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一張張被戰(zhàn)爭害苦的臉龐,一幅幅被硝煙淹沒的圖景,一聲聲充滿絕望的呼喚,戰(zhàn)爭傷害了多少和睦的家庭?殘害了多少無辜的人民?反對戰(zhàn)爭,呼喚和平,是全人類共同的愿望。和平是幸福的歌,寫滿了快樂的音符;和平是甜蜜的畫,涂滿了如意的顏料;和平是安定的大樹,長滿了歡樂的果實。愿和平的曙光照亮世界每一寸土地。讓我們共同努力,守衛(wèi)和平,遠離戰(zhàn)爭!
與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
◎遲子建
一個司空見慣、平淡無奇的夜晚,我枕著一片蘆葦見到了周瑜。那個縱馬馳騁、英氣逼人的三國時的周瑜。
因為月亮很好,又是在曠野上,空氣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還是一眼認出了他。當時我穿著一件白色的睡袍,烏發(fā)披垂,赤著并不秀氣的雙足,正漫無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涼而濕的水汽朝我襲來,我不知怎的聞到了一股燒艾草的氣息,接著是鼓角相聞,我便離開河岸,尋著艾草的味兒和凜凜的鼓角聲而去,結(jié)果我見到了一片荒涼的曠野,那里的帳篷像蘑菇一樣四處皆是,帳篷前篝火點點,軍馬安閑地垂頭吃著夜草,隱隱的鼾聲在大地上沉浮。就在這種時刻,我見到了獨自立在曠野上的周瑜。
我沒有小喬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為在這曠野上,只有兩個人睜著眼睛,而其他人都在沉睡。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兩個人,一個是我,一個就是周瑜了。
因為見到了我最想見到的一個男性,所以那一瞬間我說不出話來,我見到親密的人時往往都是那個表情。
周瑜身披鎧甲,劍眉如飛,雙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氣令我顫抖不已。
“戰(zhàn)事還未起來,你為何而發(fā)抖?”周瑜說。
我想告訴他,他的英氣令我發(fā)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發(fā)抖,可我說不出話來。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戰(zhàn)事要發(fā)生。這么大規(guī)模的安營扎寨,這么使周瑜徹夜難眠的戰(zhàn)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戰(zhàn)前被擦得雪亮的軍刀都會沾有血跡。只有刀染了血跡,戰(zhàn)爭才算結(jié)束。多少人的血淤積在刀上,又有多少把這樣的刀被遺棄在黃土里,生起厚厚的銹來。
周瑜并沒有在意我的發(fā)抖,而是將一把艾草丟進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來??墒窍惹八劦墓慕锹暷??
周瑜轉(zhuǎn)身走向帳篷時,我見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號角則掛在帳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揚頓挫地敲了起來,然后又吹起了號角。他陶醉著,為這戰(zhàn)爭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鎧甲閃閃發(fā)光。
我說:“這鼓角聲令我心煩。”
周瑜笑了起來,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號角,朝我走來。他說:“什么聲音不令你心煩?”
我說:“流水聲、鳥聲、孩子的吵鬧聲、女人的洗衣聲、男人的飲酒聲?!?/p>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來。我見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齒。
我說:“我還不喜歡你身披的鎧甲,你穿布衣會更英俊?!?/p>
周瑜說:“我不披鎧甲,怎有英雄氣概?”
我說:“你不披鎧甲,才是真正的英雄?!?/p>
我們不再對話了。月亮緩緩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濃而淡,晚風將帳篷前的軍旗刮得飄揚起來。我坐在曠野上,周瑜也盤腿而坐。
我們相對著。
他說:“你來自何方?為何在我出征前出現(xiàn)?”
我說:“我是一個村婦,我收割完蘆葦后到河岸散步,聞到艾草和鼓角的氣息,才來到這里,沒想到與你相遇?!?/p>
“你不希望與我相遇?”
“與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說。
“難道你不愿意與諸葛孔明相遇?”
