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玲
摘 要:初中班主任是學校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組織者和重要引導者。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生的德育逐漸融入了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壓力和難度,因此,探尋更加行之有效的班主任德育教學工作策略就成為了當前初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在結合實際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以教學條件相對落后的農村中學為切入點,提出了農村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具體實施策略。希望為全面提升農村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學與管理水平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農村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教學;管理
學校作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不僅需要學校和老師為學生積極構建一個良好、健康的校園環(huán)境和課堂環(huán)境,而且還需要班主任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構建更加高效、合理的德育教學模式,從而促進學生健全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基于此,本文針對“農村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展開了分析和研究。
一、轉變教學理念、拉近師生距離
班主任的教學理念對于班主任的教學活動和教學計劃有著直接的影響,對于農村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學管理工作來說亦是如此。由于我國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方面的管理理念和教學思想還不是很先進,從而使得班級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學生文化素養(yǎng)以及德育水平的有效發(fā)展和提高。針對這種情況,首先,老師要秉承“以生為本”的教學管理理念,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價值取向等,從而耐心地、有針對性地實施德育教育管理;其次,要摒棄掉“以分數(shù)論英雄”的錯誤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的個性化能力和思想道德方面的培養(yǎng),從而為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為一些“學困生”提供轉變的機會和信心。
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學生晚自習的時間,為學生講解一些德育小知識(這些知識既可以是一些古典故事,也可以是一些班級里發(fā)生的真人真事,還可以是一些優(yōu)秀的音視頻課件等),從而引導和幫助學生將“德育”概念實質化、具體化。然后,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交流和探討,探討的過程除了一些德育方面的內容,還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學習上的一些困難和疑惑大膽地說出來。這樣不僅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和價值,而且親密的交流還拉近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將立德樹人落實到了實處。
二、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學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良好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但是,班主任想要切實做好這項工作,還需要在全面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家庭環(huán)境以及性格偏好等基礎上,實施差別教育、針對性引導。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農村初中的班主任一般都是既任課又兼職班主任工作,所以工作內容繁雜、工作范圍較廣,所以班主任的德育教學還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運用科學、合理的德育教學方法,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
例如,班里有個學生最近常有上課走神、不認真完成作業(yè)的情況。通過與他交流得知,原來該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一直跟著年邁的奶奶生活,最近奶奶生病住院了,他每天放學都要去醫(yī)院照顧奶奶,所以沒時間寫作業(yè)。針對這種情況,老師首先與該生商量出一個既能照顧奶奶又能寫作業(yè)的辦法;然后再將該生落下的功課和作業(yè)利用下課時間幫他補齊;最后該生不僅提高了學習成績,而且還主動承擔起了收繳作業(yè)的工作。這樣不僅促進了師生深厚感情的建立,并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能力發(fā)展的空間,而且還有效拓展了班主任德育教學工作的廣度與深度。
三、完善科學評價體系,互促互進
老師的肯定和表揚對于學生來說是最大的榮譽和發(fā)展動力。尤其是班主任作為整個班級的管理者、引導者,在學生的心目中更是占據(jù)著極大的分量。如果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完善德育教學評價體系,那么將會使自己的德育教學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建立起一次性評價和系統(tǒng)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其中一次性評價是針對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某一次行為或表現(xiàn)而進行的評價,從而讓學生明白行為、思想的對錯;而系統(tǒng)性評價則是根據(jù)學生一個階段內的表現(xiàn)來進行的評價,并且在評價中還以此階段的一些具體事例為佐證,從而使得評價更加客觀、準確、公平。
其次,要不斷完善評價方式,如完善口頭評價、書面評價、多媒體評價、物質評價、精神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從而針對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采取恰如其分的評價方式。如針對某學生在班級內主動幫學生打掃衛(wèi)生的事情就可以在班級里進行口頭表揚,從而讓大家以此為榜樣,養(yǎng)成助人為樂、為他人分擔等高尚品德。
另外,還要完善激勵評價制度,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進而給予學生及時的表揚和肯定,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化能力的最大化發(fā)展。
總而言之,農村初中班主任開展德育教學不僅要遵循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以及秉承“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還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傾聽學生的真實內心訴求,并不斷完善德育教學評價體系,從而促進初中生綜合學習能力和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歐陽鉅洲.成功教育,從賞識與信任開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討[J].中華少年,2017(20).
[2]韋紹和.農村中學班主任工作中開展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6).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