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過年過年過大年,唱的是春歌,貼的是春聯(lián),耍龍燈跑旱船呀,高蹺滿街轉(zhuǎn),人人臉上笑開顏,笑呀笑開顏……”還沒走進作文沙龍活動室,李老師就聽見這歡快的歌聲,他非但沒有生氣,反而也跟著哼唱,快步走了進去。
沙龍現(xiàn)場1 跑進活動室的年味
“你們這個寒假一定過得很精彩吧?我現(xiàn)在還能聞到你們身上濃濃的年味呢!”李老師笑著說道。
“老師,您不知道吧?我在寒假給我們小區(qū)的志愿者小隊打鼓了,那些參加扭秧歌的大人都說我打得好呢!”商高峰高興地說著,一轉(zhuǎn)身就把他身邊一個同學的背當鼓,雙手做鼓槌,有節(jié)奏地敲了幾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那這節(jié)課就以‘今年的年味為主題寫篇作文如何?”“好?!贝蠹引R聲回答。教室里一片“刷刷刷”的寫字聲……
沙龍現(xiàn)場2 年味大PK
一個小時過去了,同學們陸續(xù)結(jié)束了“大作”,放下了手中的筆?!袄蠋?,我們今天就來個年味大PK吧?!睆埶济籼嶙h道。
“那誰第一個上來PK呢?”李老師問。“當然是我啦。”張思敏說著,走上了講臺,朝大家鞠了一躬后說,“在我看來,今年我過得最有年味的是年三十祭祖這天。那天早上,我還在香甜的夢鄉(xiāng)里,外婆就把我從熱乎乎的被窩里拖了出來。還沒等我洗好臉梳好頭,外公已經(jīng)在樓下叫我們‘祭祖要開始了。我是第一次參加祭祖,所以滿是好奇。只見一樓堂屋正面的墻上掛著菩薩像,長條桌上放著太爺爺?shù)南嗥鸵恍懼值狞S紙條。堂屋的中間放著一張方桌,方桌上放著兩支很大的紅蠟燭和一個香爐。沿著桌邊擺著18個盛滿飯的碗,正中間放著紅燒魚、紅燒肉、豆腐、炒涼粉。方桌前還放著一個火盆。祭祖開始了,外公和大叔爺爺點燃了香和蠟燭,大叔爺爺在火盆里燒起了紙錢和用金銀紙做的元寶,堂屋里立刻煙霧繚繞。外公第一個磕頭,全家人都排著隊磕了頭。 我不明白祭祖是什么意思,大叔爺爺告訴我,每年清明節(jié)、冬至和年三十,都要把祖先們請回來吃一頓飯……外公說:‘其實祭祖是一種鄉(xiāng)俗,代表后人不忘先輩的心情,沒有先輩,哪有我們呢?通過祭祖就是要教育后人知恩圖報。我想,這就是懂得‘感恩吧。”
商高峰說:“你寫的是外公家的年味。由于‘我也參與其中,所以這樣的習作可以以‘我為線索,將‘我的所見所聞串起來,使敘述充滿故事性。又由于‘我在其中,讀者跟著‘我一步步去體驗筆下的年味。”
王思明說:“我覺得今年最有年味的是寫春聯(lián)那天。我的毛筆字已經(jīng)練了三年了,現(xiàn)在終于可以拿出手了,我家今年的春聯(lián)都是我寫的?!?/p>
李老師點點頭,問:“我們的思路要打開,可以不局限于你家的年味,有這樣的習作嗎?”
“有!”尚志強高聲回答。
“答得干脆,那就展示一下你的‘大作吧?!崩罾蠋熣f著,做了個邀請的手勢。
尚志強快步走上去,把作文本往展示臺上一放,大屏幕上便呈現(xiàn)出他的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