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健
小學科學教學對于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實驗教學是小學科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高效的實驗教學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小學科學的學科作用。本文就小學科學高效實驗教學展開探討。
基于《課程標準》內(nèi)的規(guī)定:實施小學科學教學主要是在科學知識傳授的同時,幫助學生提升動手實驗能力、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所有能力的實現(xiàn)都需要科學探究的支持,所以探究才是核心所在。探究能力本身也是思維能力強弱的主要標志,培養(yǎng)良好的探究能力,才可以幫助學生實現(xiàn)智力的突破,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其能力,從而提升教學質(zhì)量。對于探究能力而言,主要包含了實驗能力、實驗操作等。因此,針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養(yǎng)成,主要是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對于學生的實驗探究要敢于放手放心
在開展實驗探究中,教師要學會真正地放手給學生。在開展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教師不能對學生抱著不放心的心態(tài),覺得小學生沒有能力去完成實驗;或者是對于小學生能力整體性的低估,懷疑其本身不能夠單獨完成,導致所有的操作都是大包大攬,讓教師成為課堂的孤獨表演者。這樣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發(fā)展,從而降低科學的實驗成功率。實際上,雖然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還不如教師,但是因為全班有幾十位學生,他們一起的知識技能就有可能會超過教師。并且,科學實驗探究也不是學生單獨實施的,其操作環(huán)境也是開放的。所以,在相互的幫助與參照的過程中,就可以更好地完成實驗。作為教師,就要懂得真正地放手,這樣才可以做好對應的啟發(fā)與引導,就算難度再大,學生都會努力去完成。
二、讓學生參與準備實驗器材的工作
針對實驗之中所需要的材料,其本身也是因課程而有所差異的,有的是現(xiàn)成的,但是同樣也有實驗室內(nèi)沒有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可以嘗試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之中去尋找材料,以此來調(diào)動其參與的主動性。如,在進行《瓶吞雞蛋的秘密》的學習中,就可以嘗試著在家里面找到玻璃杯、紙牌、吸盤掛鉤。在進行《溶解》講解中,可以讓學生自己帶一些面粉、食鹽、白糖等物質(zhì)。讓學生親身的體驗實驗的準備過程,感受到課堂探究的輕松,在課后反復去回味,這樣就可以滿足科學實驗效果的全面提高。
三、培養(yǎng)學生實驗探究常規(guī)
針對青島版的《科學》,還需要考慮到對學生實驗的引領作用,避免學生科學實驗像過去那般霧里看花,盡可能讓每一名學生都能親自參與科學實驗的過程。因此,我們經(jīng)常會在科學課之中運用到分組實驗。小組中成員的相互合作,就可以確保實驗能夠順利地實施下去。每一學期第一節(jié)課,都需要做好分組,選擇對應的小組長、觀察員、材料員、記錄員等。并且通過組長的負責與管理,進行科學實驗探究;材料員則是做好實驗材料的保管處理,用完之后,要做好材料的歸納處理;匯報員則需要做好實驗探究過程的整體性匯報;記錄員則是針對實驗中所獲取的信息進行記錄,同時還能夠聽取意見,做好報告表的填制。讓各個小組成員都負起責任來,并且在明確分工的前提下體現(xiàn)合作。作為教師,我們則要不定期讓小組成員交換角色,每一名學生都有機會負責各項工作,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各個角色存在的意義和應承擔的責任,從中體會通過團隊合作能獲得成功。對實驗探究過程,要及時進行記錄,這樣才能實現(xiàn)探究活動成果的積累;并且在記錄中,還可以逐漸加深印象。因此,不僅要及時地進行記錄,還要確保數(shù)據(jù)信息本身的真實性,這樣就可以在實驗探究之中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四、實驗教學扶放要結合
在開展科學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實現(xiàn)扶放結合,讓學生掌握探究方法的同時,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在開展實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都需要將引導作用發(fā)揮出來,能夠?qū)⒎龇畔嗷ソY合起來,做好對應的指導。如,交給學生用蓋子蓋滅酒精燈,利用溫度計來測量物體溫度,需要注重刻度與視線之間相互的持平;將液體注入試管,還需要沿著試管壁緩慢進行。當然,掌握良好的實驗方法,還需要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記錄、整理等習慣。在《認識空氣》的學習中,就可以引導學生掌握推理與類比的方法,利用這兩種方式,可以找到空氣與水之間的相同之處,其本身是透明的,沒有味道、氣味和顏色的。并且,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設計,利用不同的方式對自己的猜想加以驗證;如果沒有明顯的科學實驗效果,還需要分析未達到預期效果的可能性,從而找到自身實驗出現(xiàn)失敗的主要原因,進行操作方法的合理改進,最終鍛煉解決能力和自主分析能力。
五、改進實驗方案
例如,在對“沿著直線傳播”進行探究時,除了課本上的方式之外,我們還嘗試著進行了添加:第一,利用激光燈來照射果凍,就可以直接看到筆直的光束。第二,沿著白墻進行照射,可以看到筆直的光束,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實現(xiàn)對光的折射的有效鋪墊。第一,從空氣之中通過果凍的時候,光不會出現(xiàn)偏折,主要是因為果凍本身不透明。第二,當通過三棱鏡的時候,出現(xiàn)的偏折,主要是因為從空氣之中進入到另外一種透明物質(zhì),空氣出現(xiàn)偏折。在《熱氣球上升的秘密》講解中,對于熱空氣性質(zhì)的探究,利用固體酒精燈來替代原本的酒精燈,這樣不僅可以獲取明顯的實驗結果,并且安全性較高。
總體來說,科學教學就需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與興趣,幫助學生調(diào)動其積極性,這樣才可以開展正確的探究實驗。
【作者單位:茌平縣振興小學 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