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宜作文字觀
      ——對一類書法文獻的解讀

      2019-04-10 02:31:48楊冬林
      中國書畫 2019年11期
      關(guān)鍵詞:馬致遠韓愈草書

      ◇ 楊冬林

      一、從馬致遠《張玉巖草書》談起

      書法界對馬致遠應(yīng)該不會陌生,他的散曲作品《天凈沙·秋思》是很多書家愛寫的文學(xué)佳作。事實上,馬致遠不僅是元曲大家,對書法也頗為關(guān)注,其雜劇名作《薦福碑》寫書生張鎬時乖運蹇,薦福寺住持令人拓寺中顏真卿的碑文書法以為他換取進京盤費,然而龍神嫉恨張鎬題詩發(fā)怨,遂將碑刻劈壞,張鎬于是更加困頓。他的散曲作品《張玉巖草書》是一篇被忽視的書法文獻,常見的書法文獻集不曾收錄,各種書法理論史、批評史、美學(xué)史著作也不曾提及。該作屬于散曲中的套數(shù),其文辭是:

      〖般涉調(diào)·哨遍〗《張玉巖草書》

      自唐晉傾亡之后,草書掃地?zé)o蹤跡。天再產(chǎn)玉巖翁,卓然獨立根基。甚綱紀,胸懷灑落,意氣聰明,才德相兼濟。當日先生沉醉,脫巾露頂,裸袖揎衣。霜毫歷歷蘸寒泉,麝墨濃濃浸端溪。卷展霜縑,管握銅龍,賦歌赤壁?!济础阶屑毧戳鶗朔ń酝陚洌桫P戲翔鸞韻美。寫長空兩腳墨淋漓,灑東窗燕子銜泥。甚雄勢!斬釘截鐵,纏葛垂絲,似有風(fēng)云氣。據(jù)此清新絕妙,堪為家寶,可上金石。二王古法夢中存,懷素遺風(fēng)盡真習(xí)。料想方今,寰宇四海,應(yīng)無賽敵?!嘉迳贰奖M一軸,十數(shù)尺,從頭一掃無凝滯。聲清恰似蠶食葉,氣勇渾同猊抉石。超先輩,消翰林一贊,高士留題?!妓摹綄懙膩砜裼止牛嵱謱?,出乎其類拔乎萃。軟如楊柳和風(fēng)舞,硬似長空霹靂摧。真堪惜,沉沉著著,曲曲直直?!既疆嬕划嬋珀囋?,點一點似怪石,撇一撇如展鹍鵬翼。欒環(huán)怒偃乖龍骨,峻峭橫拖巨蟒皮。特殊異,似神符堪咒,蚯蚓蟠泥?!级綄懙膩韹捎粥粒窒?,千般丑惡十分媚。惡如山鬼拔枯樹,媚似揚妃按〖羽衣〗。誰堪比,寫《黃庭》換取,道士鵝歸?!家弧筋佌媲涮K子瞻,米元章黃魯直,先賢墨跡君都得。滿箱拍塞數(shù)千卷,文錦編挑滿四圍。通三昧,磨崖的本,畫贊初碑。〖尾〗據(jù)劃畫難,字樣奇,就中渾穿諸家體,四??v橫第一管筆?!?〕