“不?!蔽艺f,“諸葛孔明是神,我不與神交往,我只與人交往。”
“你說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氣短?!敝荑ぜ恿?。
“英雄氣短有何不好?”我說,“我喜歡氣短的英雄,我不喜歡永遠不倒的神。英雄就該倒下?!?/p>
周瑜不再發(fā)笑了,他又將一把艾草丟進篝火里。我見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澤使曠野顯得格外柔和安詳。
我說:“我該回去了,天快明了,該回去奶孩子了,豬和雞也需要食了?!?/p>
周瑜動也不動,他看著我。
我站了起來,重復了一遍剛才說過的話,然后慢慢轉(zhuǎn)身,戀戀不舍地離開周瑜。走前我打著哆嗦,我在離開親密的人時會有這種舉動。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頭,我怕再看見月光下周瑜的影子??熳叩胶影兜臅r候,卻忍不住還是回了一下頭,我突然發(fā)現(xiàn)周瑜不再身披鎧甲,他穿著一件白粗布的長袍,他將一把寒光閃爍的刀插在曠野上,刀刃上跳躍著銀白的月光。戰(zhàn)馬仍然安閑地吃著夜草,不再有鼓角聲,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飄來。一個存活了無數(shù)世紀的最令我傾心的人的影子就這樣烙印在我的記憶深處。
我伸出一雙女人的手,想抓住他的手,無奈那距離太遙遠了,我抓到的只是曠野上拂動的風。
一個司空見慣、平淡無奇的夜晚,我枕著一片蘆葦見到了周瑜。那片蘆葦已被我的淚水打濕。
(摘自《讀書文摘》2018年第12期)
賞析
本文借一個農(nóng)婦的夢境,表達了厭惡戰(zhàn)爭、喜愛安寧生活這一嚴肅而深刻的主題。文中有關蘆葦、月光、艾草的描寫,渲染了柔和安詳?shù)臍夥眨嫱辛宋恼碌闹黝}。文章首尾呼應,結(jié)構嚴謹??v觀當今世界,戰(zhàn)爭的硝煙尚未散盡,許多人還在饑寒交迫中掙扎。閱讀這篇呼喚和平的文章,“如聽仙樂耳暫明”,字字句句扣心弦。
媽媽會在明斯克等著我
◎S·A·阿列克謝耶維奇
1941年5月,我剛上完一年級,父母把我送到了明斯克郊區(qū)的戈羅季謝少先隊員夏令營。我到了那兒,才游了一次泳,過了兩天——戰(zhàn)爭就爆發(fā)了。我們被帶上火車,離開了那里。
在火車上,我們看到了受傷的士兵。他們呻吟著,疼痛得厲害。他們說明斯克被燒毀了,一切都被燒毀了,那里已經(jīng)被德國人占領,我們要坐車去大后方。我們要去的,是沒有戰(zhàn)爭的地方。
坐車走了一個多月,我們到了摩爾多瓦。沒有床和被褥,我們就睡在稻草上。冬季來臨的時候,平均四個人才能擁有一雙皮鞋。隨之而來的是饑餓。挨餓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周圍的大人,因為所有的食物都供應給前線了。保育院里收養(yǎng)著250個孩子。有一天——招呼大家去吃午飯,卻沒有任何吃的東西。女教導員和院長坐在食堂里,看著我們,眼睛里充滿了淚水。我們養(yǎng)著一匹馬,叫瑪伊卡。它已經(jīng)很老了,性情很溫順,我們用它來運水。第二天,這匹馬被殺死了。大人給我們水喝,還有一小塊瑪伊卡的肉。這件事隱瞞了我們很久。我們要是知道了,不可能吃它的肉。無論如何都不會!
大自然拯救了我們,我們?nèi)缤瑫圆莘雌c的動物。春天,在方圓幾公里的范圍內(nèi),沒有一棵樹發(fā)芽長葉,因為我們吃光了所有的嫩芽,甚至剝光了嫩樹皮。我們吃野菜,所有野菜都吃了個遍。
每到深夜,我們都會哭號不止,呼喚著爸爸和媽媽。教導員和老師盡量不在我們的面前提到“媽媽”這個詞。她們給我們講童話,都提前挑選好了圖書,上面不能出現(xiàn)這個單詞。如果突然有人說出“媽媽”這個詞,孩子們立刻號啕大哭,根本無法勸住。
我在保育院上到三年級的時候,逃了出來,我要去找媽媽。在森林里,博利沙科夫爺爺發(fā)現(xiàn)了餓得有氣無力的我。當他知道了我是從保育院里跑出來時,就把我?guī)У搅俗约杭依?,收留了我。家中只有他和老奶奶兩個人生活。我的身體慢慢地康復了,開始幫助他們收拾些家務:挖野菜,給土豆除草,什么活兒都干。
整個戰(zhàn)爭期間,我都在等待,等戰(zhàn)爭一結(jié)束,我就和爺爺套好馬車,去尋找媽媽。被疏散到后方的人們路過我家,我就問他們:“你們看沒看到我的媽媽?”
戰(zhàn)爭結(jié)束了。我等著,一天、兩天,沒有一個人來找我。媽媽沒來接我,而爸爸,我知道,他在軍隊里。我這樣等了兩個星期,再也沒有耐心等待了。我爬上了一列火車,鉆到一張座椅下,出發(fā)了……往哪兒去呢?我不知道。我想(這還是孩子的想法)所有的火車都應該去明斯克。而在明斯克,媽媽會等著我!然后,我們的爸爸也會回來……成了戰(zhàn)斗英雄!身上掛滿了勛章和獎章。
他們在某次轟炸中失蹤了。鄰居們后來告訴我,他們兩個人去找我了。他們奔向了火車站……
如今,我已經(jīng)51歲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晌疫€是想媽媽。
(摘自《視野》2018年第5期)
賞析
S·A·阿列克謝耶維奇是白俄羅斯女作家,擅長創(chuàng)作紀實性文學作品。瑞典文學院將20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她,以表彰她對這個時代苦難與勇氣的寫作。本文用兒童自述的口吻、白描的手法敘事,在貌似平和的話語里,娓娓道來了兒童痛苦的心聲,真實地還原了戰(zhàn)爭的殘酷。文中許多精彩的細節(jié),感人肺腑,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閱讀本文后,一種無法抑制的悲涼油然而生?!澳銈兛礇]看到我的媽媽?”這揪心的發(fā)問昭示著:人類需要和平,唯愿世間無戰(zhàn)爭。
【本版供稿/李學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