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元春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教育教學手段的不斷更新和發(fā)展,朗讀教學在語文課堂上已逐漸被朗誦帶、視頻朗誦等先進的教學手段所取代。針對這一現(xiàn)狀,本文就朗讀教學被取締的原因和朗讀教學的重要性展開論述,對教師提出了重視朗讀教學和提高朗讀能力的要求,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關鍵詞】朗讀教學;語文課堂;重要作用;朗讀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2-0226-01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的朗讀,在朗讀中整體感知,在朗讀中有所感悟,在朗讀中培養(yǎng)語感。教學法理論中對朗讀有過這樣的論述:文章講解是分析,朗讀是綜合;講解是鉆研文中,朗讀是躍出紙外;講解如同進行解剖,朗讀卻如同給作品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讀能使人感受[1]。英國文學家蕭伯納也曾說過:“書寫的藝術,哪怕在文法上修飾得再好,在表達語調(diào)上確是無能為力的。”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音調(diào)不準、音色不佳,語不成句、言不成章,句讀不分、感情不存。有的學生平時說話聲粗如鼓響鐘鳴,課堂上讀書聲卻細如蠅嗡蚊營。學生朗讀能力如此低下,著實讓人心焦。
究其原因:一是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對朗讀的重視不夠,訓練太少;二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重分析,輕吟誦”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三是語文教學對學生缺乏具體的朗讀指導。有些教師寧可自己多做幾次講解,也不舍得讓學生朗讀一遍課文。學科需要的朗讀往往是來去匆匆,朗讀時間不充足,朗讀目的不明確,朗讀指導不得法,朗讀成效不要求,這樣一來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由此可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教學應該受到應有的重視。
一、提高對朗讀教學的認識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認識到:朗讀教學有助于學生積累詞匯、擴大知識面,增強語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好的朗讀教學,可以達到聲情并茂,韻味悠長的效果;好的朗讀教學,可以進入動人心魄、耐人尋味的境界;好的朗讀教學,它的感染力不亞于一幅美麗的圖畫,一首動聽的歌曲。
搞好朗讀教學,能使學生在起伏跌宕、輕重有致的感情變化中受到多方面的陶冶,能賦予語文課堂教學無窮的生機與活力,使語文課堂教學真正鮮活起來。
二、培養(yǎng)學生對朗讀的興趣
“成功來源于愛好,愛好來源于興趣,興趣來源于美的享受?!盵2]要培養(yǎng)學生對朗讀的濃厚興趣,就應該有榜樣可學、可欣賞,然后通過朗讀模仿進行對比欣賞,在欣賞中去提升。
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可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1.形式多樣的比較朗讀。
可以進行學生與學生的對比、學生與老師的對比、學生與錄音帶的對比的朗讀,讓學生對這種對比朗讀作出評判,學生的朗讀興趣自然就提高了,更主要的是學生對語言的領悟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身臨其境的配樂朗誦。
音樂,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氣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教師可針對不同類型的課文,選擇與之朗讀基調(diào)相宜的音樂進行配樂朗誦,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借助圖像的插圖朗讀。
可通過與課文密切聯(lián)系的插圖,或下載的圖片,適時配合朗讀。這樣一邊朗讀一邊欣賞,在朗讀的過程中,既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和熱情,還有助于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朗讀教學中的幾個要點
1.朗讀要張揚個性。
讀書并不是“染之蒼則蒼,染之黃則黃”的過程,對于句子的理解、體會各不相同,讀出來的句子也各不相同。因此我們必須要鼓勵個性化的朗讀,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各盡所能,在朗讀中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表達出來,與人分享,互相啟發(fā),共同提高。
2.朗讀要引導、點悟。
在朗讀訓練中,教學要為學生的自讀感悟創(chuàng)設主動選擇的條件和機會,促成他們個性的發(fā)展。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的朗讀往往會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所以教師必須在朗讀訓練中巧妙地引導學生、點悟學生,使學生的思維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動自主參與到朗讀實踐中。
3.朗讀要注意逐層提高。
朗讀教學首先要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其次要結合學生初讀時的直覺,抓住一些典型的詞語,引導學生仔細揣摩,品味其中的妙處;最后要口誦心維,這時候的語言不僅是文本的語言,而是融入了情感態(tài)度的、具有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的理解語言。
四、提高教師自身的朗讀能力
朗讀能力是語文教師必備的一種能力,朗讀能力的高低標志著教師對文本解讀的深淺,標志著語文教師文學素養(yǎng)的高低。如果我們教師對朗讀的知識積蓄不多,如何對學生進行朗讀示范和朗讀指導呢?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去學習、掌握朗讀的要領與技巧,并把這些技巧運用到朗讀教學中去。應該讓教師的朗讀成為一種美的展現(xiàn),讓教師朗讀的過程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的過程。
總之,朗讀教學“既是傳統(tǒng)的,又是新型的;既是語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學的,又是審美的?!盵3]朗讀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中基本的、不會過時的教學方式,不論是過去的“教學大綱”還是現(xiàn)在的“新課標”,也不管是任何題材的課文,都牽涉到朗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好了朗讀這種教學手段,不僅會給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還會是語文課上得輕松愉快,營造出良好的課堂藝術氛圍。
參考文獻
[1]王世堪.《中學語文教學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錢威,徐越化.《中學語文教學法》(修訂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謝明瓊.《朗讀在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