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莉
【摘 要】本論文探討了選擇以童詩為突破口提升小學低段學生寫話能力的原因以及具體做法,詳細論述了如何從誦讀童詩、遷移仿寫和創(chuàng)編童詩三方面,來切實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
【關鍵詞】童詩;小學低段學生;寫話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2-0272-01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低段“學段目標與內(nèi)容”“寫話”一項首條提出:“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我們也都明白,小學低段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話興趣,提高寫話能力很有必要,它將直接影響中高段的習作教學??墒牵覀冊诂F(xiàn)實教學中卻面臨著重重困難:小學低段學生年齡小,閱讀面不廣,語言積累不足,很多學生都陷入了這樣一種困境:無東西可寫、不知怎么寫、無興趣寫。
那么,作為一名小學低段的語文教師,該如何幫助學生走出這一寫話困境,讓他們有東西可寫、知道怎么寫、有興趣寫呢?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朗讀背誦童詩、仿寫童詩、創(chuàng)編童詩不失為為孩子打開寫話之門的金鑰匙。
一、選擇以童詩為突破口來提高學生寫話能力的原因
1.童詩的自身優(yōu)勢。
童詩中有精煉的語言,奇特的比喻,機智的比擬,鮮活的動詞,豐富的想象,新穎的構思,細膩的感受,純真的童心等等,到處都閃爍著智慧的火花,釋放著無窮的美麗,為學生所喜聞樂見,適合作為學生語言學習的范例,豐厚他們的底蘊,幫助他們形成語感。
2.小學低段學生與童詩的天然契合。
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先生曾說:“兒童是詩,詩是兒童。兒童寫下的是詩一樣的美好生活。詩寫下的,是比詩更美好的童年?!毙W低段的學生們,與詩歌之間有一種天然的契合,他們有豐富的想象力和一顆純真的童心。在他們眼里,一切事物都有鮮活而靈動的生命,正如花兒會笑、風兒會跑、浪花在嬉鬧……他們的想象方式、表達的習慣和認知的渠道,都有著詩的品質(zhì)。讓小學低段的學生學寫詩,比讓他們學寫文,更符合他們年齡的特點。
二、選擇以童詩為突破口來提高學生寫話能力的舉措
1.誦讀童詩,豐其羽翼。
“胸藏萬壑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毙責o壑,筆無力,又如何自如地吞吐翕張呢?要想讓學生學寫詩,先得大量地誦讀,讓學生充分吸收營養(yǎng),豐滿羽翼。一首詩、一首詩地讀下來,讀得多了,學生內(nèi)心的語言感悟力就強了——就有了語感;一首詩、一首詩地背下來,背得多了,學生積累的文學語言就豐厚了——就有了詩的語言。
(1)課內(nèi)童詩。
人教版一、二年級語文教材里就有不少文質(zhì)兼美的童詩,如:《影子》《小小竹排畫中游》《我多想去看看》《柳樹醒了》《假如》等。這些詩淺顯易懂,以純真的童心、盎然的情趣、天真的言語走進學生心里,學生通常讀著讀著就樂開了花。這些生動的兒童詩,讓學生接觸和內(nèi)化了那些美妙的語言,而且激發(fā)了他們的語感,讓他們在不自覺中叩開了“寫話”的大門。
(2)課外兒童詩。
僅僅誦讀課本中的童詩,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天,我便以親近母語研究院所編著的《日有所誦》為依托,借著早讀課的十分鐘,帶著他們讀童詩、誦童詩,每天一首。我們一起讀金子美鈴、林煥彰、金波等優(yōu)秀兒童詩作家的作品,一起感受詩意世界里的美妙與神奇,個人讀、小組讀、集體讀、配樂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讀,促進孩子在讀中品味詩歌的韻味。稚嫩的誦讀聲里,學生潛移默化地學會了兒童詩的音樂感、分行、分節(jié)奏、畫停頓等。
每一首精彩的童詩,我都要求學生嘗試背誦下來。崔巒在《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深化語文教學改革》一文中這樣評價背誦:“背誦是語言和文化儲存、積累的好辦法,學生不僅得益于當前,而且受益于終身?!蓖ㄟ^背誦,將這些精妙的語言,內(nèi)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成為他們個性表達的基礎。
在這樣的經(jīng)典童詩誦讀間,養(yǎng)成孩子的語言積累,讓他們胸藏萬壑,筆有千鈞。
2.遷移仿寫,強其筋骨。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個體的學習一般總是由模仿學習逐漸過渡到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也說過:“模仿是學習的必經(jīng)之路?!睂W生需要優(yōu)秀的童詩做拐杖,從中汲取“寫”所必備的營養(yǎng)。在“仿”中,他們潛移默化地嘗試著去打開寫話的大門。
很多經(jīng)典的童詩,從形式排列看,是一行一行的,但是,把它連起來,是一句完整的富有童趣和詩意的話語,是學生學習語言的經(jīng)典句式。
《日有所誦》一年級版里有一首王清秀寫的詩《媽媽的愛》。這是一首富有愛和童趣的童詩。這首童詩語言簡單、質(zhì)樸,讀起來瑯瑯上口。教學時,我們不必多講,只須領著學生美美地讀,讀完之后問他們:“媽媽的愛,還可以像什么?”學生充分交流后,我們就可提供一些圖片,諸如大樹與小鳥,藍天與白云等等,幫助學生開啟生活經(jīng)驗之門,打開思維,再讓學生學著詩歌的基本句式,表達出自己獨特的想法。于是,一小節(jié)一小節(jié)精彩的詩就誕生了。
這樣一首首地仿下來,仿經(jīng)典童詩的語言,也仿它的新奇想象,還可以仿它的新奇手法等。孩子在大量的模仿之后,習得佳句、放飛想象、解密寫作題材,為自己的寫話鋪下一條堅實之路。
3.創(chuàng)編童詩,壯其體膚。
經(jīng)典童詩是學生寫作的最好范本。童詩誦讀多了,便可進行同主題詩賞讀,一次讀同很多首同一主題的詩,讓孩子有大量的語言儲備,然后再讓孩子自己創(chuàng)編,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一主題的童詩,適合讓學生群詩閱讀以后進行童詩創(chuàng)編。之所以需要一組詩,是因為雖然都是描寫同一個物體,但每首詩所描寫的側重點都不一樣,所采用的語言范式也不一樣,這就能極大地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孩子有自我的個性化表達。
著名兒童詩作家金波曾說:“兒童是天生的詩人?!钡拇_,孩子們心靈最接近詩,在他們的眼中,一草一木,一花一蝶,乃至世界萬物都是有生命的、會說話的、懂感情的。他們豐富的想象和巧妙的童言稚語,如果我們教師巧加引導,不但能讓孩子愛上寫詩,保護孩子們的寫話興趣,提升寫話能力,更能引導孩子們用心關注生活,用文字表達自己的獨特體驗,記錄成長中的點滴感受,留下最美好的童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