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說:“敘述不怕不細致,而怕不生動。在細微處要顯出才華?!彼^“細微”,即細節(jié)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小又具體的典型情節(jié),進行生動細致的描繪和刻畫,更好地表現文章的精神。所謂“精神”,具體體現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的描寫之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和文章主題的深化,都離不開細節(jié)描寫。一篇記敘文優(yōu)秀與否,關鍵點之一就在于細節(jié)描寫成不成功。成功的細節(jié)描寫可以更好地表現文章的"精神”,讓讀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讀性。
細節(jié)描寫首先要具有真實性,沒有現實生活根基的情節(jié)無法傳遞出真摯的情感。只有具有真實性,才能富有感染力,才能起到打動人心的作用。其次要具有典型性,要善于捕捉能夠表現文章精神的情節(jié)。只有具有典型性,細節(jié)描寫才能富有表現力,才能起到以小見大的作用。最后要具有新穎性,使用生動的語言將畫面形象地描繪出來。只有具有新穎性,細節(jié)描寫才能富有獨特性,才能吸引讀者閱讀。
在記敘文寫作中,如能靈活運用下面的技巧進行一些細節(jié)描寫,文章想必能增色不少,甚至提升一個檔次。
一、錘煉詞語,精心選擇句式
1.優(yōu)秀的細節(jié)描寫,語言表達要準確嚴謹。我們要精心錘煉詞語,通過對動詞、形容詞的辨析和篩選,對細節(jié)進行準確生動的刻畫和描摹,以少勝多,一字傳神。
如2012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題是“老計的故事”,其中一篇滿分作文《一封家書》是這樣寫的:
有時候我一個人巡護,走著走著天兒就暗了。說來也怪,這山里沒有電,可一點兒也不黑!星星在頭頂上照著,跟兒子的小眼睛似的眨呀眨的,眨得我這心里也亮堂了,走路也有勁兒了,頂著西北風走都不覺得累了。有時候火車咣當吃當從身邊開過去,車廂窗戶透出橘紅的光,和家里的窗戶似的,我老是一動不動地看著它開過去,在它身后默默敬個禮,汽笛仿佛在回答我,嗚嗚地響了。我好像回到了小時候,你記得嗎?咱們小時候放學了總玩一種游戲,大家排隊扮成小火車,我那會兒最愛扮成站臺的乘務員,覺得敬禮是世上最好看的姿勢……今天卻不再是游戲,我看著火車緩緩開來又開走,載滿一車又一車的想念和幸福,有一種責任沉甸甸地壓在肩上,壓在心窩里。
這些描寫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一位普通的鐵路巡護員豐富的內心世界:忠于自己的工作崗位,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一生,并以此為樂,毫無怨言。同時,又充滿了兒女情長,有對兒子的深切思念,有對妻子的傾心訴說。所有的這些情感,都化作細膩的描寫,用精準的語言表達出來。
2.句式的變化也會影響細節(jié)的表達效果。我們要學會通過長短句的使用,以及句子順序的安排,來強化描寫的效果。
如魯迅先生在《祝福》中描寫淪為乞丐的祥林嫂:
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空的”是用來說明"一只破碗”的,把它獨立出來,起強調作用,突出祥林嫂窮困潦倒的境遇,更表明祥林嫂已是在挨饑受餓中度日。"下端開了裂”是用來限定"竹竿”的,把它獨立出來,意在強調祥林嫂過著乞討的生活為時已久。
二、巧用修辭,強化藝術效果
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恰當而合理地使用修辭,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變平淡質樸為文采斐然。
如魯迅先生在《藥》中關于人們圍觀殺人場面時的描寫:
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群人的后背,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
通過這個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一群喜歡看熱鬧的麻木、愚昧的人,從而將作者強烈的憤懣及"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熾烈情感在這一細節(jié)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三、發(fā)揮想象,充分調動感官
充分調動人體各種感官,用味覺、聽覺、嗅覺、觸覺和視覺等進行多方面、多角度描寫,可以寫準寫活人、景、物的形、聲、味、質感等要素。如果描寫到位,可以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使文章生動形象。
如錢世源同學在作文《解?!分袑懙溃?/p>
這是我第一次當屠夫,而且還要宰殺一頭活牛。那頭淡棕色的肉牛被綁了起來,鼻子中不停地冒出白氣,兩只大眼睛露出絕望的光。我咬了咬牙,橫下心,拿起刀準備宰殺。我定了定神,看著龐大的牛,可不知從何處下手。算了,從脖子處下手吧?!斑琛比馀1Q一聲,鮮紅的血從它的脖子處噴涌而出。我顫抖著雙手,一刀一刀地分解著?!?/p>
這段文字是對庖丁解牛的想象性描寫,從視覺、聽覺等角度進行細致描繪,將庖丁第一次宰牛時心理的不適表現得淋漓盡致。
