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羽怡
曾看過一張照片:黑白色調(diào),背景是在火車站,人頭攢動,每個人都提著大包小包,眼里是對家的渴望。再看拍攝日期,大年三十。本應是一家團圓的日子,仍有這么一大群人在外漂泊,遠離家鄉(xiāng)和親人。
我可以想象在萬家團聚的日子里無法歸家的焦慮。還是這張照片,角落里一個男人身上還穿著工作服,粗糙的手摸著黝黑的臉,眼眶中似乎蓄滿淚水,又似乎波瀾不驚。他歪著頭,眼神似要穿越千山萬水,回到父母妻兒身邊。他身邊大包小包的行囊是他來到遠方的資本,也是他對家的眷戀。這些人是這片土地的異鄉(xiāng)者,他們背井離鄉(xiāng)出來打拼,總得在外過幾次年、思念幾個人。
說起過年,大家的記憶里總是闔家歡樂的景象,溫馨豐盛的年夜飯、飽含愛意的壓歲錢、紅紅火火的燈籠、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一個習俗之所以能流傳長久,是因為它凝聚了人們的心愿,維系著人們的情感。春節(jié)即如此。
我遠離家鄉(xiāng)的日子雖不多,在異鄉(xiāng)過年的體驗卻有。那年臨近春節(jié),我跟著媽媽去外地出差,正值春運,買不到回程票,再加上人生地不熟,我們只能待在賓館里看電視。剛開始我還挺開心的,因為地處海邊的家鄉(xiāng)沒下過幾次雪,這次滯留北方,正趕上下雪,可以一次看個夠。可沒過兩天,我的心便開始焦躁不安,似乎找不到歸屬。眼前不再是潔白的雪,而是外婆家門口竹竿上掛著的臘肉和魚干,是家鄉(xiāng)大街小巷掛著的大紅燈籠,是一盤盤精致的小吃,是家鄉(xiāng)的?!蚁朊總€人都一樣,只有離開了家鄉(xiāng)才懂得家鄉(xiāng)的種種好,即使家鄉(xiāng)只有一排破舊的平房、幾張需要修補的漁網(wǎng)。
突然間,我似乎懂得照片中人們的感受了??粗涣辛羞h去的火車,他們的心也跟著飄走了,飄到了家鄉(xiāng)親人的身邊。很多人過年也并不安排什么特別的活動,無非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家常,但這就是春節(jié)最重要的意義:團聚。而這些無法歸家的人呢?他們的心也一定在回家的路上,想著家鄉(xiāng)的年、家鄉(xiāng)的人。
每個人的心里都會有這樣一個歸家的過程,或在過年時,或在念家時。但不論何時,只要歸家,心頭總會涌出溫馨的回憶。
佳作點評
文章結(jié)構完整,語言流暢,取材生活,卻高于生活。作者寫了“春運”這個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話題,并結(jié)合親身經(jīng)歷,寫出了游子歸心似箭的心情,寫出了游子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從而引發(fā)讀者共鳴。
(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