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博蘭
溴丙烷是一種有毒的化學物質,溴丙烷有1-溴丙烷和2-溴丙烷兩種同分異構體。1-溴丙烷的分子式是C3H7Br,2-溴丙烷的分子式是CH2BrCHBrCH3。由于2-溴丙烷對人體生殖系統(tǒng)和血液系統(tǒng)的不良影響,已經在全球停止作為清洗劑使用。本文主要介紹1-溴丙烷的接觸機會、中毒臨床表現以及職業(yè)危害防護的一些常識。
1-溴丙烷具有易揮發(fā),不易燃,不破壞大氣臭氧層等特點,作為一種高效環(huán)保清洗劑,廣泛用于各種油脂、助焊劑、五金電子、精密儀器、服裝干洗等行業(yè)的清洗過程,此外還作為化工原料,用于農藥、醫(yī)藥、染料等生產,以及粘膠、涂料的配制。溴丙烷工業(yè)生產中使用1-溴丙烷水溶液。在各種金屬、電子、精密工業(yè)等行業(yè)以及1-溴丙烷合成等工藝過程均可能接觸1-溴丙烷。接觸過量會導致急性或慢性中毒。
1-溴丙烷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皮膚進入人體。在工業(yè)生產中,1-溴丙烷進入人體的途徑主要是呼吸道。我國把溴丙烷列入2015年《職業(yè)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中,2017年我國頒布了《職業(yè)性溴丙烷診斷標準》,目前各國尚未制定這種物質的作業(yè)場所空氣職業(yè)衛(wèi)生限值。
主要損害中樞神經系統(tǒng),短期內接觸較高濃度1-溴丙烷后,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全身乏力或具有易興奮、情緒激動、焦慮、易怒等精神癥狀,并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或小腦共濟失調,如持物不穩(wěn)、站立不穩(wěn)、步態(tài)蹣跚等癥狀。
慢性中毒主要引起多發(fā)性周圍神經病??筛鶕乐爻潭确譃檩p度、中度、重度中毒。
輕度中毒:長期密切接觸1-溴丙烷,出現肢體遠端麻木、刺痛、乏力、步態(tài)不穩(wěn),或伴有多汗及頭暈、頭痛、記憶力下降、抑郁、焦慮、易怒等癥狀,同時具有下列條件之一者:一是四肢對稱性手套、襪套樣的痛覺、觸覺障礙,同時伴有肢體遠端音叉震動覺減退伴跟腱反射減弱;二是四肢受累肌肉肌力減退至4級;三是神經-肌電圖檢查提示輕度周圍神經損害。
中度中毒:在輕度中毒的基礎上,具有下列表現之一者:一是跟腱反射消失,或深感覺明顯障礙伴感覺性共濟失調;二是四肢受累肌肉肌力減退至3級,可伴有肌肉萎縮;三是神經-肌電圖檢查提示周圍神經損害明顯。
重度中毒:在中度中毒的基礎上,具有下列表現之一者:一是四肢受累肌肉肌力減退至2級及以下;二是神經-肌電圖檢查提示周圍神經損害嚴重。
生產1-溴丙烷,應采用自動化、密閉化的生產工藝,消除或減少1-溴丙烷接觸。1-溴丙烷生產設備可設置在自然通風良好的框架式露天或半露天場所,不能采用自然通風的場所,應采用有效機械通風,室內場所設置門口外開的撤離通道。儲存或輸送1-溴丙烷的管道、設備、容器、閥門等設施要符合相關材料和強度要求。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工作場所應設置事故通風裝置以及與事故排風系統(tǒng)相連鎖的泄漏報警裝置。事故發(fā)生時,應提供足夠的通風量,事故通風裝置的控制開關應分別設置在室內、室外便于操作的地點。
1-溴丙烷罐周圍設置圍堰或泄險池,并設置必要的噴淋設施。工作場所應設置固定式1-溴丙烷檢測報警儀。在不具備設置固定式1-溴丙烷檢測報警儀條件的工作場所應設置便攜式1-溴丙烷檢測報警儀。用人單位應在1-溴丙烷生產或使用場所便于觀察處設置醒目的風向標,便于撤離人員選擇應急疏散路線和安全集結區(qū)域。在工作場所的醒目位置設置職業(yè)病危害警示標識和1-溴丙烷職業(yè)病危害告知卡。
使用1-溴丙烷清洗五金、電子器件、精密儀器等作業(yè),在工作臺或工作場所安裝局部通風裝置,設計合理的控制風速。把揮發(fā)的1-溴丙烷及時收集在排風罩內,經凈化后才能向大氣排放。
應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7 ℃,預防陽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運輸前應對運輸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考核,考核合格后取得特種車輛運輸許可證,經相關部門同意后方可上崗。所有運送和盛裝1-溴丙烷的容器應定期檢測。注意輕裝輕卸,預防包裝損壞。運輸車輛應辦理準運證,并有合格的運輸車輛標志。
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嚴禁與氧化劑、食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暴曬、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qū)。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公路運輸時要按規(guī)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qū)和人口稠密區(qū)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嚴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裝運輸。
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操作人員可能接觸1-溴丙烷蒸氣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tài)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空氣呼吸器;必要時,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防化學品手套。工作現場嚴禁吸煙;注意檢測毒物;注意個人清潔衛(wèi)生。將應急呼吸防護用品按要求存放在車間或鄰近車間的地方,存放地應有醒目的標識,便于事故發(fā)生時迅速拿取使用。工作場所應配置通訊工具,供工作人員應急使用。
按規(guī)定配置泄漏處置器材,工作場所應設置清潔供水設備,設置沖洗噴淋設備。工作場所應配置應急搶修器材,根據生產特點和實際需要設置休息室、更衣室等。
用人單位應按照規(guī)定組織1-溴丙烷作業(yè)人員做好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職業(yè)健康檢查和應急健康檢查,及時發(fā)現職業(yè)禁忌證和疑似職業(yè)病并妥善安置。
加強生產、使用、儲存、運輸過程的職業(yè)衛(wèi)生管理,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建立職業(yè)病防護設施、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yè)病防護用品維護、檢修制度,并嚴格貫徹執(zhí)行。
定期檢測作業(yè)場所危害物濃度,及時發(fā)現問題并整改。報警儀定期鑒定或標定。應經常檢查、維修生產和使用1-溴丙烷的設備、閥門、安全設施、泵等,防止“跑、冒、滴、漏”發(fā)生。
工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均應正確理解所接觸毒物的安全技術說明書,主要負責人、職業(yè)衛(wèi)生主管領導和主管人員,應參加職業(yè)衛(wèi)生知識培訓并考試合格;在工人三級培訓中培訓職業(yè)病防治知識,要求工人了解危害物的特性,掌握泄漏緊急處置措施和個人防護措施,掌握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保養(yǎng)方法,掌握必要的自救、互救方法。
成立應急救援組織,制定相應毒物中毒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定期組織救援演練和總結,確保事故應急救援及時有效。
1-溴丙烷的泄漏現場處置: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安全區(qū),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佩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如果是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如果是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接觸1-溴丙烷人員的應急處置措施: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呼吸進入人體者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緊急送醫(yī)。眼睛接觸者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必要時送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