再如2015年北京高考作文題"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其中一篇滿分作文這樣描述就義前的秋瑾:
她臉上浮現出激動的紅暈,此時我眼中的她,與剛剛清秀溫婉的形象大相徑庭,既有英氣,又帶著智慧,整個人都更加生動奪目起來。
她快速走到桌邊為我沏了壺茶,我們手握茶杯相視而笑。水汽氤氳中,我瞥見她雪白肌膚上的猙狩疤痕,眼眶不由得紅了:“痛嗎?”“死嗎?一點兒也不痛,一下子就過去了?!彼嫒萜届o,仿佛說的不是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這段文字是對秋瑾的想象性描寫,作者從視覺、聽覺等角度對人物進行細致描繪,將秋瑾的大義凜然以及視死如歸的精神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四、細化動作,延長描寫過程
對故事發(fā)展有重要作用的人物的動作,我們可以進行多方面重點描寫,在時間上造成一種延宕,在空間上通過對這個動作的無限放大,形成一個“慢鏡頭”的回放,從而給人們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
如《七根火柴》中對無名戰(zhàn)士的描寫:
那同志用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開紙包,是一個黨證;揭開黨證,里面并排著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紅紅的火柴頭簇集在一起,正壓在那朱紅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著……”那同志向盧進勇招招手,等他湊近了,便伸開一個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撥弄著火柴,口里小聲數著,
“一,二,三,四……”
一共有七根火柴,他卻數了很長時間。數完了,又詢問地向盧進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說:“看明白了?”
…………
只見他合起黨證,雙手捧起了它,像擎著一只齡滿水的碗一樣,小心地放進盧進勇的手里,緊緊地把它連手握在一起,兩眼直直地盯著他的臉。
“記住:這,這是,大家的!”他驀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用盡所有的力氣舉起手來,直指著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帶給……”
這段慢鏡頭式的描寫,便把“無名戰(zhàn)士”數火柴與交黨證的姿勢深深地印在讀者心間。
五、設置懸念,增層次換角度
"文似看山不喜平”,對于典型細節(jié),有時不用平鋪直敘的方法,而采用“曲筆”描寫,層層鋪墊,設下伏筆,不斷設置懸念,有時直到最后才揭開謎底,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儒林外史》中對嚴監(jiān)生臨死前的描寫:
嚴監(jiān)生喉呢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大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你莫不是還有兩個人不曾見面?”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二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兩眼睜得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fā)指得緊了。奶媽抱著哥子插口道:“老爺想是因兩位舅爺不在眼前,故此紀念?!彼犃诉@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趙氏慌忙楷著眼淚,走上前道:“老爺,別人都說的不相干,只有我曉得你的意思!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嚴監(jiān)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
如果將這段描寫寫成"嚴監(jiān)生伸出兩個指頭,妻子明白他的意思,挑出一莖燈草,他就斷氣了”,那么對于塑造嚴監(jiān)生的人物形象就會大打折扣。作者通過精心的構思,首先設計出兩個侄子和奶媽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種種錯誤的猜測,以引起讀者的好奇與猜測,直到妻子猜對了,嚴監(jiān)生才沒了氣。這個細節(jié)留給讀者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嚴監(jiān)生這個守財奴的形象便也躍然紙上。
在考場上寫記敘文時,切忌泛泛而談,考生一定要有細節(jié)意識。如能有意識地運用這些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便可以將文章寫得波瀾起伏,將人物形象刻畫得形象生動,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記敘文。
一封電報
北京景山學校高三 李思宸
田福軍一聲不響地坐在市委辦公室的沙發(fā)上,出神地望著茶幾上的報紙,那上面是一張燦爛的笑臉。這笑臉,曾像陽光一般,令他欣慰,使他溫暖??涩F在,他渾身冰涼。是的,他再也不能聽到那銀鈴般的笑聲,盡管他不愿相信,可曉霞的確已經在洪水中犧牲了!
