開發(fā)自身數學學習潛力。而教師如果沿用傳統(tǒng)的單一教學模式,將會使學生在枯燥的學習中產生倦怠思想,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小學數學知識是數學學科中最基礎的內容,但是其中很多知識點具有抽象性,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學生很難理解、消化,也不利于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1]。
3.忽視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
現在很多的數學教師往往只關注書本上的知識,學生只要掌握書本知識即可,這是典型的應試教育思想。而在新時期,新課改的要求是既要學習書本知識,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孩子的數學邏輯思維并鍛煉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他們運用學到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提高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途徑
1.轉變教學觀念,加強師生互動。
時代在進步,教師的教育觀念也不能落后,只有教師具備了現代的教育理念,才能夠才能夠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小學數學教師平時要多與優(yōu)秀的教師交流溝通,借鑒優(yōu)秀教師的一些優(yōu)秀的現代教學模式與方法,并結合自身教學的實際情況來試驗應用?;咏虒W是一種比較好的教學方法,它是通過小組討論、小組合作,心得分享等形式來開展的,不僅增進了師生、生生之間的距離與感情,還在互動的課堂中,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了數學知識、建立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選擇合適的互動教學方式,并時刻注意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在交流溝通中,要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2]。
2.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多種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就有了學好數學的動力。其一,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實物教具、實際動手操作等多種教學模式來提升教學效果,例如,我在教學五年級《梯形的面積》時,充分利用多媒體電子白板的強大功能,給學生帶來動態(tài)、直觀的視覺體驗,較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消化了那些抽象的知識,并運用多種方法推導出了梯形面積公式,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牢固的掌握了數學知識。所以作為數學教師,要轉變落后的教學觀念,用積極的心態(tài)學習多媒體技術,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數學教學中重點和難點內容,使教學質量有質的飛躍。其二,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堂活動,例如小組競賽的形式或者是小組討論交流的形式,一方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充分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既鍛煉了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培養(yǎng)了團隊協(xié)作的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在小組的交流和討論中,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對以后的數學學習和未來發(fā)展都是意義深遠的。在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指導和協(xié)調作用,積極的參與到學生的互動中去,多賞識、鼓勵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基礎較差和性格內向的學生,教師要激勵他們多發(fā)言,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3]。
3.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解決生活問題。
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懂得數學和生活是有聯(lián)系的,學好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很多難題。現在的數學教學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難題。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中探索新知識,在生活中解決新問題的興趣。另外,教師也要關注學生的表現,對他們適時進行激勵和贊揚,也可以很好的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小學數學教育也應該做出相應的改革,加強對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針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只有轉變傳統(tǒng)的落后教學觀念,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摒除落后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尋求更加適合小學數學教學的新模式與新方法,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更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好好.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19):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