      顯然,這是一篇贈送張玉巖的散曲作品。張玉巖其人已不可考,應(yīng)為馬致遠同時期的書法家,擅長草書。從主題來看,改作旨在贊揚其草書水平高超。從文體格式上看,該作以〖哨遍〗作為首曲,后面的〖幺〗為〖哨遍〗重復(fù)一遍,中間以五支〖煞曲〗緊隨其后,最后以〖尾聲〗作結(jié),這種套式在元曲中是較為獨特的套數(shù)體式。從內(nèi)容上看,第一支曲子〖哨遍〗為總說,前半段夸耀張玉巖,說草書衰落已久,而張玉巖是天降奇才,不僅有灑脫的氣質(zhì),而且天賦聰明,可謂才德兼?zhèn)?;后半段回想張玉巖寫草書的狀態(tài),脫巾露頂,仿佛張旭在世。第二支曲子到〖一煞〗是分說,從各個角度描寫張玉巖草書的美。第二只曲子〖幺篇〗前半段從用筆的角度贊美其筆法完備,后半段言其草書傳承了“二王”、懷素的筆法。〖五煞〗言其功力深厚,筆墨酣暢,鴻篇巨制皆臻其妙。〖四煞〗從風(fēng)格的角度品評,認為他的書法既狂又古,既顛又實,融入了多種風(fēng)格元素?!既贰綇墓P畫的角度分析,贊美其用筆之美、力量之美?!级贰綇淖中魏腕w勢的角度分析,認為他的書法字形各盡其態(tài),變化無情?!家簧贰綇娜》ǖ慕嵌确治觯J為他的書法吸收了顏真卿、蘇軾、米芾、黃庭堅的筆墨意蘊。最后一支〖尾聲〗是總結(jié),再次說明自己的觀點,認為張玉巖的草書吸收了諸家精華,是四海之內(nèi)第一支筆,與第一支曲子中夸耀張玉巖的話遙相呼應(yīng)。從寫作手法上看,該作充分發(fā)揮曲體文學(xué)善于鋪排渲染的優(yōu)勢,不僅化用前人詩作或書論中的句子,而且巧用傳說典故,語言華麗,文采斐然,例如:第一支曲子〖哨遍〗化用了杜甫《飲中八仙歌》的句子“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三煞〗中化用了《筆陣圖》中的句子“橫如千里陣云”“點如高峰墜石”;〖二煞〗中化用了王羲之寫《黃庭經(jīng)》換鵝的故事。

      從文學(xué)的角度看,這當然是一篇很好的散曲作品,然而從書法的角度去思考,則會另有所思。該作是一篇應(yīng)酬之文,雖然張玉巖沒有真實的作品傳世,我們很難判斷這篇散曲對其草書的描繪有多可靠,有沒有水分,但從整體行文來看,該作的溢美之詞是非常明顯的。例如,開篇第一句就說自晉唐以后,草書已經(jīng)沒有了蹤跡,言下之意就是說五代時期、宋代時期的草書不值一提,然而在〖一煞〗中又說張玉巖吸收了顏真卿、蘇軾等人的書法筆意,而蘇軾、米芾、黃庭堅又是宋代的書法大家,且黃庭堅在草書方面成特色還很明顯,這顯然是自相矛盾的。再如,文中提到了“二王”、張旭、懷素、米芾、黃庭堅等擅長草書的書家,說張玉巖受到這些人的影響,試想從一位書家的草書作品中能夠體會到這么多前輩草書大家的筆意或者意蘊,那么這位書家該是多么有造詣,然而這位書家卻名不見經(jīng)傳,且沒有作品傳世,這不能不讓人懷疑。再者,該作雖然從用筆、字形、風(fēng)格、取法等方面分析了張玉巖草書的美,但其寫法和多數(shù)草書賦之類的文章很相似,用的詞語也多是描繪性的,具有模糊性,這樣的文辭用來形容大多數(shù)草書作品都可以成立。從文章寫作的角度講,尤其是這種應(yīng)酬類文章,充滿欣賞甚至大加贊揚是可以理解的,雖然可以算作書法文獻,但與書法理論相去較遠。在當下重視文獻學(xué)習(xí)研究的語境中,馬致遠的這篇《張玉巖草書》還是會被大家注意,因此我們要留意其性質(zhì)。

      元曲中類似這樣的作品還有湯舜民的〖南呂·一枝花〗《贈草圣》,不過字數(shù)比馬致遠的這篇《張玉巖草書》要少很多,僅包含〖一枝花〗〖梁州〗〖尾聲〗三支曲子,共279字,此處不再引。

      二、淵源及性質(zhì)類似的詩文

      馬致遠的這篇散曲在寫法上是淵源有自的,如果我們聯(lián)系前代草書賦一類的文章,會發(fā)現(xiàn)它們的相通之處,再聯(lián)系歷代各種文體形式對草書或者書法的描繪,進而會發(fā)現(xiàn)文體寫作的繼承與發(fā)展關(guān)系。

