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靜
肝內(nèi)膽管細胞癌(intrahepatic cholamgiocarcinoma,ICC)是我國較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具有病情進展快、惡性程度高、預后效果差等特點。同時,ICC的臨床表現(xiàn)多樣,缺乏特征性的癥狀、體征,多數(shù)患者確診時病情已進展到晚期,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對ICC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研究表明[1],AFP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準確率最高的早期檢測指標。然而,單一AFP檢測存在假陽性度較高以及部分患者AFP正?;蚱偷燃訇幮匀秉c[2]。因此,本文通過比較ICC患者與健康志愿者血清中AFP、GGT、GP73及CA19-9含量,探究4種血清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對ICC的診斷價值。
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診于我院的78例ICC患者為觀察組(A組)、以78例良性肝病患者為對照組(B組)。A組男性43例,女性35例,年齡38~69歲,平均年齡(53.64±6.36)歲;B組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齡34~72歲,平均年齡(52.81±6.75)歲;所有研究對象均既往體健。2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A組納入標準[3]: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經(jīng)影像及組織學檢查確診為ICC;排除有以下情況的患者:①慢性肝炎、肝硬化;②妊娠;③其他重要臟器損害;④難治性感染。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在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下進行。
囑患者入院當天20:00后禁食水,次日清晨抽取左上肢肘部靜脈血4 ml并予以血清分離后測定AFP、GGT、GP73及CA19-9含量。血清AFP及CA19-9由貝克曼庫爾特UniCel DxI 800免疫分析系統(tǒng)及配套試劑盒分析;采用ELISA法測定GP73及GGT含量,GP73試劑盒由上海研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GGT試劑盒由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陽性標準:AFP>8.1 ng/ml,GGT>68 U/L,CA19-9>39.8 U/L,GP73>70 ng/ml[4]。
A組AFP、GGT、GP73、CA19-9顯著高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AFP、GGT、GP73、CA19-9比較
A組AFP、GGT、GP73、CA19-9單項及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分別為29.49%(23/78)、50.00%(39/78)、38.46%(30/78)、61.54%(48/78)、96.15%(75/78),聯(lián)合檢測陽性準確率更高(P<0.05)。
目前,對ICC的血清學檢測指標主要包括AFP、GGT、GP73、CA19-9等多種腫瘤標志物。AFP是目前臨床診斷ICC的首選檢測標志物,主要由胚胎期的肝細胞及卵黃囊產(chǎn)生,新生兒期后逐步消失,正常成人血清含量極低。GGT主要存在于正常腎、肝等組織細胞中,ICC細胞增殖時,細胞中GGT合成亢進,致使血清中GGT含量上升。GP73主要由正常肝內(nèi)匯管區(qū)膽管上皮細胞合成,受腫瘤逆分化作用的影響,GP73表達過度,因此ICC患者血清中GP73顯著升高。CA19-9是一種低聚糖類血清腫瘤標志物,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極低,主要由腺癌細胞產(chǎn)生,因此,其對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尤其是膽管細胞癌的診斷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
研究表明[5],目前廣泛應用的單一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在ICC的診斷中,存在較高的假陽性及假陰性率,臨床應用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為此,本研究對比血清腫瘤標志物單項及聯(lián)合陽性結(jié)果準確率,探究AFP、GGT、GP73、CA19-9聯(lián)合檢測在ICC檢測中的應用價值,結(jié)果顯示:A組AFP、GGT、GP73、CA19-9顯著高于B組(P<0.05),表明AFP、GGT、GP73、CA19-9在ICC患者中顯著升高,均可用于ICC的檢查診斷;此外,結(jié)果亦表明4種血清腫瘤標志物在ICC患者早期診斷中均存在較高的假陽性及假陰性率,臨床應用單項檢測可導致誤診誤治,延誤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機,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響,聯(lián)合檢測則可顯著提高對ICC的診斷準確率。
綜上所述,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可顯著提高ICC的診斷準確率,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