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濤
摘要:在近年來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部編版教材逐漸投入使用。這部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相較于舊教材而言做出了較大的改變,并為教學目標的達成帶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與挑戰(zhàn)。寫話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基礎手段。如何通過部編本語文教材進行小學生寫話教學,本文圍繞此做出一些策略初探。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話教學;部編本教材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046-01
2017年9月,“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簡稱部編本)在全國新入學的中小學生中開始使用。[1]相較于以往的語文教材而言,部編本更新內(nèi)容較多,結構編排更加符合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并且為語文教師的教學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zhàn)。本文以小學一年級寫話教學為范例,對如何利用部編本教材進行寫話教學做出策略初探。
1.激發(fā)興趣,先說后寫
新課程教育改革標準所運作的相關教育文件將小學語文的習作教學分為了三個學段:第一學段的寫話教學,以及第二、三學段的習作教學。[2]而真正的寫作練習則需要經(jīng)歷一整個小學階段的初步學習才能正式進行。這樣的劃歸方式也就意味著寫話是進行系統(tǒng)寫作學習的基礎部分,對于寫話技能的優(yōu)秀掌握也即是為今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大廈夯實了根基。在全新的部編本語文教材中,針對于一二年級學生所設立的初級目標有以下幾點:第一點,對寫話練習具有一定的興趣,并能寫自己所見所想。第二點,在寫話練習中積極運用詞語素材。第三點,學會正確使用基礎標點符號。
1.1?對于學習興趣的引導。在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中,第一點就是注重對于學生寫話興趣的引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的產(chǎn)生能夠使得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產(chǎn)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并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對于小學生寫話興趣的引導,第一點就是讓教師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利用文字工具不計內(nèi)容與形式的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感。第二點是教師應合理把握寫作教學的難易度,在符合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可以進行適度拔高。第三點是需首先訓練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再付諸于書面上的實踐。第四點是教學階段應呈階梯式上升,從簡入難,讓學生不要對文字表達產(chǎn)生畏懼感和喪失自信心。第五點是教師應構建起合理的評價機制,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習慣與所處學習階段,針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應以正面的、積極的鼓勵為主,深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成功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活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表達,從而潛移默化地激發(fā)出學生的寫話興趣。
針對于初次踏入校門的低年級學生而言,教師應充分考慮到他們普遍的學習能力情況,在初始階段還是以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為主,然后將寫話教學進行適量穿插。
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應從課堂導入的步驟就開始進行。例如在學習有關季節(jié)的課文是,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你最喜歡一年中的哪個季節(jié)?你為什么喜歡這個季節(jié)?這個季節(jié)有什么特征?等等,然后鼓勵學生積極舉手,大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在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同時也進行了課程內(nèi)容教學的引入與鋪墊。
1.2?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到因材施教,在了解每一位學生個人學習情況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的制定,并在課堂中進行實施。教師要合理抽取各個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進行及時的教學反饋,對于稍有困難的學生更應該鼓勵其積極發(fā)言,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除了自己單方面的引導之外,教師更應積極構建出一種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利用學生在教學中的互動來推動學生寫話能力的發(fā)展。學生應懂得首先進行獨立思考,然后將自己的想法與觀點傳遞給周邊的同學,互相之間交換觀念,從而拓展自身的思維領域。
小學語文教師還可將教材上的插圖進行有效利用,鍛煉學生的看圖說話能力。引導學生對圖片內(nèi)容進行基本描述,并掌握敘述的基本要點:誰;在哪兒;在干什么。
2.規(guī)范訓練,豐富語句
在開發(fā)了小學生的寫話興趣之后,教師就需要注重加強寫話的過程規(guī)范訓練了。首先應指導學生如何正確使用一些基礎的標點符號:使用句號就是表現(xiàn)陳述句的結束;使用問號就是提出問題,表達疑問;使用感嘆號就是加強語氣,表達強烈的情感。例如,在一年級下冊的語文園地六中就專門安排了一次加標點的練習,要求學生根據(jù)不同的語氣給句子添加標點。[3]針對于這種類型的訓練,教師應結合一些課文內(nèi)容或者課外讀物來進行相關句式的設計,并將口頭練習與書寫練習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得到全方位的寫話訓練。
在一年級下期的課程學習中,教學任務還要求對學生用詞和造句的能力進行相關練習。例如,第18課《猴子下山》的課后練習中,要求學生選擇幾個表示手部動作的字各寫一句話。而除了對學生用詞造句能力的要求提升之外,教材對于學生豐富語言表達的能力也同時提升了。教師要開始引導學生如何對事件進行細致以及生動的描述。
參考文獻:
[1]?康俊琴.小學語文部編本教材寫話教學策略淺談[J].中國校外教育,2018(19):135+138.
[2]?付紅宇.讓低段寫話教學綻放光彩——小學語文低段寫話訓練策略探究[J].教育觀察,2018,7(20):89-90.
[3]?周小娟.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探析[J].教書育人,2018(2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