      我國的書論肇始于對草書美的感知和體察,漢代崔瑗的《草書勢》被視為書法理論史上最早的文獻,爾后趙壹寫作《非草書》,似有論爭之意,之后關(guān)于草書的篇章逐漸增多,如索靖的《草書勢》、楊泉的《草書賦》、蕭衍的《草書狀》。趙壹的《非草書》可視為議論性質(zhì)的文章,因為他的觀點很明確,他認為草書不是正當?shù)氖聵I(yè)追求,不值得花費精力和時間去研習(xí),而其余的幾篇在文體上均屬于賦,寫作手法也大體相同,都是先敘說文字(書寫)的產(chǎn)生,然后介紹草書的來歷,接著從各個角度盛贊草書之美,語言對仗精工,辭藻雍容華美。在這些篇章中,對草書字體形態(tài)的描繪,對互為對立藝術(shù)要素的敏銳感知是其共同特點,如崔瑗《草書勢》中說“觀其法象,俯仰有儀,方不中矩,圓不副規(guī)。抑左揚右,兀若竦崎。獸跂鳥跱,志在飛移,狡兔暴駭,將奔未馳”〔2〕,索靖《草書勢》中說“蓋草書之為狀也,婉若銀鉤,漂若驚鸞,舒翼未發(fā),若舉復(fù)安。蟲蛇虯蟉,或往或還,類婀娜以羸羸,欻奮亹而桓桓。及其逸游盼向,乍正乍邪,騏驥暴怒逼其轡,海水窊窿揚其波。芝草蒲萄還相繼,棠棣融融載其華。玄熊對踞于山岳,飛燕相追而差池”〔3〕,楊泉《草書賦》中說“書縱竦而植立,衡平體而均施。或斂束而相抱,或婆娑而四垂。或攢剪而齊整,或上下而參差。或陰岑而高舉,或落籜而自披”〔4〕,蕭衍《草書狀》中說“疾若驚蛇之失道,遲若淥水之徘徊。緩則鴉行,急則雀厲,抽如雉啄,點如兔擲。乍駐乍引,任意所為?;虼只蚣?,隨態(tài)運奇,云集水散,風(fēng)回電馳”?!?〕在這些文字中,諸如方圓、左右、往還、正邪、上下、齊整參差、緩急、粗細等詞語都表現(xiàn)了古人對于這種對立藝術(shù)要素的感知,而各種奇異的形象描繪則是一種審美聯(lián)想,是對字體形態(tài)美的一種描摹,也是各種對立藝術(shù)要素的具體形象呈現(xiàn)。而馬致遠《張玉巖草書》一文也顯然受到它們的影響,如〖四煞〗中的“軟、硬”“沉沉著著,曲曲直直”,〖二煞〗中的“嬌又嗔,怒又喜”“惡如山鬼拔枯樹,媚似揚妃按羽衣”,不僅詞語運用如是,對草書形態(tài)的描繪同樣也是借助各種形象的展現(xiàn)。因此,草書賦一類的文章在寫作上是有體例的,并且自漢代開始,這種寫作方式便有了模型,這同時也表明人們對草書的感受和認識是大體相同的。

      [唐]懷素 草書自敘帖(局部) 28.3cm×775cm 紙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除了賦以外,韓愈的《送高閑上人序》也是論草書的名篇,書法論文選以及書法美學(xué)史、批評史對它都很關(guān)注。從寫作動機上判斷,該作也是一篇應(yīng)酬文,其中對草書形態(tài)的描繪有草書賦的影子,但卻峰回路轉(zhuǎn),異景突現(xiàn)。筆者以為,這一篇文章的妙處仍在其構(gòu)思立意,而不在其對書法的認知。高閑擅作草書,在當時頗有名氣,然而在韓愈看來,高閑的書法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至少沒有達到張旭的高度,這一點韓愈是表達到了,但是說得迂回婉轉(zhuǎn)。作者先說做事要身心投入,接著以張旭為例闡明他的觀點,張旭能夠“可喜可愕,一寓于書”“今閑之于草書,有旭之心哉!不得其心而逐其跡,未見其能旭也”〔6〕,最后還找出了高閑不能達到張旭那種境界的原因在于出家人的思想觀念,即淡然無所嗜。有論者根據(jù)韓愈的表述,認為韓愈對草書的理解很深刻,宣揚了草書的抒情功能,認識到創(chuàng)作草書要將人的內(nèi)在感情和天地事物的形象結(jié)合起來,做到“意”與“象”的統(tǒng)一〔7〕。對于草書能否抒情達性,韓愈的理解是否完全成立,可以見仁見智,但韓愈很明顯地回避了一個問題,即不談高閑的書法有多好,而是轉(zhuǎn)移話題,這樣就避免了像賦一樣從各個角度去夸贊草書的美,也避免了寫出違心之作,這正好與韓愈的古文寫作主張相吻合,反對駢儷之風(fēng),不做空談。有人可能要問,是不是韓愈不擅長駢體文章,所以才故意寫這樣的古文?應(yīng)該說韓愈是深知駢體的賦最適合表達對書法的贊美,這從他寫的《石鼓歌》可以看出來?!妒母琛焚澝朗奈?,體裁選用歌行體,長篇鋪敘,氣勢磅礴,與賦的表達手法極為近似。因此,韓愈并不是不擅長駢體文章,他以古文形式給高閑寫文章,顯然是回避的心態(tài)?;蛟S高閑想看到的是一篇贊美的文章,韓愈也是心知肚明,但韓愈畢竟以文名世,遂有迂回之術(shù),高閑看到此文或許失望、生氣,以致絕望了。