兩行淚順著臉頰上哭干的淚痕,淌過田福軍的心。
這段時間里,仍有電話不斷打來,田福軍勉強向打電話的人布置工作抑或匯報情況。有時,他甚至哽咽得說不下去話,只疑惑得電話那頭的人不斷詢問。他太痛苦了,每當電話再次響起,他總是期盼著是不是有曉霞獲救的消息,盼望著電話那頭告訴他曉霞正躺在省城的病房里,急切地等待著自己的父親去看望她……
奇跡沒有發(fā)生,每接一次電話,他的心都像碎掉一樣。
是的,破碎。他多想狠狠地把電話扔在地上摔個粉碎,然后重新沉浸到那種不能自拔的痛苦中。
然而他沒有這樣做,他仍會想到這時扔掉電話是什么后果。災難沒有過去,他仍舊要擔負起領導的責任,因為每當自己錯過一通電話,失去的也許就是一條鮮活的生命。
他緩緩站了起來,神情恍惚地向窗邊踱去。
他費力地拉開了窗子,雙手扶在窗框上,撐著無力的身體。
凄風,苦雨。
田福軍痛苦地吸了一大口氣。
曉霞,你為什么不多帶幾個人一同去呢?你又逞強了吧!
…………
整理女兒遺物時,他發(fā)現了書柜里的十幾本本子。那是她的日記。田福軍猶豫了一下,終究翻開了其中一本。
剛健的字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整個本子,像洪水般向他眼眶沖來。他的視線模糊了,思維跳入曉霞曾經美好的時光里。
從日記本中,他不僅了解了女兒許多快樂的往事,還意外地知道了女兒已經有了男朋友,而這個人,正是和曉霞一塊兒上過原西縣高中的孫少平。
孫少平?那個曾經被潤葉叫來吃飯的拘謹后生?他靦腆成那樣,曉霞怎么跟他在一起了呢?
田福軍懷著復雜的心情看完了曉霞和少平之間的故事。他相當驚訝地合上了本子,坐在床頭沉思。
孫少平這個人真不簡單,沒想到農村出身的他能只身一人前往黃原打工。這個人的思想也相當先進,難怪曉霞對他這么有好感。他家光景是差了點兒,但只要他真心對曉霞好,又有什么關系呢?
唉,可惜這兩個好娃娃永遠走不到一起去了!不知道少平是不是還沉浸在幾天以后去古塔山約會的喜悅中呢?
田福軍站了起來向自己的房間踱去,眼前不知怎么,浮現出一幕幕女兒與少平相會的場景。
黃原的電影院、建筑工地、麻雀山、古塔山、大牙灣煤礦,甚至就在他田福軍的黃原辦公室里!
兩個人溫馨的對話時不時在他的耳邊回蕩?!栋纵喆防锬鞘坠爬系拿窀?,《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電影里的插曲,還有那令人心碎的《熱妮婭·魯勉采娃》的故事,這些——出現在他腦海里,我的曉霞什么時候竟成了故事里的女主角?
他的熱淚即將從眼眶里流出時又猛然止住了。
他又看到報紙上那張燦爛的笑臉,痛苦的心靈剎那得到了安慰,田福軍雙手背后重新立在了窗前。
他從那張笑臉里意識到,盡管女兒的死對他是莫大的打擊,但女兒直到臨死前都是快樂的。是的,沒有什么能夠比在這個年齡段沉浸在愛情中更幸福、更快樂的了。回顧曉霞的一生,她憑借努力和聰慧上了大學,最主要的,是她在高中時能找到一個和她志同道合的愛人。
當然,最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少平能夠在恰到好處的年齡和曉霞重逢。自那以后,曉霞變得越來越有青春活力了。
當曉霞在古塔山上第一次飽飲了愛情的甘露時,一定是她人生中最有意義的時刻吧。隨后她去當了記者,了解到社會上許許多多的人情世故,開闊了眼界。她甚至還不時地跑去大牙灣煤礦,探訪她的“未婚夫”哩!
