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關鍵詞刑事 辯護 法律
刑事辯護中律師行使的權力,本質上是法律所賦予的權力,也是社會發(fā)展的一定階段后,公平公正的重要體現(xiàn)。但是在刑事辯護的實踐上,律師的辯護地位并沒有被平等看待,因為辯護律師是為了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在輿論上和律師的辯護權上,有著一些先天失衡。所以,對司法觀念進行及時更新,實現(xiàn)辯護律師在刑事辯護中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權利,對于促進法治社會形成,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刑事辯護律師在辯護中的法律障礙,和兩個因素有著密切關系。一是近年來我國新修訂的法律中增加了辯護律師的偽證罪,這在無形之中為辯護律師設置了辯護上限。二是無論是社會輿論還是司法機關,受傳統(tǒng)法律觀念影響,對于辯護律師始終不能保持足夠認可。在這兩種原因的促使下,辯護律師在實際辯護中畏手畏腳,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導致了一些法律障礙的形成。因此可以看出,辯護律師不能夠在刑事辯護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功能,對被告人的合法權益進行保護,是法律障礙的直接表現(xiàn)。具體來講,法律障礙包含著以下方面:
(一)律師在場權的法律障礙
律師在場權,指的是在刑事辯護中,律師能夠當場對被告人進行辯護,一般來說律師在場辯護有著3個作用。一是保證司法程序的正常操作,避免因為一些程序不當給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帶來損失。二是律師能夠在心理層面對被告人進行保護,讓被告人不會因為心理壓力而手足無措。三是辯護律師還能夠在法律層面進行保護,監(jiān)督原告不對一些司法理論進行加重解讀,避免其他合法權益受到損害。但是在實際刑事辯護中,并沒有對律師的在場權進行法律明確,這就埋下了一些隱患。被告有可能會在被指控的場面下產生慌亂心理,不利于被告合法保護自己的權益,因此,律師在場權是刑事辯護中一個較為明顯的法律障礙。
(二)律師豁免權的法律障礙
律師的豁免權,是指律師不會因為正當執(zhí)業(yè)行為產生的言論受到法律的追訴和制裁,這是一種保護律師的權力。但是在實際的刑事辯護中,對于律師的一些執(zhí)業(yè)言論并沒有做出明確的界定,在法律上對于一些“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也比較模糊,導致律師在辯護當中對于何種言論才屬于豁免權無法做出有效的判斷。所以在刑事辯護中,律師自由言論的范圍受到限制,導致律師在辯護中處處受到掣肘。并且因為豁免權的法律障礙,律師在刑事辯護中對于一些責任承擔風險有著高度警戒,這就打壓了刑事辯護中律師的辯護積極性??傊蓭熁砻鈾嗟姆烧系K,是一個司法機關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三)律師會見權的法律障礙
此外,律師的會見權也是一個需要注意的法律障礙問題。律師會見權,是指律師有權對被告人進行會見,對案件進行討論。但是同豁免權一樣,尚沒有規(guī)定出真正的會見界限,導致律師在法律上享有的會見權未能夠落實到實處。比如,對于一些情節(jié)嚴重的案件,司法機關在主觀上是拒絕律師會見的。并且會見程序沒有做出規(guī)定也是會見權無法得到落實的主要問題,有些會見程序比較復雜,并且還存在著人為刁難的情況,這就為律師行使會見權帶來了障礙,導致會見權無法在實際刑事辯護中得到落實。此外,在律師和報告人進行會見的同時,對于會見環(huán)境在法律上也沒有非常明確的規(guī)定,只有著廣義的交流保密,這些都是律師會見權上的法律障礙,對于律師發(fā)揮自身的辯護權有著很嚴重的影響。
(四)律師閱卷權的法律障礙
律師的閱卷權,是律師進行辯護的基礎。目前來看,律師的閱卷權在法律角度上為“本案的相關材料”,雖然對于律師的閱卷權進行了法律保護,但是受限于企業(yè)因素,辯護律師仍然很難將自身的閱卷權落實到實處。比如在司法辯護的實踐中,司法機關未能對本案相關材料界限準確指出,導致律師有時在行使閱卷權的時候,未能對所有資料都進行查閱,從而在刑事辯護中受到阻礙。因此,律師閱卷權上的法律障礙,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法律問題。
