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聰
摘 要 看一個人的素質問題,首先要看其品德方面的教育。一個人只有接受了良好的品德教育,然后才能更好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初中生在素質教育中,教師應該在育人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只有學生建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夠將品德教育延伸到生活當中,這樣才能發(fā)揮品德教育的作用。
關鍵詞 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 問題 改進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以及認知范圍都十分的不完善,教師應該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的人格素養(yǎng)上面。德育可以提高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德育與生活之間的關系主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以學生為核心引導學生全方位的感受生活,加強學生對道德素養(yǎng)的全面理解。
1德育生活化的重要性
德育是一個人提高品德修養(yǎng)的重要方式,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實行德育教育能夠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讓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涞娜?。學生的價值觀思想觀以及素質的形成主要是在初中階段,非常需要學校能夠開展良好的德育工作向學生傳播正能量的知識,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以及世界觀。教導學生學會用所學過的知識對現(xiàn)實生活問題進行分析,能夠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正確的評判,建立自己的道德標準。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具備很強的責任心,多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對學生的心理活動進行嚴密的觀察,能夠輕松愉快的建立好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形成明確的德育價值觀,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為中學生養(yǎng)成較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修養(yǎng)的路上鋪好墊腳石。良好行為習慣和品德素質的形成與實踐活動息息相關,教師應該有效的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與學生的社會實踐、認知實際、行為實際進行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主動性。讓社會道德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去感悟道德的存在與重要性,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素養(yǎng),成為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
2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初中階段的道德教育現(xiàn)狀并不好,導致教育現(xiàn)狀不好的原因有多方面,通過調查,現(xiàn)總結出以下幾點:
2.1現(xiàn)實生活中不道德的例子與學校道德教育不符
社會具有復雜性多變性,受環(huán)境以及的利益的影響,部分人員禁不住誘惑從而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這些案例一定程度上對中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產生了不利影響。社會上出現(xiàn)的個人極端主義,追求享樂主義以及拜金嚴重的現(xiàn)象,非常不利于學校道德教育的開展,讓道德教育收不到該有的成效。
2.2教育改革力度不夠導致教師的師德和素質不對等
目前來看,課程改革已經收獲了相當好的成績,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這就需要教育界深度重視。教學中,部分教師教學技能十分缺乏,道德素質也逐漸滑坡是當今教育中需要深究的問題,國家對課程改革不斷深化,通過改革可以有效減少教師因為自身素質缺乏而對學生進行辱罵暴力諷刺等諸多不道德的行為。
2.3教學方式太過單一,道德教育過于知識化和課程化
目前來看,中學生思想政治的評價方式太過陳舊,教師的教學方法太過單一。對學生的考評不夠科學,教師對學生進行品德素質教育的時候,往往只會傳授理論知識,讓德育教育變得非常課程化,這對德育教學的發(fā)展會產生不利影響。
3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改進途徑
我國的改革力度在不斷加大,根據社會的發(fā)展學校開展德育教學工作也需要進行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下面根據初中德育工作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相應的提幾條改進途徑。
3.1培養(yǎng)學生道德觀念,樹立道德榜樣
中學教育中,各科老師一定要樹立健全的道德信念,營造一種高素質的校園環(huán)境,對一些不道德的行為進行譴責,針對社會中不道德事件進行發(fā)文規(guī)勸,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學生遠離不道德的行為。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教師要以身作則起到帶頭作用,對社會生活中的一些道德事件進行推廣和宣傳,對道德榜樣進行表揚并引導學生向道德領域靠攏,主動做一些好人好事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3.2將德育教育的功能和價值發(fā)揮到最大化
要想把德育教育的功能和價值發(fā)揮到最大化,教師既要將德育在學校班級課堂進行管理,也要號召全校師生共同參與進來,在這種大面積的響應下,才能將德育教育做到極致。讓學生學會追求真善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3.3將德育發(fā)展到生活中
為了增強德育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進行:
(1)將德育教育穿插一定的情感化,并將其融入到生活中,改變德育理論知識的教導和學習。
(2)多開展德育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在體驗活動樂趣的同時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意義。
(3)在學校舉辦的活動和課程中添加道德教育方面的知識,讓學生能夠時刻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讓直接道德教學與間接道德教學有效的結合在一起。
3.4加強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道德教育的結合
要想更好的將道德教育發(fā)揮到極致,就需要進行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有效配合。學生和家長都應該共同努力,在學校對其進行德育的同時,家長也不能忽略家庭教育的德育教導。只有學校家庭以及社會三方面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能讓將德教育發(fā)揮出最大的作用。
4結語
德育教育在教學工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只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很好的進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成為社會需要的有用之才,為社會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德育教育,不再局限于理論知識,將德育理論與生活結合起來,保證學生能夠正常吸收。
參考文獻
[1] 潘圣成.初中德育生活化的教育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23):201.
[2] 謝志強.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思考——基于數學教學與德育教育的融合[J].好家長, 2017(5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