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妍 戚紅娟
【摘 要】臨界生是教育領域中的客觀存在的群體,他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經(jīng)常感到無所適從,不僅挫傷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也影響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為了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構建初中語文的高效課堂,教師必須重視臨界生的轉化,幫助他們更好的適應學習生活。本文通過對初中臨界生轉化研究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教學實例,提出了轉化的具體策略和方法,旨在全面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臨界生;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2-0078-02
引言
語文是初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它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必經(jīng)之路。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會有一部分學生由于自身的原因或客觀原因導致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困難重重,他們智力水平?jīng)]有問題,學習成績就是不理想,但他們也是最具學習潛力的一個群體。因此,教師要注重加強對這部分學生的引導和幫助,幫助他們突破瓶頸,從而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學習成績的顯著提高。
一、給予鼓勵與贊美,幫助臨界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利用語言的誘導功能,激發(fā)臨界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臨界生只是學習能力稍差一些,學習方法不得當,他們也有優(yōu)點,如果我們能仔細觀察每一個“語文臨界生”,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總有學習語文的優(yōu)勢,如:有的學生書寫很端正,但聽寫錯字多;有的學生上課大膽朗讀,但是對課文不熟悉,讀得不順暢;有的學生思維獨特,經(jīng)常能提出與眾不同的看法,但答題不規(guī)范……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臨界生的這些閃光點,著重予以表揚,比如“你朗讀時的感情和表情感染了我們,給我們帶來了快樂,真是一種享受啊!”(你朗讀的真好);“讓我們一起為某某喝彩,人類歷史上有很多重大發(fā)現(xiàn)都源于人們的質疑,之后才漸漸被驗證,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也要敢于質疑,善于質疑,這樣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造。”諸如此類的表揚,讓臨界生感受到教師對于自己的關注,進而提升自信心,為他們的轉化打下基礎。
二、利用情感教育,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和諧、平等的學習環(huán)境是臨界生進步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臨界生才不會感覺到學習的壓力,從而就會慢慢的愛上語文。臨界生同樣具有進取心,自尊心,他們也渴望進步,但他們由于各種因素而導致了學習落后。作為教師,應具體學生具體分析,逐個解決。學生對教師的尊重信任源自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信任,教師只有用自己誠摯的愛心去關愛每一個學生,才能真正感化學生,才有可能細致觀察,正確評價,寬容對待學生們。臨界生的轉化工作尤其需要有愛心的老師完成,愛心是促進臨界生進步的基礎和情感的前提。平時語文教師在課堂上不要帶“有色眼鏡”對待臨界生,要尊重他們,不要動不動就挖苦嘲諷,傷害其脆弱的自尊心,對其語言及行為更需要精心斟酌。
三、強化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創(chuàng)設多種幫輔機會
語文學習夯實基礎知識尤為重要,我們?yōu)榕R界生設定了字詞、古詩文、課外閱讀、寫作四方面的積累任務。幫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積累習慣,進而為后續(xù)深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針對臨界生中錯別字較多,隨意涂改,字跡潦草的情況,我們結合教師的書寫指導和鋼楷作業(yè)的嚴格要求,督促臨界生準確規(guī)范地書寫。同時關注他們字詞的聽寫,并且進行二次三次的改錯鞏固過關。我們課外組織學生欣賞名家書法作品、鋼筆書法比賽等活動,讓學生感受漢字的魅力,端正書寫態(tài)度,進而激發(fā)臨界生的寫字興趣。在新課標的引領下我們積極帶動臨界生進行三位一體的閱讀訓練,交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拓寬知識視野,豐富情感體驗,以此來提升寫作能力。
課堂教學中臨界生的聽課效果是學習的關鍵,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興趣,為臨界生設置適當難度的思考題,讓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研讀每一個臨界生,因材施教制定出個人的學習計劃和群體的幫輔計劃。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奔著目標去努力。課余時間要進行見縫插針式的輔導。例如課間提問古詩文背誦,講解不會的練習題。我們班的小郝同學平時堂上是活躍分子,認真思考積極發(fā)言,但課下背誦方法不當,總是把背誦的任務拖延到最后。在背誦《魚我所欲也》一文時,看到她犯難的神情,我主動找她一同背誦課文,一連三天課間我運用譯文助背、猜讀、穿珠背誦、唱說拍手操等方式反復輔導背誦,她居然在在全班第五名完成背誦任務,同學們對她刮目相看,她也是自信滿滿。
臨界生多數(shù)寫作能力不強,所以要抓好課后小練筆訓練。我們要求臨界生每天誦讀一篇美文,平時多做優(yōu)美語段的積累,總結閱讀寫作的技巧方法,鼓勵他們嘗試運用。借助周記布置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明確寫作要求,認真批閱,寫好評語,展讀優(yōu)秀作品,并發(fā)送到家長群共同閱讀、點贊。我們還鼓勵學生用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一雙勤勞的手,抒寫內心真情實感,給《遠航》校報投稿。點滴的積累,廣泛的運用,循序漸進地訓練使臨界生的作文水平有了較大提升。
四、重視學習工具的使用,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臨界生學習經(jīng)常遇到困難,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他們自身,他們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問題的根本所在。因此,教師要幫助充分利用學習工具,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養(yǎng)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是各類字典、詞典和資料類圖書的概稱,是學習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之一,它們就像是無聲的老師,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讓學生自覺地學會使用工具書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學會使用工具書可以提高臨界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臨界生對字詞的掌握不扎實,需要隨時借助《新華字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古漢語詞典》……幫助解決字音、字形、字義,掃除閱讀障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第二,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臨界生一般不太重視課外閱讀,名著閱讀形同虛設,我們從臨界生的閱讀興趣入手,開展師生共讀活動。注重由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的拓展延伸。例如:在講授《智取生辰綱》一課時,通過晁蓋、吳用等人物形象分析引起了學生對《水滸傳》整本書的閱讀興趣。我們還會隨文推薦學生閱讀相關的名著;在學習《孤獨之旅》后推薦閱讀曹文軒的《草房子》;學習《燈籠》一課時推薦閱讀吳伯簫的《記一輛紡車》。我們組織學生建立班級圖書角,讓學生課間去翻閱書籍,交流閱讀感受,漸漸地臨界生養(yǎng)成了自主讀書的習慣。第三,養(yǎng)成做批注、寫隨筆的習慣。臨界生往往不愛寫作,經(jīng)常敷衍了事。做批注對提高臨界生的寫作水平有很大幫助。我們教會學生注釋式、分析式、質疑式、感悟式、聯(lián)想式等批準方法。每階段都有閱讀任務,要求臨界生在閱讀過程中把自己的閱讀感受隨時記錄下來,為寫作積累素材。
結語
總之,初中生臨界生的轉化工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給予耐心的指導和幫助。臨界生有著自身的閃光點,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開展具有實效性的轉化工作,從促進臨界生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曾才秀.如何轉化“語文臨界生”[J].考試周刊,2016.
[2]楊曉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轉化臨界生[J].小學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