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寧
[摘? ?要]教師在教學中可巧妙設計課堂教學情境,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注重語文課堂提問技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這有利于提高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思考;探討
[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09-0011-02
課堂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的成敗及其質量的好壞,取決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個方面。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運用恰當而新穎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途徑,讓學生的能力有效發(fā)揮出來,幫助學生建立語文學習的信心,同時不斷進行積極探索與創(chuàng)新,這樣所取得的教學質量才會有所保證。
一、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語文教學作為人文素質教育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能豐富我們的知識,讓我們提升智力與拓寬視野,還肩負著思想教育以及文化傳承的重要責任。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和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以及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處在一個特殊的階段當中,小學的語文教學是把教學中心放在語文的基礎知識上,并沒有涉及用文字來傳達情感的變化的相關內容,而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就好比是“錦上添花”,教師的教學理念以及學校的教學模式無法對學生的思想及文學觀點產生影響,由此可見,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是相當重要的。相比較于其他基礎學科,語文學科既擁有明顯的人文性又具備實用性與工具性。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不僅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而且和學生的閱讀、理解、表達等有著直接的關系,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也有著重要影響。除此之外,初中階段是學生的思想、性格以及思維能力等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因此教好初中語文十分重要。
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策略
語文教學致力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增強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惑。那么要怎么樣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呢?
1.巧妙設計課堂教學情境,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進行,讓學生在活潑生動的學習中解決問題,體驗到自主學習探究的樂趣,并從中獲得成就感。
如在教學賈平凹先生的《一棵小桃樹》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創(chuàng)設情境,結合課文以朗讀、對話或表演等方式進行一系列的表達訓練,使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到作者在課文中表達的更深層次的情感,從而積極地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再如在教學魯迅先生的作品《阿長與〈山海經〉》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一些有關魯迅先生的生活習慣與趣事,如溺愛兒子、寫作時嗜吃零食等,把學生與課文作者的距離進一步拉近,從而使學生對作者有更多的了解,同時喜歡上他的文章。
2.建立和諧師生關系,重視學生課堂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更加注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提升,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一定要摒棄“一言堂”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效改變學生對語文知識被動接受的現(xiàn)狀。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從課堂的主導者轉變?yōu)閷W生的引導者,樹立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思想與觀念,有效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可以運用多種形式有效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采取提供教學綱要、布置閱讀任務、鼓勵自主學習等方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前提。語文學科具有靈活多變、豐富多樣的特點。而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能促進師生之間更好地進行課堂交流與互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保障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的優(yōu)化與提高。除了進行知識教學,教師還應該積極地以朋友的方式對學生的生活、思想及愛好興趣等進行了解,以方便進行有針對性的個性教學,有效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從而在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同時,使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3.注重語文課堂提問技巧,活躍課堂氣氛
在教學過程中,多樣化的提問技巧有利于多種教學目的的達成,提問的技巧與方式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教師在進行問題的設置時,要注重考慮所設計問題的難度、類別、目的等,使提出的問題更貼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引起他們的回答興趣,從而更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的探究,更好地實現(xiàn)師生間的有效互動,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如在教學都德的《最后一課》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一遍課文,然后讓他們把文章中描寫韓麥爾先生的語句圈起來。同時,教師可以提出諸如“哪些描寫寫出了韓麥爾先生心中的痛苦與悲傷?”“哪些句子可以表現(xiàn)出韓麥爾先生對最后一課的重視?”這樣的問題。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課文的結尾,提出問題:“韓麥爾先生只做了一個手勢卻不直接說下課,這是為什么?”“如果你是韓麥爾先生,在你穩(wěn)定情緒后,會對大家說出怎樣的話?”針對這些具體問題,學生結合課文積極思考,踴躍回答。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解答,學生可以對文章的主旨與內涵有更深入的理解,也使得他們對課文的整體內容有了更準確的把握,從而有效提高了語文教學質量。
4.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不僅要確立好自己的角色并進行準確的定位,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由于學生的知識體系是由學生自己整理知識結構之后形成的,因此教師要把課堂的主動權轉移給學生,讓他們完成從傳統(tǒng)的“帶著教材進教室”向“帶著問題走向教師”的轉變。除此之外,教師也必須要積極地幫助學生,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加入到語文的學習活動當中,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及語文水平并養(yǎng)成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與學習習慣。比如說在講解《羚羊木雕》的時候,教師在旁邊引導,讓學生進入到課文當中,并以“我”為中心,討論“我”把貴重的羚羊木雕送給好朋友萬芳是否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學生的討論過程中,教師不應輕易給出一個標準答案,而應把握好這個機會將課文的內容進行拓展,讓學生體會并明白任何的事情都不可以只是用“對和錯”以及“好和壞”來評價,就算是一個合理的存在,其中也還是會有不合理的因素。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當中,不但有效地提高了語文的學習主動性,也培養(yǎng)了自身的思辨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屬于一項細致而復雜的工作,教師只有在教學中積極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精心設計、不斷改進教學方案并進行實踐與反思,探究更為科學合理的語文教學方式,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確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才能真正實現(xiàn)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 參? ? 考? ? 文? ? 獻? ]
[1]? 王培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2(7):87-88.
[2]? 劉志娥.談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J].考試周刊,2016(15):28.
(責任編輯 農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