      除了此文以外,杜甫的《李潮八分小篆歌》也是同一類型的詩作,雖然贊美的不是草書,但其寫作手法與草書賦頗有些類似。杜甫應(yīng)外甥李潮的請求而作詩,提出了“書貴瘦硬方通神”的審美觀,卻遭到了蘇軾的反對,“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tài),玉環(huán)飛燕誰敢憎”〔8〕。蘇軾不會不理解杜甫寫詩的具體情境和動機,但還是較真一下,畢竟自己的字比較肥碩,或許杜甫并不認為書法只有瘦硬一個標準,只是為了鼓勵李潮而這么一說,可見,贊美歌頌性質(zhì)的詩文寫作有感性、沖動的成分在其中。同樣,韓愈的《石鼓歌》中說“羲之俗書趁姿媚”也是這個道理,雖然《石鼓歌》不是評論某個人的書法,而是評論上古的文字遺跡,帶有崇拜的心理。

      [明]徐渭 草書杜甫詩軸 189.5cm×60.3cm 紙本 上海博物館藏

      三、和草書論的差異

      以上所舉詩文雖然以草書或書法作為主題,對我們理解書法有一定幫助,但是與專門的書法理論相比,其差別還是顯而易見的。經(jīng)典書法理論中對草書的闡釋無不言簡意賅,或一語中的,或議論精警,或思想深刻,對我們學(xué)習(xí)書法有著重要的指導(dǎo)意義或借鑒意義。例如,孫過庭《書譜》中概括各種字體的審美特點,“篆尚婉而通,隸欲精而密,草貴流而暢,章務(wù)簡而便”〔9〕,寥寥數(shù)語就把不同字體的審美特點說得很透徹;又說,“草不兼真,殆于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點畫為形質(zhì),使轉(zhuǎn)為性情;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zhuǎn)為形質(zhì)”〔10〕,精彩地闡釋了草書與楷書之間的關(guān)系。再如,蘇軾說“真書難于飄揚,草書難于嚴重”〔11〕,楷書以端莊雅正為特點,但是容易呆板,要做到有莊重中有飄逸之氣,確實很難,而草書行筆流利,容易陷入油滑,要做到流暢之中有穩(wěn)健之氣,確實需要功夫,所以蘇軾的這句話確是甘苦之言。又如,米芾說“草書若不入晉人格轍,徒成下品”〔12〕,晉人的草書之所以能作為典范,不僅僅是晉尚韻的書法審美高度難以企及,更重要的是書家的人格精神高度難以企及,書法審美追求完美的自然狀態(tài)難以企及,所以米芾的話也為大家所認可。再如,劉熙載《書概》中說“古人草書,空白少而神遠,空白多而神密。俗書反是”〔13〕,巧妙地闡釋了草書在布白方面的特點,提醒我們留意古人的布白處理;又說,“昔人言為書之體,須入其形,以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臥、若起、若愁、若喜狀之,取不齊也。然不齊之中,流通照應(yīng),必有大齊者存。故辨草者,尤以書脈為要焉”〔14〕,作者這句話提出草書之所以形態(tài)各異就是要在不齊之中求得大齊,即動態(tài)的和諧,而不是機械地整齊,這是多么簡約的解釋;又說,“正書居靜以治動,草書居動以治靜”〔15〕,這與孫過庭、蘇軾等對草書和楷書關(guān)系的闡釋,有異曲同工之妙,值得玩味。很明顯,這些論草書的文字都是極為理性的,是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和提煉,對我們學(xué)習(xí)書法有認識和啟迪意義,而應(yīng)酬之文顯然有別于它們。

