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春桃
董永生
人們對派出所所長的了解,更多的還是來自影視劇。好像他們總是高大威猛,為人嚴肅甚至沒有笑臉。最近接觸到合肥市杏林派出所所長董永生,這種印象被徹底改變。
董永生身材算不上特別高大,說話也是慢聲細語的,笑起來很溫和,文文靜靜,像個書生。他曾經(jīng)確實也是個書生,1994 年考入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上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據(jù)說那一屆是作為秘書培養(yǎng)的,安徽省公安廳與學校聯(lián)系也是作為秘書使用,只是董永生畢業(yè)后正趕上精簡機構(gòu),不但不能留在省廳,連市局也進不去,直接分到正在籌備中的合肥市公安局新站分局,分局又把他分到了與中文專業(yè)完全不搭界的刑警隊。不過,他很快就愛上了刑警,并熟悉了刑事偵破工作。誰知才干了一年,剛剛找到感覺,他又被派到了瑤海派出所,成了安徽大市場的一名社區(qū)民警。
由中國最高公安學府的高材生,變成了一個普通的社區(qū)民警,他感到了失落。但他知道自己只是定遠縣義和鄉(xiāng)大董隊一個農(nóng)民的兒子,他把這一切都看作是人生的一次歷練。
董永生做社區(qū)民警,開始跟著一位老民警。一天上午,大市場發(fā)生一起糾紛,一個顧客在服裝店試穿了幾件衣服,也談好了價格,最后卻不買了。生意人特別看中當天的第一單生意,就覺得你挑三揀四,我又讓了價,到頭來你卻不買了,老板就十分生氣,于是起了爭執(zhí),最后竟發(fā)展到廝打。董永生跟著老民警趕過去時,發(fā)現(xiàn)老民警只簡單地聽了一下雙方的陳述,便斷然提出了處理意見:既然兩人都受了傷,那就都先拿出一萬塊錢交到派出所,然后各自去醫(yī)院驗傷,醫(yī)藥費則從對方預交的錢款中扣除。兩人一聽傻眼了,卻又無話可說,都放棄了自己的訴求,不再糾纏。
老民警這種簡便而又有效的處置方法,讓董永生大開眼界。他從這場鬧得不可開交的民事糾紛瞬間煙消云散之中,悟出了解決內(nèi)部矛盾的智慧,也使他迅速從已經(jīng)習慣了的刑偵思維中轉(zhuǎn)換過來,并開始很有興趣地研究起處理民事糾紛的各種方法,時間不長就得心應手了。
2005 年,從警七年的董永生參加了市局人才競爭上崗的考試,在眾多的應聘者中,他考了第一名,被提拔為瑤海派出所的副所長,并在副所長的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里,瑤海派出所先后改為長淮派出所和方廟派出所,他卻始終分管著所里最繁瑣的基層工作,還分管最棘手的案件工作。一天夜里,市直機關(guān)一位干部在希爾頓酒店里喝高了,大鬧酒吧,值班民警趕到時此人仍在發(fā)飚,十分囂張,后來出動了特警才將他強行羈押。誰知第二天酒醒后,他竟越發(fā)張狂,不僅損壞了辦公用具,還罵罵咧咧,甚至威脅民警說市局某領(lǐng)導是他的“哥們”。值班民警感到為難,當班副所長也不知所措,所長便要董永生處理。董永生平日最恨這種仗勢欺人的無良官員,雖是“書生”,卻有鐵腕,他二話沒說,帶著值班民警到了羈押室,向肇事者宣布治安處罰條例。對方一聽,以為他們不過是做做樣子,直到被戴上冰涼的手銬,才頓時崩潰。
2015 年年初,董永生到磨店派出所擔任所長,不但管轄著磨店鄉(xiāng),管轄著偌大一個瑤海工業(yè)園,還管轄著擁有16 所大專院校的一座職教城,范圍足有100 多平方千米。當時的磨店派出所是一個沒人愿去的地方,前任所長調(diào)走時還帶走了一批精兵強將,中間又斷檔8 個月,一切工作只勉強處于維持狀態(tài)。按常規(guī),這樣的大所,最少得配備8 名治安民警,他去時卻只有5 人。磨店位于情況十分復雜的城郊接合部,是民國“斧頭幫幫主”王亞樵的家鄉(xiāng),民風強悍,常有人在野外聚眾賭博;工業(yè)園的23 處工地又在同時施工,涉及征地拆遷、失地農(nóng)民與施工單位的大量矛盾,還有著轄區(qū)內(nèi)數(shù)萬大學生的安全問題,一些民警有了悲觀情緒。
董永生是個喜歡接受挑戰(zhàn)的人,他不怕問題成堆千頭萬緒。他掏心掏肺地與班子成員交心,找每位干警談心,大膽啟用年輕的警長,大會小會提氣鼓勁,讓這支隊伍變得有活力。在每天警情都不少于50 起,有時半夜三更也要同時出動三輛警車去處置案件的高壓狀態(tài)下,為給自己減壓,他每天午休都要沿著門前那條五六公里長的小路步行一小時。他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一個最優(yōu)秀的警察應該是個什么樣子?他認為應該像救死扶傷的醫(yī)生那樣,也有能力大小之分,能手到病除者并非“上醫(yī)”,只有能醫(yī)“未病之病”的才是最高境界。現(xiàn)在許多大學生深受網(wǎng)絡詐騙之害,而詐騙犯又往往隱身海外,為讓他們遠離這些不法侵害,他采取了三招:首先,他要求駐地院校起草一份預防網(wǎng)絡詐騙的通告,連同錄取通知書一道送達每位新生手中;然后,新生進行軍訓時,他又要求安排一次主題班會,由他和他的班子成員輪流去給學生們傳授范圍更加廣泛的有關(guān)安全的法律知識;當然,影響最大的一招,就是創(chuàng)辦了“平安磨店”的公眾號,運用深受大家喜愛的新媒體,每周推送一個轄區(qū)內(nèi)發(fā)生的典型案例,以提升大家的防范意識?!捌桨材サ辍痹谳爡^(qū)內(nèi)產(chǎn)生了不小的影響,并很快被合肥市公安局采納。
他在磨店干得風生水起,僅用了一年時間,磨店派出所就被評為合肥市的“十佳警所”;到了第三年,分局便將該所確定為“人才培訓基地”,新加盟的公安人員首先要到磨店接受培訓。他為此付出的代價是,瘦了十多斤肉,并患上了慢性鼻炎。
我去采訪他的時候,市局已將他交流到了廬陽區(qū)杏林派出所,仍然擔任所長。在新的環(huán)境中他又有了新的姿態(tài),新的智慧,并演繹出了許多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