(五)法律保障措施的缺失性
此外,刑事辯護中一個很關鍵的法律障礙就是一些對相關權益的保障措施缺失,即法律保障措施的缺失性。比如,在刑事辯護中沒有相關措施對律師權益做出保障。一個最直觀的表現(xiàn)就是某些情況下律師在申請延期處理或者重新鑒定的時候,會被無原因的駁回。而司法機關對于這些正當權益的駁回,不會受到任何的懲治,這就無法對律師相關權益做出保障,而這正是保障措施缺失性的最好體現(xiàn)。
(六)法律司法解釋的立法化
最后,刑事辯護中一個很關鍵的法律障礙就是司法解釋上的障礙。雖然司法機關并沒有立法權,但是卻有著對司法的解釋權。在刑事辯護中,司法機關對于某些法律進行解釋的時候,往往注重維護自身的權益,導致相關解釋在法律層面上不夠準確。再者,司法機關在對刑事辯護作出解釋時,首先是考慮自己工作的順利,然后再根據(jù)一些書面上的法律邏輯進行解釋,導致司法機關不能夠對具體案件從多維度因素進行綜合考慮,造成了刑事案件上的障礙。因為司法機關在法律運用上存在一定缺失障礙,有時就會出現(xiàn)“有法亂依”的情況,這種情況表明司法機關在刑事辯護中的解釋權其實是和立法權相差無幾的,司法解釋變得“立法化”,是刑事辯護法律層面的主要障礙。
刑事辯護之所以會有著諸多的法律障礙,是多方面原因形成的,具體來講,和以下原因有著深刻的聯(lián)系。
(一)傳統(tǒng)法律觀念
從我國的辯護律師職業(yè)產生可以看出,刑事辯護并非是社會發(fā)展自然形成的,而是受到西方影響被植入的。在傳統(tǒng)文化中,為被告人進行辯護一直是要被譴責的對象。所以傳統(tǒng)的法律觀念導致社會輿論對于辯護律師始終帶著一層有色眼鏡,這些傳統(tǒng)法律觀念制約著辯護律師的發(fā)展,是刑事辯護法律障礙產生的主要推力。并且從一些審判機關的角度來看,辯護律師雖然不是顛倒黑白的人,但在某種程度上卻對審判機關的權威性和獨斷性做出了挑戰(zhàn),這些客觀因素使然,導致律師在刑事辯護中處處受到制約。
因此,針對這種傳統(tǒng)法律觀念所產生的弊端,應該從立法層面上對一些司法理念進行及時的更新和宣傳,強化對人權的保障,就可以避免刑事辯護法律障礙的出現(xiàn)。并且還要在立法的角度上加強對律師權利的保障,對于一些界限模糊不清的法律規(guī)定進行明文解釋,從而保護律師的合法權益在刑事辯護中得到落實。
(二)司法制度制約
目前來看,在很多刑事辯護中,公、檢、法三家有著共同的目的,形成了一種司法一體化的穩(wěn)定格局,這就對辯護律師行使自己的合法權益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從法律層面來看,事實上公檢法三家和律師所追求的利益是一致的,律師也是為了保證將法律落實到實處,實現(xiàn)有法可依。但是律師卻和公、檢、法三家所處的位置不同,導致辯護律師未能和公、檢、法三家處于一種平等地位,反而被認為是阻礙訴訟進程的人,于是經常有著律師被公、檢、法三家所排斥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被告人和辯護律師的合法權益不能夠得到這種保障。這就是司法制度上的制約,讓律師在法律地位上處于一種“先天弱勢”地位,是刑事辯護法律障礙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在解決這種困境的路徑上,應該對司法保障制度進行完善,比如要在法律規(guī)定上進行司法理念的更新,要對律師和權力機關進行司法制衡。明確司法人員和律師的各自職責,要求司法機關的人員樹立起一種人權理念,執(zhí)行正義司法程序。另外還要讓司法機關充分認識到律師的法律價值,明確刑事訴訟制度不僅僅要保障懲治犯罪行為,還要對犯罪嫌疑人的人權作出保障??傊谒痉ūU现贫壬线M行完善,是應對司法制度制約的重要途徑。
綜上所述,在刑事辯護中,還有著很多的法律障礙,不僅僅有辯護律師本身的豁免權、會見權、閱卷權以及在場權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還有一些保障措施的不足以及司法解釋的障礙。這些法律障礙的產生,和傳統(tǒng)的法律觀念以及司法制度的制約有著重要關聯(lián)。因此,在解決策略上,需要對司法理念進行革新,并且要強化人權保障理念,而且還要通過一些界限規(guī)定對辯護律師的自身權益進行維護。最后通過完善司法保障制度,實現(xiàn)對這些法律障礙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