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對學習都有很強的好奇心理,但是由于其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在課堂教學中很難做到認真聽講,雖然能獨立完成作業(yè)但是注意力并不集中,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小學生出現(xiàn)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疲倦的現(xiàn)象。針對小學生的特點以及在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以“微型日記”的寫作作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訓練的基點,為改善小學生寫作困難的現(xiàn)狀,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奠定基礎。
關鍵詞:微型日記;小學生;寫作能力;提升措施
一、 引言
“微”所代表的是“少”“小”,但是,在各種實踐中,積少成多所爆發(fā)出的能量勢不可擋,具有較大的效果和作用。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不斷完善,各種“微型”事物得到全面發(fā)展。例如,微視頻、微博、微信等方式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和喜愛,我們也正式邁進了“微時代”。針對時代的變遷,我們將這種“微型”的理念引入教育教學中,引入小學寫作教學的課堂中,并提出了以“微型日記”來促進小學作文寫作質量提升的全新教學理念。很多小學生一聽到寫作文就緊鎖眉頭,有的甚至產(chǎn)生了畏難的情緒,有的孩子聽到教師要求的作文字數(shù)時更是“頭疼”。微型日記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微”,并且不限字數(shù),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思維、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隨意地寫下自己的感受,這種方式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創(chuàng)作熱情。
就目前小學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情況并不容樂觀,很多小學生在寫作方面出現(xiàn)了“無話可寫”的局面,特別是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不斷發(fā)展,很多小學生日記、寫作出現(xiàn)了弄虛作假,內(nèi)容缺乏新穎性;很多學生寫的作文內(nèi)容并不符合自己的特點,缺少屬于孩子的自然和童真;很多小學生寫作的字數(shù)也無法達到老師規(guī)定的要求。在教學中,這些現(xiàn)狀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寫作自信,更使得學生的寫作能力無法達到既定的標準和要求。由此可見,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加強寫作訓練顯得尤為重要。
二、 “微型日記”對小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有效措施
“微型日記”是要求小學生以小篇幅的日記形式進行文字創(chuàng)作,將每天所思所想、發(fā)生的故事、讀書心得、對生活的感悟等記錄下來。微型日記最大的特點就在于:篇幅較小、形式靈活多樣、操作簡單。在小學寫作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思路和方法才能使“微型日記”充分發(fā)揮其效用?真正實現(xiàn)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效果?筆者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和研究課題,認為應采取如下教學思路。
(一) 消除學生恐懼心理,利用微型日記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雖然已經(jīng)有了兩三年的寫作經(jīng)驗,但是仍有很多學生懼怕寫作文,這也是在小學寫作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并不明白寫作的目的;缺乏對周邊事物和環(huán)境的觀察;不能有意識地對自己的所見所聞及時進行豐富并積累寫作素材。而改變學生這些現(xiàn)狀的最佳抓手就是微型日記,微型日記和教師統(tǒng)一規(guī)定內(nèi)容的片段相比所表達的內(nèi)容更加寬泛,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寫作是一種自我需要。微型日記能夠有效降低學生的選材難度,逐漸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畏懼心理。在寫作中學生可以盡情地抒寫自己的喜怒哀樂,充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認識。例如,學生可以抓住一天當中難忘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閃念、一個發(fā)現(xiàn)、一個眼神、一點收獲、一點感悟,通過對周圍世界的認識進行寫作。通過微型日記的書寫和記錄,學生能夠真切地感悟到:在生活當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我們對美的發(fā)現(xiàn)和挖掘。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由于我們教學中所面對的教學對象是一個個充滿個性的學生,他們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閱歷、不同的思想認識、不同的基礎知識,通過微型日記教師可以在第一時間全面了解學生的習作情況,并充分利用微型日記這塊陣地有針對性地對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進行分解、細化。
(二) 理順學生心理特點,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觀察習慣
小學生由于其心理和生理特征使很多習慣尚未形成。而習慣是由多次重復而形成的,“少年若天性,習慣若自然”,只有養(yǎng)成了良好的觀察習慣才能對學生的習作甚至是一生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對周邊事物的感受能力仍較差,還存在明顯的情緒化和知覺的無意性。但從另一個層面來看,處于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好勝心,并且積極富于幻想。學生的這些特點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通過不同的方法對他們的觀察動機進行正確引導和挖掘,并努力培養(yǎng)他們觀察的習慣。例如,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定格畫面的方式,教學生將學習生活中每個瞬間定格下來,讓每個同學仔細觀察,然后寫出微型日記。例如,教師還應該為學生設計一些生活中的場景,每天放學前,教師可以幫助學生交流頭腦中各自定格的畫面,并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一些場景。這主要是由于只有一次次精心的觀察和實踐,才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三) 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以學生寫的需求催生讀的愿望
很多小學生在微型日記的寫作中存在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語言、思想、各種知識的積累是寫作的重要基礎。作為語文教師,就應該積極地為學生營造濃濃的讀書氛圍。例如,在任教班級中開展課前讀活動,在班級的黑板一側教師可以開辟三個小欄目:每月一書、每周一詩、每日一句。這些優(yōu)美而沁人心脾的詩歌和語言淺顯易懂、含義深刻,每個學生每天語文課前誦讀兩遍不僅是語言的積累,更是一種情感的激勵。
綜上所述,在小學寫作教學中從微型日記著手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轉變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在不斷的練習中學生的寫作水平突飛猛進。
參考文獻:
[1]徐文娟.關于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的策略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5(19).
[2]呂華明.讓微日記見證學生生命的成長[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9).
[3]劉赟.求異思維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內(nèi)蒙古教育,2017(6):83-84.
作者簡介:
陳春燕,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赤土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