田福軍不由得微微抬起了頭,露出了久違的笑。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孫少平。他在這一刻,是如此感激這位大牙灣的煤礦工人,他給予曉霞多少心靈上的幸福與工作生活的動力呀!同時,他還發(fā)現,這個年輕人出現在日記里,也使自己痛苦的心靈得到了慰借。他的心已經不像剛開始那樣,在痛苦的泥淖中不能自拔。他一定要感謝少平,是他,使曉霞的一生這樣有意義。要說唯一的遺憾,或許就是他們不能如約在古塔山上相會了吧!
田福軍沒有猶豫,轉過身走出房間,發(fā)出了那封電報。
名師點評
這篇文章以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世界》為素材,截取田曉霞死后她父親田福軍給孫少平發(fā)電報前的時間點。作者將短:短的一個時間點進行無限延長,通過敘述角度的變化,層層展開人物的心理。這樣的寫作方法值得同學們借鑒。
(袁忠歡)
商隱贈詩
北京景山學校高三 高文宇
杜牧收到了一封信,是一首詩:
杜司勛
高樓風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傷春復傷別,人間惟有杜司勛。
這封信署名李商隱。杜牧對下屬說這首詩寫得不錯,只是這位詩人我并不認識。你去幫我查一查這個李商隱究竟是誰,他這樣稱贊我,我應該回贈一首詩才是?!?/p>
下屬告退,杜牧坐在司勛員外郎的椅子上,自言自語道:“這李商隱如此夸贊我,不會是想要為我做事吧?我就是一個司勛員外郎,能給他什么位子呢?他應該知道呀!難道,他認為我以后能當上大官,所以想結識我?”杜牧越想越沾沾自喜,決定第二天就回贈李商隱—首詩。
一夜的時間已足夠杜牧構思一首七絕,第二天一早,杜牧拿出紙筆正準備將他腦中的思緒付諸紙筆,下屬急匆匆求見。
“怎么樣,查到了嗎?”
“查到了。他是令狐楚的學生,而且令狐楚把他當親兒子對待,連令狐楚的遺囑都是李商隱代筆撰寫的?!?/p>
“令狐楚?那是牛黨之人。好,我定要回贈李商隱一首詩?!?/p>
“但是,李商隱同時也是王茂元的女婿?!?/p>
“什么?王茂元?怎么還有這個李黨?”
“這屬下就實在不清楚了。莫非這個李商隱根本就沒有政治傾向?”
“天下哪有這樣的詩人?倘若有,也實在不足交?!?/p>
杜牧很生氣,也很失落。他決定不給李商隱回贈詩歌。
長安,李商隱家中,李商隱在沉思。
他的妻子王雪娘問他:“商隱,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我一個月前贈給杜司勛的那首詩,為什么還沒得到回復?!?/p>
“會不會是太遠了,還沒送過來,或是,杜司勛還沒收到?”
“不會的。杜司勛就在長安,五日不回,十日不回,只能說明他根本就沒有回復。”
“那怎么辦呢?不如再寫一首詩送給他?”
“我也正這樣想。且讓我再去寫一首七律?!?/p>
“七律?律詩?”王雪娘想,“商隱這次真是認真了?!彼抢镎洳赜泻芏嗬钌屉[寫給她的無題律詩。
李商隱靜坐桌前,內心卻不平靜。他開始創(chuàng)作《贈司勛杜十三員外》,這是他贈給杜牧的第二首詩。
杜牧司勛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詩。
接下來怎么寫?對了,南朝梁有個文學家江總,字總持。杜牧,字牧之。他們兩人字的第一個字和名相同,真有意思,那就這樣寫吧:
前身應是梁江總,名總還曾字總持。
杜司勛熱衷為政與兵甲,那不如這樣寫:
心鐵已從干鏌利,鬢絲休嘆雪霜垂。
杜司勛似乎是杜預的后人。杜預曾任職于漢江之濱的襄陽,那就這樣寫吧:
漢江遠吊西江水,羊祜韋丹盡有碑。
署名李商隱,封上信封。
信寄出后,李商隱又開始等回信。
杜牧打開信一看,突然大怒:“這個李商隱,竟敢把我比作江總這個亡國之徒、這個無道之相!而且,還敢拿我祖先杜預來說事,這個無名小卒,真是太囂張了!”