      四、宜作文字觀

      文章寫作有傳統(tǒng)講淵源,從以上所舉詩賦文章可以看出,討論書法的詩文也不例外。書法理論源于對草書美的體察和感知,而這種最初的感性的朦朧的體察,后來有了不同的發(fā)展路徑。一種路徑是人們對書法的認知越來越理性化、條理化,出現(xiàn)了專門的書法理論著作,如《書譜》;還有一種是理性認知的感性表達,如書法家留下的只言片語的觀點看法,這一類著作類似于古代的詩話、詞話或者評點著作,極具中國特色,書法家往往無意中表達一點看法,或在題跋中,或在某文章中,或是隨口說出,也不做具體論證,但極有見地,極具個性,常常贏得贊賞,但也因為表述得較隨意,引來許多爭議,如趙孟頫《蘭亭十三跋》;再有一種就是繼續(xù)沿著草書賦的路子,表達一種熱烈的難以名狀的審美體驗,如上文所舉,但很多人卻用這種方式來應(yīng)酬書家,也是值得思索。當然,書論的發(fā)展路徑遠不是這幾條所能概括,但限于本文主題,就此打住。

      毫無疑問,以馬致遠《張玉巖草書》為代表這類作品,其性質(zhì)自然屬于上面所說的第三種發(fā)展路徑。這一類作品應(yīng)該還有很多,有的也許在歷史的長河中已經(jīng)湮沒無聞了,即使是馬致遠這樣的大家,其作品也沒有得到大家廣泛的關(guān)注,可見文章不僅要文采好、辭藻好,更重要的是不務(wù)虛、有干貨。韓愈的《送高閑上人序》和《石鼓歌》,前者大家討論得很多,就在于其有觀點、有看法,盡管這種觀點不是人人都贊同。筆者雖然也認為他有觀點,但更贊賞其文章構(gòu)思,而后者則只能是欣賞其文采了,并且大家對他批評書圣頗有意見。當然,文章有很多種,不能一概而論,以辭藻文采取勝的藝術(shù)類文章和以思辨闡釋取勝的理論性文章各有其特點和價值,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注意這些書法類文章的區(qū)別,只有意識到這種區(qū)別,才能不因為“書貴瘦硬方通神”這一句話去抬杠,不會把抬杠當作學(xué)術(shù)爭鳴。并且如上文所論,以《張玉巖草書》為代表這類文章與草書賦一類的文章有淵源關(guān)系,而我們習(xí)慣上是把草書賦一類的文章視作書論文獻的,所以更要注意了,這類文章可讀性很強,卻有別于專門書論,故曰宜作文字觀。另外,類似于《張玉巖草書》這樣的詩文在當下應(yīng)該不少見,很多搞書法的人喜歡讓人寫評論,仔細想想,這是有淵源的,這種文章也許是草書賦的當代形態(tài)。根據(jù)上文的分析,這一類文章若能夠在感性的評論中有所升華,有理論思辨,則書法之事業(yè)幸甚。

      [唐]張旭 古詩四帖卷 28.8cm×192.3cm 紙本 遼寧省博物館藏

      猜你喜歡
      馬致遠韓愈草書
      漢 蔡琰 草書我生帖
      中國書法(2023年3期)2023-08-23 13:02:08
      晚春
      《天凈沙·秋思》新編
      康里巎巎草書謫龍說卷
      紫禁城(2020年2期)2020-05-25 08:02:12
      晚春
      兒童繪本(2019年6期)2019-04-15 01:28:26
      《陽泉 草書賦》
      中華詩詞(2017年4期)2017-11-10 02:18:49
      馬致遠:有一種失望叫歸隱
      百家講壇(2016年5期)2016-09-28 18:47:44
      草書與翻譯
      聰明的韓愈
      馬致遠:聽他端坐瘦馬自吟自話
      大宁县| 大连市| 平阳县| 依兰县| 扬州市| 东阳市| 邵东县| 伊川县| 六盘水市| 黔东| 彭水| 邹平县| 涡阳县| 英吉沙县| 张北县| 葫芦岛市| 乌海市| 富锦市| 巨鹿县| 五原县| 太仆寺旗| 乐清市| 常山县| 宁波市| 江源县| 平潭县| 额敏县| 清原| 清水县| 鄯善县| 千阳县| 屏边| 通江县| 罗山县| 张家港市| 集安市| 离岛区| 北碚区| 沭阳县| 犍为县| 讷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