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盧婉珊 數(shù)據(jù)來源:全國各地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
日化類商品是消費者日常消費頻率較高的商品之一,家裝類產(chǎn)品則是消費者在家庭裝修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東西。
《消費者報道》從國家及地方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整理了2018年部分嬰童商品、家居用品、個護美妝及建筑裝飾裝修材料相關(guān)的5791批次商品抽檢情況,不合格總批次為1207批次,主要集中在個護美妝類商品。
其中,日化產(chǎn)品中的嬰童用品的抽檢合格率較高。抽檢的嬰童用品主要包括了嬰幼兒奶嘴和奶瓶,不合格的均為中小品牌。
家裝類產(chǎn)品主要集中于建筑裝飾裝修材料的情況,其整體抽檢合格率為91.6%。
本次整理的家居用品主要涉及紙制品、洗滌用品、家具、凈水器類、家用燃氣具及日雜用品等六大商品類型。其中紙制品整體抽檢合格率最高,為89.9%。
而日雜用品抽檢合格率最低,為75.4%。
共有64款衛(wèi)生紙被抽檢為不合格,其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為柔軟度、縱向濕抗張強度及細菌菌落總數(shù)。涉及的主要不合格品牌為四合院兒、小金人。
洗衣液方面,主要的不合格指標為總活性物、規(guī)定污布的去污力及總固形物含量。涉及的主要不合格品牌為新彩、麗昌。
共有23款床墊被檢出不合格,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為使用說明、甲醛釋放量及耐久性要求。涉及的主要不合格品牌為歐意風(fēng)、佳航。
燃氣灶的主要不合格指標為干煙氣中CO濃度、熱負荷及熱效率。涉及的主要不合格品牌為歐美、新飛、都太、珠江等9個品牌。
不合格的個護美妝類商品包括染發(fā)劑、祛斑/美白類、洗發(fā)水及祛痘等產(chǎn)品。
其中,染發(fā)劑成不合格商品爆發(fā)重災(zāi)區(qū),625批次不合格個護美妝商品中有547批次檢出染發(fā)劑,占比近九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為檢出未標識成分、未檢出標識成分及標簽標識與批件不一致。涉及不合格品牌主要為瑞虎、章華、溫雅、漢邦、迪彩、老人頭、漢典、圣薇娜等25個。
祛斑/美白類的主要不合格原因為汞、氯倍他索丙酸酯及曲安奈德醋酸酯。涉及的主要不合格品牌為純芝奕、顏如玉等7個品牌。
23款不合格祛痘產(chǎn)品中的主要不合格原因為甲硝唑、氧氟沙星及環(huán)吡酮胺,涉及的主要不合格品牌為老中醫(yī)、今華等。
22款洗發(fā)水的主要不合格指標為未檢出標簽標示的氯咪巴唑、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甲基異噻唑啉酮與氯化鎂及硝酸鎂的混合物及未檢出標簽標示的吡羅克酮乙醇胺鹽,涉及的主要不合格品牌為清揚。
本次整理的建筑裝飾裝修材料主要包括陶瓷磚、涂料及木地板,其中木地板抽檢合格率最低,為89.1%。
共有37款木地板被檢出不合格,其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為靜曲強度、表面耐磨及甲醛釋放量,主要涉及的不合格品牌有歐典、藍旗、森特、富涵等7個品牌。
31款不合格陶瓷磚商品中主要不合格指標為尺寸、吸水率及破壞強度。
而42款不合格外墻涂料商品中主要不合格原因為對比率、粘結(jié)強度及低溫穩(wěn)定性。
此外,41款不合格內(nèi)墻涂料商品中主要不合格指標為對比率、耐洗刷性及總揮發(fā)性有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