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靜瀅
在成長的道路上,總會有那么一個瞬間、一個場面,觸動你的內(nèi)心,在你心田上留下一片獨特的風(fēng)景。
提到茶,人們自然就會想到福建安溪——一個彌漫著茶香的茶鄉(xiāng)。這里產(chǎn)的茶,或清甜可口,或味道濃烈,聞名全國。父親愛品茶,家里總是茶香四溢,我對茶鄉(xiāng)充滿了向往。
父親在一個假期里帶我去了茶鄉(xiāng),那真是一次奇妙的旅行。早晨打開窗,茶田星羅棋布、漫無邊際。我們來到離旅館較近的一塊茶田,放眼望去,一列一列的茶樹生機勃勃,茶葉一片比一片綠,一列比一列誘人。微風(fēng)輕拂,茶樹像一個個穿著小綠裙的姑娘歡快地跳起了舞。這塊茶田舞動的樣子刻在我的心靈深處,這一片綠色的海洋始終在我腦海里蕩漾。
離我不遠處,有一位采茶女,看上去大約十六七歲,坐在田中的小板凳上,手上是一把剪刀和一個小籃子。她一手抓住茶葉莖,另一只手迅速將茶葉采下來,動作極為嫻熟。發(fā)覺我正在看她,她朝我笑了笑,示意我試一下采茶。父親在一旁鼓勵我,我躍躍欲試,既興奮又忐忑。小姑娘先給我示范了一遍,她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茶葉的莖,告訴我離茶葉一厘米的地方是最好的采茶點,說完對準(zhǔn)手指與茶葉之間的縫隙,迅速剪斷了茶莖,茶葉便落入下方的小籃子里。
她將剪刀遞給我,手把手地教我,幾次下來,我大致掌握了采茶的技巧。她一直夸我做得好,我聽了別提有多高興。這個熱情的輕聲慢語教我采茶的小姑娘的嬌小身影,成為我心里的一片風(fēng)景,想起來就覺得暖暖的。
在父親和小姑娘的談話中,我得知她今年才十六歲,假期會幫家人一起采茶。他們家祖祖輩輩都在這片土地上種茶、采茶。父親正好想買些茶,小姑娘便熱情地邀請我們?nèi)ニ摇?/p>
小姑娘的家并不大,僅有一座樸素的小木屋,門口曬滿了茶葉,竹籃里有成形的一片片茶餅。小姑娘的母親熱情地接待了我們,為我們沏了茶,用一口帶著安溪腔調(diào)的普通話對父親說:“這是我們自家種的鐵觀音,請您嘗嘗。”我不懂品茶,只知道這茶好香,好可口,忍不住一連喝了好幾杯。再看父親,他一點點品著茶,不斷地緩緩點頭,喝完一杯,他對我說:“這真是好茶,芳香撲鼻,香如蘭桂,味如甘霖,不愧是茶鄉(xiāng)的茶!”這是我第一次見父親如此贊許某種茶。看父親如此,我仿佛看見無數(shù)像父親一樣愛茶的人,悠然地品著一杯杯茶,露出滿足的神情……
父親和小姑娘的母親探討著泡茶的方法,我插不上話,就跑到院子里玩。院子里有幾個人圍坐在一個大竹筐前,他們有條不紊地挑著茶葉,神色認真。令我驚奇的是,這群人中有的才十歲左右,他們手法熟練,一眼就能分辨出好茶葉,一點兒也不遜色于成年人。這里的人們不分男女老少一起“做茶”,認真、有序、安然,這幾個人挑茶葉的場景印在我的心田上,這場景里有一雙雙勤勞的手,一張張認真的臉。
父親買完茶,我們便離開了。當(dāng)我踏出小木屋時,回頭望了望,剛采摘的茶葉放在門口,大老遠就能聞到一股清香,我猛地吸了幾口,真香……
安溪的茶,很香;安溪的茶田,很美;安溪的人,很甜。那純真、簡樸、熱情的人兒,那茶香四溢的小木屋,印在我心上,形成一片獨特的風(fēng)景,那綠得晃眼的茶田,一直讓我懷念。
(指導(dǎo)老師 楊丹丹)
簡 評
這篇文章講述了去茶鄉(xiāng)旅行時的所見所感,表達了對茶鄉(xiāng)美好事物的喜愛和贊揚。茶鄉(xiāng)的茶葉香、茶田美、人兒甜,旅行中的一幕幕場景都成為永恒的風(fēng)景,留在作者的心田上。文章敘述條理清晰,重點突出,采茶少女教“我”采茶的場景,父親品茶時“我”看到的挑茶葉的場景,都是作者采擷到的美麗風(fēng)景。
(付 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