自然,李商隱又收不到回信了。
“看來,杜牧是個只重政治、兵甲的人,其心思不在寫詩上。我還是不要再寫詩打擾他了?!?/p>
李商隱從此不再給杜牧寫詩。這個時代站在文壇最高峰的兩位詩人,再無交集。
或許,從來都沒有。
名師點評
杜牧和李商隱是晚唐時期的代表詩人,也是晚唐時期成就最高的兩位詩人。但兩位詩人在世時,并無交集。這篇文章便以人物對話的形式,通過聯想,捕捉細節(jié),給我們呈獻出兩人沒有交集的“交往過程”。文中有人物形象的刻畫,有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且語言極其精練,富有表現力。
(袁忠歡)
我心中的家園
北京景山學校高三 方青帝
蔚藍的天空上飄著幾朵白云,眼前是蒼茫的大地和一望無際的綠草,風一吹,隱約看到草原上的幾個牧民和幾頭牛羊,耳畔時不時響起蒼涼、悠遠的牧歌……
是這里了,雖然它破舊不堪,內部空空如也,只剩下一副軀殼,我也認得出,這就是我多年來魂牽夢縈的家園。
我走了進去,里面一片漆黑,只順著門縫射入幾束陽光。我用手輕輕地撫摸著墻壁,它已失去了往昔的溫熱,留下的是歲月帶來的粗糙和褶皺,這樣的觸感讓我一下子重啟了過去那些不敢碰觸又揮之不去的場景。
“巴帕!”
“沙娜!”
那時的我和奶奶,還有我的沙娜一起生活在這里。奶奶上了年紀,但十分和藹,我和沙娜一起在草原上奔跑,一起幫奶奶干活兒,玩得累了、干得累了,就回到這間屋中,拭去額頭上的汗珠,舒服地躺在床上,那是我最肆意、安心、溫暖的時刻。
只是每次隨著這美好記憶一同到來的,是那噩夢般的夜晚。我永遠忘不了我因沙娜懷了希拉的孩子并打算生下來同她爭吵過后,奶奶看我的那個眼神,那眼神讓我想要離開,想要逃走。我也真的離開了,但在離開的這些年中,我心中的家園依然還是這間房屋。
回憶每到這里就停止了。我輕輕關上門,騎上我的駿馬,一路打聽,為的是能再見沙娜一面。
在沙娜如今的住所,我見到了一個極痩弱的女孩,她的眼神中滿是恐懼、不安。我從她的眼神中確定,她定沒有一個像我一樣幸福的童年和少年。后來我知道,那是曾經引起我和沙娜爭吵的那個孩子。我也知道,沙娜在好好養(yǎng)育她,只是這些年的漂泊生活早已讓她沒了安全感。
沙娜終于再一次喊了我“巴帕”,她還希望能夠幫我撫養(yǎng)我未來的孩子,那一刻,我竟然從她的身上看到了奶奶的影子,我也因此明白了為什么那間破舊的房屋是我一直忘不了的家園。
奶奶曾經的那個眼神是想給這個無辜的孩子一個溫暖的家,而這一切,都被我破壞了。如今的沙娜像當初的奶奶一樣,作為草原上一個普通的女人,過著普通的生活,希望把自己全部的愛獻給孩子,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光明的未來。這樣的愛,代代相傳。
這樣的愛鑄成了我心中的家園,有了這個家園在心中的我,也將帶著這份溫暖,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名師點評
這篇文章以張承志的中篇小說《黑駿馬》為素材,將原小說中的主人公“白音寶力格”化為文中的“我”。作者充分展開想象和聯想,采用內心獨白的方式,著力表現“我”的心理活動。有細節(jié),有描寫,從而既寫出了實實在在的“家園”,又交代了精神層面的“家園”。
(袁忠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