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光
為找到唐聚伍犧牲后具體埋在什么地方,郭春光仔細閱讀了《東北抗日救國血戰(zhàn)史》,他先找到唐山市民政局,詢問該局對唐聚伍犧牲地有無記載,隨后又找到遷西縣檔案館、黨史研究室等部門,均無結(jié)果。2011年11月的一天,郭春光接到唐山附近一位姓路的人打來的電話,說他知道唐聚伍犧牲后埋在了什么地方。接到電話郭春光很高興,約了一位記者坐火車來到唐山遷西縣一個偏僻村子。事不湊巧,郭春光和記者到的第二天,正好下了一場大雪。在路家待了3天,其間,郭春光去了附近的平臺山柳溝峪,這里曾是當(dāng)年唐聚伍駐防的地方。郭春光意外找到當(dāng)年唐聚伍住過的老鄉(xiāng)家。根據(jù)84歲的房東講,當(dāng)年因唐聚伍的伙夫叛變,密告了唐聚伍的下落,日本鬼子偷襲進村,唐聚伍匆忙跑上山被鬼子包圍,突圍時犧牲,時年41歲。
為了解當(dāng)年唐聚伍在此活動情況,郭春光又查到曾在唐聚伍手下、后來在江西省當(dāng)副省長的一位姓梁的老同志,但很遺憾,郭春光打電話找梁時,梁已因病去世。
艱難的找尋步步維艱,但郭春光沒有泄氣。第二次他又去了趟唐山遷西縣,遇見據(jù)說目睹過唐聚伍被掩埋在山上的3位老人。事不遲疑,郭春光花光了帶去的1萬元,雇了11個人,連抬帶背將幾位老人送上山。但最終還是沒有找到唐聚伍的尸骨,錢花光了,郭春光無奈只得返回。
最近幾年,郭春光年事已高,體弱多病,家庭經(jīng)濟捉襟見肘,但他沒有完成父親的遺愿仍不死心。去年,一個愛好歷史的警察找到郭春光說:郭老,你是不是還要繼續(xù)尋找唐聚伍的下落?我?guī)湍阏?。于是,這位熱心的警察開車帶著郭春光第三次去了唐山附近的遷西縣。
郭春光三次到此地尋找民族英雄尸骨的行動令當(dāng)?shù)厝撕芨袆樱蠹壹娂姙樗峁┚€索。當(dāng)?shù)匾晃话仔绽项^說,2013年,他兒子和媳婦曾在安葬唐聚伍的地方挖到三塊人骨,后來重新埋到山上。郭春光聽了很高興,馬上讓對方帶路去看看。幾個人到了地方,挖了一個多小時找到兩塊骨頭。郭春光都帶了回來,他先花錢找醫(yī)院鑒定是人骨后,又在黑龍江找到唐聚伍的侄孫子,并于2017年5月聯(lián)系到一家權(quán)威鑒定單位做DNA鑒定。開始,對方開價6800元,郭春光找到該單位領(lǐng)導(dǎo)說明情況,對方答應(yīng)只收4000元。雖然當(dāng)?shù)厝硕颊f這就是唐聚伍的尸骨,但醫(yī)院做了3次檢測,最終仍然確定不了這塊骨頭與唐聚伍有關(guān)。
郭春光將那塊骨頭和檢測報告拿給筆者。筆者注視著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不禁感慨萬分。為完成父親的遺愿,郭春光“孤軍奮戰(zhàn)”十幾年,花費十幾萬元,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社會弘揚和人們敬仰嗎?郭春光目光炯炯地對筆者說:“為完成父親交給我的任務(wù),雖然跑了這么多年,搭進不少錢,但我不后悔。因為我是東北義勇軍的后代,為那些打日本鬼子而犧牲的烈士們做點事,感覺我的人生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