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是一種陶冶情操、升華情感的藝術。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學方法非常單一。這樣就需要革新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引入游戲化,讓課堂充滿樂趣,也可以在練歌的同時教學生簡單的舞蹈,更能享受音樂的樂趣。也可以學習演唱古詩詞,演唱充滿母愛、父愛的歌曲和理解背后的故事,增加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關鍵詞:環(huán)境;游戲化;古詩詞;情感
在音樂教學中,應用新的設備和教學手段,增加課堂教學的興趣。學生能夠在課堂上不會枯燥,反而能夠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學習歌曲的同時也感受古詩詞的文字魅力,體會古文的優(yōu)美。提高個人音樂的審美。能夠拓展學生的音樂思維,在語文中吸取音樂的養(yǎng)分。滋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
一、 建設音樂環(huán)境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環(huán)境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的質量。因此在音樂教學環(huán)境的建設上要盡量做到優(yōu)良,使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愿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其一,就是在硬件上的建設,比如寬敞的教室,就是為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可以邊學習音樂邊做游戲。多媒體設備、家庭影院、各種樂器、表演舞臺等等。都是給學生良好的播放設備,能夠給予學生良好的音質享受,感受音樂的魅力。其二,就是軟件的方面了,也就是在教學中的多樣式,比如上音樂課可以做小游戲,也可以播放相應的視頻和音頻。在音樂環(huán)境中感受到人的喜怒哀樂,能夠領悟到音樂的樂感。比如視頻片段,大型影片的插曲片段,就會讓人在看到視頻的時候,更加感受音樂的震撼。因此在音樂教學環(huán)境的建設至關重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
二、 游戲化的音樂訓練
在常規(guī)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學內容是比較枯燥的,比如識譜,樂感的訓練都是不停地聽音樂,確實是比較無趣的。由此才有教學中加入游戲化,比如對節(jié)拍的訓練,就是可以進行各種形象的比喻,讓抽象的樂理知識更加具象化。比如低音的比喻成小動物,高音的比喻成大型動物等等。也可以在欣賞各種音樂片段時,可以教學生用拍手或者跺腳的方式模仿各種節(jié)奏,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感。讓學生在模仿完一段音樂后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成長,畢竟會一個音樂的節(jié)拍也是令人非常高興的事情。也可以播放各種大自然的音樂,比如滴水聲、溪流聲、春天的聲音、各種小鳥的聲音等等。都是可以讓學生融入大自然,學習大自然。俗話說大愛無聲,大音無形,就是說的這個。教師也可以播放各種動畫片的片段,讓學生自己學習模仿配音等等,增加課堂的興趣,讓學生上音樂課更有趣味,聚精會神的學習。比如《瘋狂動物城》《冰雪奇緣》等等,都可以模仿。也可以讓學生用簡單的樂器對音樂片段進行模仿。比如鈴鐺、三角鐵、沙球等等都可以。這樣就可以有效的培訓學生的音樂樂感。
三、 結合語文古詩詞
在音樂的課程中也要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感受漢字的簡潔美和意境美。學習唱古詩詞,比如在央視節(jié)目《經典永流傳》就為特別的多的古詩詞配了樂曲。比如《將進酒》《墨梅》《登鸛雀樓》《明日歌》《三字經》等等,都是非常優(yōu)美、優(yōu)秀的歌曲。在教學中應該穿插學習這些古詩詞歌曲,在播放視頻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古代詩詞的意境之悠遠。網絡上也有非常多的別的古詩詞歌曲,可以篩選一些比如《游子吟》演唱和學習,在學習古詩詞的本身的時候也學會了演唱它,當然演唱也是可以分不同的形式來進行,比如大合唱,也可以一人一句的唱,也可以分主唱和詠唱等等。也可以進行比賽的形式鼓勵大家努力學習,在比賽中拿到相應的名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在比賽中提高學生樂理和演唱功底。
四、 結合歌曲,培養(yǎng)學生情感
音樂是一門藝術,是人類情感表達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而在音樂的教學中應該把這個情緒感染和表達重視起來。引導學生學會如何欣賞音樂,感受音樂中的悲傷,比如《二泉映月》《梁?!肪褪瞧渲械拇碜?。在聽音樂的時候可以講解一下樂曲創(chuàng)作的背景和故事、瞎子阿炳的音樂創(chuàng)作之路和梁祝中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凄美愛情故事。也有喜悅、歡快的曲子比如嗩吶的《百鳥朝鳳》,可以在教室播放電影《百鳥朝鳳》,這樣對學生理解音樂非常有幫助的,把音樂故事化,更形象更具體。當然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的世界觀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世上只有媽媽好》就非常好地表達了母愛的偉大。在上課的時候可以適當講一兩個關于母愛的小故事,讓學生都有一個同理心。比如有一個家庭,由于家境貧困,母親只能以賣血來籌錢供自己的女兒上學,由于賣血導致身體生病,最后病逝的故事。也可以觀看電影《世上只有媽媽好》,讓學生感受到世間母愛的偉大和母親的不易,布置一個回家作業(yè),在路上買一只康乃馨,給母親一個擁抱說一句“媽媽辛苦了,我愛你”,也可以教學《父親》《歌唱祖國》《茉莉花》《愛的奉獻》等等,觀看《父親》MV,學習音樂中的故事。學生學會后可以回家后唱給自己的爸爸聽。也對父親說“爸爸辛苦了”。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生的情感教育就是音樂教學的核心,就好比栽樹首先把樹栽正栽直。人也如此,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音樂中尤為突出。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內心思想得到升華和凈化,學習歌詞的同時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使每一次課堂都是學生的情感體驗。
參考文獻:
[1]吳榕.小學低段音樂教學中合唱教學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8(15).
[2]祁曉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與小學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之路[J].文教資料,2018(23).
作者簡介:
郭翠瓊,廣東省珠海市,珠海市香洲區(qū)第二十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