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士毅
寒冬閑暇之余,品讀吟詠梅花的佳詩妙句,但覺詩里句間不時流露出春的氣息,令人心曠神怡。
在百花中,梅花凌寒開放、率先迎春,恰如南朝詩人謝燮在《早梅》中所吟:“迎春故早發(fā),獨自不疑寒?!绷攘葦?shù)語,道出了梅花凌寒迎春、率先早發(fā)的品性。唐代詩僧齊己寫有《早梅》詩:“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風送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fā)映春臺?!泵坊ㄔ诎籽┯骋r下獨步早春,顯得格外美妙。南宋白玉蟾在《早春》中吟道:“南枝才放兩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淡淡著煙濃著月,深深籠水淺籠沙?!痹娙斯P下那朝南的梅枝正吐蕾綻放,人們在雪夜和著月色賞梅,但見其色或深如明月照水,或淺淡如輕煙籠沙,其意境真可謂美妙極了!
梅花,凌霜傲雪,凜然開放,冰清玉潔,古往今來,被視為高風亮節(jié)之楷模。宋代陸游的“凌厲冰霜節(jié)愈堅,人間乃有此癯仙”贊的是梅花的堅貞操節(jié)。而他的《梅花絕句》:“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闭孀屓擞小懊坊ㄊ俏遥沂敲坊ā敝辰?。明代楊維楨的“萬花敢向雪中開,一樹獨先天下春”,夸梅之精神。近代秋瑾的“冰姿不怕雪霜侵”贊梅之品格,堅貞不屈,令人頓生敬意。偉人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更是深為人們所傳頌。梅花盛開之時,低吟高詠幾首詠梅詩,雅趣非凡。
香為花之魂,詩人吟詠梅花不惜在香上花費筆墨。梅花的香韻濃而不艷,冷而不淡,沒有一種花香有梅香那么清幽,恰如古詩人所寫道:“初來也覺香破鼻,頃之無香亦無味;虛疑黃昏花欲睡,不知被花薰得醉。”濃而不覺濃,醉而不知醉,這正是梅香的妙處。宋代陸游的“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qū)m到浣花溪”道出了當時成都梅香飄逸的盛況。元代劉秉忠《江邊梅樹》詩:“素艷乍開珠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瓏”描寫了梅花盛開時透著一陣微微的幽香,讓人提神醒腦。
在詠梅詩中,贊美梅花的題畫詩可謂別具成趣,畫中有詩,詩中有畫,詩畫交映,更添雅趣。元末畫家王冕在其所畫的《墨梅圖》上題詩道:“事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留得清氣滿乾坤。”流露了畫家以梅自喻的心聲;清代著名畫家金農(nóng)以畫梅花為最多,他在一幅《梅花》圖中自題道:“東鄰滿座管弦鬧,西舍終朝車馬喧,只有老夫貪午睡,梅花開后不開門?!碑嫾医杳肥闱椋悦坊í毩⒑娘L姿,來抒發(fā)自己不隨流俗的高潔志向,從而增強了情景相輝的藝術效果。
“梅花見處多留句。”浙江杭州的孤山、余杭超山為觀梅勝地,唐代白居易曾賦詩贊曰:“三年悶悶在余杭,曾與梅花醉似泥;伍相廟邊繁似雪,孤山園里麗如妝。”北宋初,西湖隱士林和靖結廬孤山,妻梅子鶴,在孤山一帶植梅為伴。他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上句寫水中梅影,錯落有致,形態(tài)逼真,下句寫月下梅香,馥郁飄散,神韻俱現(xiàn),成為詠梅的千古絕唱。靈峰為杭州西湖的賞梅勝地之一,清代高僧開峰佛云在《靈峰探梅》詩中直言:“探得靈峰萬樹梅,夢坡柔手費栽培,從今不買孤山棹,每到花時任往回?!苯囆g大師吳昌碩一生酷愛梅花,與超山梅花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有一首《憶梅》詩以抒發(fā)自己對超山梅花的念慕之心:“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憶我我憶梅。何處買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傾一杯。”并選擇身后與超山梅花相伴。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