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東 鄭彩瑜
摘 要:學習是一件非常艱苦的事情,沒有捷徑,這是公認的。但學習絕對是有策略和技巧的,正確的學習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要求必須要對教材和考試方式進行長期的跟蹤和深入的研究。同時也必須正視學習的主體——學生,進行研究。生源質量不一樣,教學的方式方法也得發(fā)生相應的改變。
關鍵詞:基礎;生源;生物學;教學
以前的計劃生育導致學生生源日益減少,一些貴族、名校和教育產(chǎn)業(yè)集團的虹吸效應日甚,同時很多地方出現(xiàn)12年義務教育,綜上等原因大量基礎性較差的生源進入一般高中學校,面對基礎生源的教學就應該有針對性,做到以學定教。主要探討針對該類生源的生物學教學策略分析。
一、教材分析
隨著人類對自己及環(huán)境的認知,特別是隨著基因和免疫等方面的發(fā)展,生物學在自然科學領域的地位越來越突出,成為最有發(fā)展前景的學科之一。但在實際的初高中教學中看似高大上的理科生物更接近文科,這是因為此階段的學生接觸的是基礎生物學。高中生物學的內容以介紹、論述為主,涉及的思維、推理不強。考試主要考查學生的知識記憶及理解、掌握、應變等能力。
二、生源分析
很多地方已經(jīng)落實12年義務教育,這是國家的一個方向,有差生源是必須面對的一個現(xiàn)實。更迫切的是,絕大部分地區(qū)生源數(shù)量開始變少,而貴族、名校、教育產(chǎn)業(yè)集團等的虹吸現(xiàn)象又愈演愈烈,導致一般學校變得非常吃力,生源較差。本校就是這樣一所資源薄弱的高中,學生懶學厭學嚴重,自主自控能力差,上課沒多久就分心分神,沒有明確的目標方向,成績可想而知。
三、方法研究
鑒于上述情況,在進行研究探索后,針對本校生源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方案,下面談談相關措施心得。
(一)統(tǒng)一思想
思想上的認識非常重要,其實就是信念,只要能從根本上對生物學習形成統(tǒng)一信念,行動才能順水推舟,行云流水。教學中的兩個主體,科任教師要明確起來,學生也要動員起來,當然學生是不可能動員一次就能起來的,必須在不斷的鼓勵中灌輸生物學習的策略技巧,讓這種思想入腦。
(二)向課堂要效率
1.朗讀課文
離開了教材,如無水之魚;回歸課本,是教學本質?;A差的學生比較懶散,不肯預習、自學,上課坐著就會發(fā)呆分神。針對此情況,本課題組落實一種生物學學習方法:朗讀。朗誦有很多好處,可以提高對文字的理解能力,還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朗誦能調動人體的多種器官參與活動,能讓學生通過眼看、入腦、記憶、發(fā)聲等的連貫思維,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完成生物學課本內容認知的初步學習,能很好地提高課堂效率。
2.有舍才有得
對象是什么樣的生源,必須要明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學定教。面對學生,若課本內容帶得太入,延伸太長,講得難,其實這不是教學,這是教師的表演。學生的積極性被無情打壓,收獲知識無從談起。倒不如我們的定位低點,先從最基礎的抓起。當然,配套相應的練習,測試都盡量簡單,這樣學生才能有自信之源。
3.每節(jié)總結筆記
學習了一節(jié)課,僅有過程,則感悟不深或不遠,必須升華才能達到學習的效果,每節(jié)課堂的總結就是這個升華的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總結,教師再完善。但這種口頭總結畢竟效果有限,而變成鉛字的總結就有分量和效能得多了。做好每節(jié)的總結筆記不難,因為內容不多,且多為總結性的言語,難的地方就是行動、長期、監(jiān)督、檢查的實施。而面對基礎差的學生,這個工作是很有挑戰(zhàn)性,因為他們壓根就不想動手動筆,課后就更別想了??梢悦刻谜n下課前幾分鐘然要求學生寫在本子上、貼紙上、課本書上都行,定期落實檢查。
4.堂上檢查
學習效果如何,檢驗的形式很多,如一定量的習題,有一些簡短的問答,一些重要的名詞或表達語句的小默,可以根據(jù)課本章節(jié)內容進行合理方便安排。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的記憶規(guī)律,趁熱打鐵是最好、最有效的重復。
(三)決戰(zhàn)課后
1.做好錯題收集
練習不同于機械的重復,它是有目的、有步驟、有指導的活動。新學習的知識,只有通過遷移練習,知識才能夠得以升華。也只有通過練習,才能夠培養(yǎng)我們的審題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應用新知識的能力。而人的學習和認知是有盲區(qū)的,懂的知識點,基本就沒問題;不懂的知識點,錯了,理解了,改正了,但往后還是會錯。所以要做到高效有效,必須要建立錯題本,同學們對錯的題要及時糾正,把知識點濃縮歸納。建立錯題集,加強反思,這是一種優(yōu)化學習的捷徑。
2.構建知識網(wǎng)絡
一章書分布的每一節(jié)必定有某些聯(lián)系,章節(jié)是一個體系,弄明白這個體系如何連接則就能形成這一章內容的知識網(wǎng)絡。若要構建這章的知識網(wǎng)絡,必須跳出節(jié)的內容限制,在一個高點處,居高臨下,俯視每一節(jié),考究每一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能有這個思想格局,說明對知識已經(jīng)達到的一定水平的認知、了解和掌控,對課本的知識完成了學習的基本要求,能應對一般性的測試,成績自然能提高。
總之,基礎性差的學生,核心是懶學,不肯動。教師不能一味批評,應該多研究教育對象,應該多鼓勵學生,多調節(jié)課堂氛圍,多些有力的監(jiān)督檢查,多想點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王具宏.淺談高中生物“趣味課堂”的營造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25).
[2]祁淑芳.高中生物教學模式轉化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下),2018(7).
注:本文系廣州市增城區(qū)級課題《基于增城區(qū)E類生源生物高效教學模式的構建和實踐的研究》(編號zc2017040)的成果
論文。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