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軍
高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貫徹落實“立德樹人”顯得尤為重要。高中階段學生處于青春叛逆期,當代高中生的性格更加鮮明和張揚,再加上高中階段學生的升學壓力最為繁重,師生之間也最容易產(chǎn)生矛盾。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打造和諧而溫馨的校園氛圍,既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又能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一.“學高為師,身正是范”
“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早在春秋時期,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對教師的立德樹人做了精辟的論述?!皫熣?,人之模范也”??梢姡⒌聵淙耸墙逃母?。只有品德高尚、知識淵博,才能作為人師,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教師的角色雖然從知識的傳授者變?yōu)閷W生學習的合作者,但老師始終是學生的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教師要以高尚的品德,偉大的人格、文雅的舉止令學生所敬佩,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還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tài)和行為表現(xiàn),影響和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教師應把言傳和身教完美結(jié)合起來,以身作則,行為示范。
教師的人格力量來自于教學水平和道德情操的完美統(tǒng)一。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不論在校內(nèi)、在學生中還是在校外,都應嚴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做有損于人民教師形象的事情。
二.教師要童心不滅,和學生做知心朋友
教師應當明確你教的學生是孩子,即便是高中學生。也許有人會說,這還用說嗎?其實教師和學生產(chǎn)生隔閡的原因許多時候是把它們當大人看了,當然對學生的要求隨之也從己心出發(fā)高標準了。教師在與學生交流時,一定要從他們的年齡、心理角度出發(fā),以朋友的身份、學習伙伴的形象和學生相處。
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個性,高中生正是思想和情緒變化最大的時期,教師和學生最容易出現(xiàn)師生矛盾。立德樹人,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整體素養(yǎng),為他們進入社會做好準備,所以文化課不再是衡量學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讓學生充分展自己的愛好和個性。比如,我們班上有一學生,有一段時間課堂上總是萎靡不振,神思恍惚,在和他談心的過程中了解到他是在構(gòu)思一部小說,每晚熬夜寫。我當時就說,這是好事啊,我支持,還要了他的作品,并說自己能否成為他的第一個讀者。之后,才慢慢和他協(xié)調(diào)交流如何處理好上課與課余創(chuàng)作的關系。此后,這位同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很多,上課也能集中精力。
三.教師放下身段,和學生主平等的交流,主動改善師生關系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應具有民主平等的思想,善于傾聽學生的聲音、需求。教學互動發(fā)生在師生交往中,但師生交往的缺失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教師只與班干部和學生個別交流,導致學生只愿意與他們喜歡的老師交流。要使學生喜歡教師,就必須相互交流。
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特殊的世界。教師在與學生交流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教學,與學生相處。有一個學生因為家庭問題,溝通不暢,對周圍的人和事漠不關心。在知道情況之后,我經(jīng)常和他交談,從各個方面啟發(fā)他,激勵他,關心他。慢慢地,同學開始變了,臉上帶著笑容,性格也開朗起來,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各方面的表現(xiàn)都取得了進步。教師對學生要一視同仁,尤其是那些自卑、性格內(nèi)向、又不愿與人交流的學生,更要花大氣力開導、交心。我的每一屆學生我都會在一周內(nèi)記住他們的名字,而那些“被遺忘的角落”總是在我親切呼叫他們名字時先是受寵若驚,隨后而來的是跟自己的主動交流。
總之,在學生的學習成長中,教師的言傳身教在學校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建設和諧的師生關系,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教師隊伍的建設是不容忽視的。只有教師有博愛的教育精神,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達到教學相長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課題名稱《新形勢下高中階段師生關系建設》,課題立項號GS[2017]GHB1632)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